广场

端四周年: 穿透玻璃幕墙,我们如此理解时代的复杂脉络

端的编辑们借着端四周年生日的契机与读者们围炉而坐,吐露心声,并精选过去一年内的文章作以推荐。

端传媒四周年。

端传媒四周年。

端传媒

刊登于 2019-08-16

#端四周年

编按:错综复杂的时局让“端四周年”的纪念日也变得有些特别,它夹在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中,以观望者的姿态静静地度过。想来日后回忆起,随著小端的生日一起的,必是这个激荡的夏日。端的编辑们借此与读者们围炉而坐,吐露心声,并精选过去一年内的文章作以推荐。 若你有任何回馈,欢迎寄信至membership@theinitium.com,我们将逐一转达。09月09日我们更新了文化组主编的来信与选文。现已将主编精选文章纳入《端传媒2018-2019主编精选》新闻电子书,您可以直接购买阅读。

文化组主编:文化未必是现实本身,却是现实的质感

执笔之际,香港由“送中条例”引发的运动已进行了三月有余。此运动发于香港,效应却不止自身,而是以小小一城牵动台湾、中国乃至世界的能量流转。往往这种时候,任何传媒或作者,来讲透“香港”情势,便更能获得厘清牵系海峡、洲际种种暗流的机会 。三月有余,我们在文化维度也尝试以本土战场、内地反响、台湾与国际的支持与参与去尝试切入。在端传媒的工作,本来也是这样的方法。

端传媒由初创而今,四年了,遇到如此大型运动是第一次,但由政治时事议题出发去结构文化内容,却是日常的工作情况。端传媒之主体,是主打深度与专业的新闻媒体,其文化内容也因此异于相对纯粹的艺文生活类媒介,通常来讲,我们并非是对一地一时之文化事件的报导——虽然世界三大影展、奥斯卡、诺贝尔等国际奖项、国际大型书展、国际艺术节与双/三年展都是我们的长期关注对象——而是更强调从议题、时势、现象出发,借由不同地域的彼此参照,追踪折射光线之汇聚点,解读多棱镜内的现象与幻象。

尤其是,每处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议题与脉络,而我们愿意捉取那值得的一瓢,透视本身,同时也拉伸到跨地域时空、他者的目光中去检视。有什么在发生,什么被遮蔽,什么在发扬⋯⋯仅仅数年,华语区诸板块以加速度缔结各种纽结,文化事件纠葛于政策、立场、资本之间, 而这些因素与艺术本质、精神思考之间,始终上下纠缠。对此,我们试图来描述、拆解、追溯其原因与动态,比如对中国高度审查下的影视剧生存状态、对被拉下政治区域“被”纷纷表态的金马奖、对香港、日本、台湾当代艺术场域潜藏的生意经与政策算盘。

文化未必是现实本身,但它是现实的质感,没有人能置身事外。除了文化现象,一些人与群体的故事,他们用才华和作为为这时代撑起高度、积蓄能量、破除纠葛,他们是中港台澳或海外的华语作家,出版人,音乐人,也会是纪录片导演、影视导演和演员;也有发明者,创新者,以敏锐洞察站在文化发展的前沿,迷雾中擦亮刀锋。我们在做的,是为读者讲述值得的故事 。对于人物访问,我们既愿发掘受访者内心构成,更期冀透过眼前一时一地一人(组织),去了解文化基因在历史时空中得以落种发芽的脉络,诸种反应得以发生的机缘。

第五年了,情势正在急切发展之中,无论是文化与艺术,还是人们如何生活,都比从前更成为能量角力之场域,挑战和因挑战而生的趣味一直存在,我们要做的,是深呼吸,拿好手中的工具,去配合这颗自由无边界的心灵。

主编选文

专访吴明益:我还是觉得,自己能有一块田真好

中国“古装剧禁令”风波:为什么一幅微信截图,业界就全都相信了

贾选凝:一个金马,各自表述,电影可以超越语言吗?

