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评论
评论|
专访政治学者刘立之:中国电商崛起的小故事,与政商关系的大转变
“以前常有学者说中国政府像企业,但我反而觉得,现在有些企业越来越像政府。”
评论|
当治理“性”的工具只剩“淫秽色情罪”:讨论性自由时,中国民间跌入的陷阱
性别平等的政治并不建立在每一个人都选择了“正确的关系”,而是每一个人不被作为道德惩罚的对象。
评论|
一场罢免,两种“真相”:台湾“大罢免”运动中的舆论战场
在大罢免事件中,台湾媒体生态展现出深刻的新闻二极化与回音室效应,导致政治部落化与社会对立日益加剧。
评论|
神庙、领土、领导人风波:泰柬边境停火,但争议核心为何?
两国之间为何起争议,有什么挑战?现在的停火协议,会带来怎样的和平?
评论|
那艺娜“巡如演”:一个再次被酷儿群体拥抱的抽象文化
抽象作为一种时代情绪,也如火燃烧在心间。
评论|
大罢免大失败后:赖清德不让组阁,在野不提倒阁,国会僵局何解?
在少数政府组阁