专访黄秋生:如果有机会走,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

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如何“悼亡”?当你写下“R.I.P.”的时候

在本土,去对岸,台剧最能成功输出的是什么?

香港组主编:这不是一个可爱的时代,却是我们最需要一起去直面的时代

这不是一个可爱的时代,却是我们最需要一起去直面的时代。6月初,刚从六四三十年的记忆现场转身,离开整整一代人的抱负、嘘叹和反思之后,我们迎来香港的“战场”:从最初的意志之战,到后来真真切切的街头之战。一些陌生的辞藻变成记者的日常:gear、催泪弹、防毒面具,而头脑也在经历每天每夜的震荡。

要直面的是,对于同一件事,人们从提问开始就有了分歧,而分歧此后会越来越大。作为一家规模不大、聚焦深度专题的媒体,过去数月,端尝试更努力地以不同形式的即时报导、现场报导来回答读者们第一时间的疑问;而快跑之后,我们努力减速下来,斟酌事件背后所折射的深层问题。

发问的方式有千百种,但我们最希望做到的是:开放、基于充分事实,以及保持锐利。拨开浮光掠影的偏见,用更集中的力量去拆解制度问题、权力关系、历史渊源,以及不同力量的博弈。用心去感受,用脑袋来下笔,在这个每一个人都无法彻底抽身的、不那么可爱的时代,我们努力达至热血冷笔,希望留下来的报导,不仅仅只有一天的生命力,也期待著作者和读者一起成长。一如一位读者的留言:“加油,去成为更好的人类。”

主编选文

武力失控、恶性循环、投诉无门、中央支持:香港警队正失去制衡?

专访前问责高官王永平:港府每一步都是史无前例的粗暴

五问元朗黑夜:“预先张扬”的袭击与多次缺席的警力

连登仔大爆发:“9up”中议政,他们“讲得出做得到”

30年后,香港还能守住六四记忆吗?—— 专访李立峰

互动页面:工人、师生、母亲、记者——9个人的广场记忆

中国组主编:给墙内外的人,写墙内的故事

这是我在端报导大陆新闻的第四年,变化是那么快、那么坏。曾经还能心平气和讨论雨伞运动的同温层以惊人的速度坍缩著。大陆朋友觉得香港人想法“偏激”、“好可怕”;香港朋友则睁著鹿一般的眼睛问:“你们大陆人为什么不想要民主?”——他们五年前也是这么问的。

防火墙、审查和舆论控制,共建了一个笼罩整片大陆的玻璃幕墙。墙内的人以为自己看透了墙内外的世界(甚至不觉得有墙),墙外的人则依旧看不懂墙内的人和事,越来越不懂。

我们的初衷没有变——给墙内外的人,写墙内的故事,并在叙述中竭尽所能消除幕墙带来的反光、折射。我们关注时代走向,关注经济的艰难转型,关注人脸识别等高新技术与政府治理的结合。我们呈现事件背后的结构性困境,比如,哪些问题造成居高不下的消防员伤亡率;又是什么样的社会和文化土壤,孕育出鼓吹996的互联网大佬。我们还希望,你能从这些故事中看见人,看见贸易战硝烟中被消音的中小厂商、看见709律师被捕后苦苦等待他们的妻子。

穿透玻璃幕墙,去理解时代的重量在一片大陆上留下的复杂变化,理解个体的困境,理解“不想要民主的大陆人”曾经、正在经历的事情。用一颗自由的、不受成见羁绊的心,去理解一个不那么自由的世界。

主编选文

互联网裁员潮,泡沫破碎与转型阵痛

反996运动全纪录:想通过代码改变世界的人,为何难以改变加班现状?

3000多家园被强拆,候鸟老人与破碎的“海南梦”

一个北京同志的80年,“是那种人,我就要过那种人的生活”

刷脸时代:“技术可以让政府在任何时候获知什么人在什么地方”

709律师妻子的1000天:走不完的寻夫路

书号收缩下的大陆出版业:从自我审查到紧跟“党政方针”

评论组编辑:评论的魅力在于说服,这是一门实证的艺术

持平(fair)是比中立(neutral)更高的要求,它的意思是,尊重且尽最大程度还原事实,并给予各方自我辩护的权利(假如他们愿意的话)。一家持平媒体的质量,除了反应在讲好故事的能力上,也反应在解读事件的水平上——后者就叫“评论”。

评论和报导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评论是有观点、有态度的;一篇评论文章如何为之“好”,端的标准大致在于,问题意识、观点新颖、推论合理、论证扎实;有实证、内部洞察则更佳。“持平”的最简单做法,是罗列各种在同一个辩论水准上的观点,但也许读者也发现了,端的评论有时扮演“一文读懂”的角色,意思不是让评论者精神分裂,而是要兼顾历史、脉络及对手的观点,从而提供更为扎实、细致的讨论。

这是端评论的特色,从本期选读文章中读者或可窥一二:专题、系列文章囊括了多种角度,单篇文章则努力回应一种现象、一个问题。而有时,我们也发表稀缺之音,因为在国家机器垄断之外,它的发表本身,就是“持平”的意义。

评论的魅力在于说服,这是一门实证的艺术。过去四年,有许多评论者在端的平台上唇枪舌剑、笔下生花,读者中也不少人妙语连珠、脑洞独特。这是一个互相喂养的过程。未来我们仍然会倡导这样的公共讨论。我们相信的是,世界上虽然有不同光谱,但没有人是局外人。

编辑选文

“七五”事件十周年:为何“发展”与“开明”没能解决新疆问题?

梁俊彦:这些年,激进何君尧如何收编元朗乡事力量

六四三十专题合集:打捞记忆,重现光影,再思未来

许章润:我们当下的恐惧与期待

专访政治学家高敬文:中国注定走向民主,但不要低估党国体制适应能力

专访政治学者明克胜:四十年改革时代终结,中国将何去何从?

专访汉学家彭轲:中共体制依然牢固,但治理模式正在丧失平衡

台湾组主编:不安的南方,两位总统候选人的崛起地,一个深度认识台湾的恰切起点

回顾2018年底到2019年初,台湾在华人世界的头号关键字,非韩国瑜莫属。这位平地崛起的国民党政治新星,不但在2018年以“逆转胜”的姿态拿下高雄市长,更在半年之内高调拜访香港中联办、进而成为国民党籍总统候选人,崛起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而“韩粉”作为一种新人类,也再次引爆台湾内部的各种族群论战。

这位彷若从石头中蹦出来的政治人物,其实是台湾乡村性格的显影、是台北都市小清新的月亮暗面,也可说是中华民国在台湾的衍派。要理解韩国瑜现象,首先必先理解助他缔造韩流奇迹的高雄。近一年来,我们将镜头移向台湾南方,沿著高屏溪上行,看看中央山脉南段的身世,也看看群山间不安的谷地。

美浓,是韩国瑜翻盘胜选的关键选区;但若从美浓出发,越过高屏溪,再往下行驶一小段路,也会抵达现任总统蔡英文的故乡枫港。十年来,这个区域正从一场风灾中逐日复原,复原的过程中,政治的张力升高,亦悄悄改变了当地经济、社会与选民的容颜。在可预见的将来、2020年大选中,高雄将持续成为台湾的费尔干纳谷 ( Ferghana Valley),左右台湾政局的变化。

看见南方、看见台湾不为外人所知的脸庞,正是当下深度认识台湾与两岸局势的恰切起点。

主编选文

莫拉克十年:雨停之后,台湾日渐改变的脸

影片:莫拉克十年,看见台湾日渐改变的脸

灾后平地造村记:一场“永久”与“临时”的战争

天上人间,小林村灾后的3652天

自边陲出发的奇袭:韩国瑜如何从“林园”走上高雄市长大位

在美浓,红豆和白玉萝卜如何可以相互为对方保住好价格?

韩粉的告白:坚决“非韩不投”,即使他确实有点草包

国际组主编:有多少“中国作用力”,就有多少“反作用力”

“距离感”是一块巨石,也是我在端的国际组做记者和编辑时,常常坐在它身旁自省的去处。报导国际议题,距离是底色,也是阻隔。四年前,端的发刊词用了“漩涡”这个十分有画面感的概念,当时我已开始做国际报导,想像着我们各自被身边的漩涡裹挟,自顾不暇……现实如此,如何才能聚集力气,看得到千里之外,别人的漩涡,看得到漩涡之间的联结和轨迹,看得到“距离感”却不会产生“不相干”感?

于是,在端,我们把“中国”摆在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全球化图谱中。端关于中国的一手报导,发自非洲、东欧、拉美、中东深处。来自中国的资本、政治和消费力量,来自中国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出现在世界的角落,引发各式各样的反应。有多少“中国作用力”,就有多少“反作用力”。我们的触角越深,看到的现实越复杂。“中国”对于这个世界意味著什么?这个问题,端在试著给出一份独立的答案。

我们还把所谓“边缘”的个体,拉到视野的正中间。无处为家的难民,不曾踏上陆地的海上民族,屠杀和暴力阴影下的新一代,雨林深处的原住抗争者……他们一样年轻气盛,他们在看著大海与高山时,眼中有著一样的渴望与担忧。

我们花很多时间在路上,将迥异的现实联结,以此反思席卷整个世界的趋势,发展的困境、不平等的加剧、民主的危机、威权的蔓延、“新冷战”的担忧……“远”与“近”,“他者”与“我们”,正在飞快地变化。在距离和隔阂面前,端的国际报导,邀您一起,正视之、反抗之。

主编选文

金山上的来客(上)

战后.叙利亚

一位匈牙利记者的“匈塞铁路”行:为何欧尔班如此推崇“一带一路”?

波兰纪行(上):抱着猫的右翼男人,破碎的和解梦想

谋杀是传染病吗?哥伦比亚暴力之都的解药

摄影组主任:怎样的相片才是一张好相片?

做摄影的人总会这样问。过去数月,是影像剧烈并发的一段时间,香港反修例运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或和平或剧烈,或理性或暴烈的各式活动在不同场合爆发,我们尽力赶去每一个场合,首要做到的是留住即时的、让读者身临其境的相片。在即时的情绪反应、报导要求以外,我们也希望留下更有温度的,更具洞察力的影像,总相信需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才是好影像。

端传媒自开创之初,就很尊重摄影同事的创作和图片编辑的自由,让相片和影片不再像许多传统新闻机构那样,仅仅成为一个版面和文字的陪衬,而是拥有独立的位置和角色。从现场拍摄、图片选择和编辑等,摄影同事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我个人加入端传媒两年半,在用镜头回应一个个新闻事件之外,也尝试和同事一起做一些更长时间跨度的深度影像纪录,包括光如白昼的香港晚间城市景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后的深圳、性爱娃娃工厂的日常等,还有纪录“占中”九子案的微纪录片等,都是这尝试之下的作品。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希望镜头带人们走得更前,更重要的是,走得更远。

摄影组精选影像

影像回顾:从反修例运动到空前管治危机,燃烧的香港七月

影像回顾:激荡六月,香港人的反修例运动

占中九子微纪录片:他们的伞后时代

深圳:战战兢兢的南方高速

解救寂寞:造个“人”来爱

我们会坚持认真做好新闻,如果你希望继续见到我们,请陪同我们走下去。按此加入会员邀请好友加入,自由的道路漫长,我们一起开端。

若你有任何回馈,欢迎一同分享,或寄信至membership@theinitium.com,我们将逐一转达。更多的主编来信将在会员通讯第一手更新。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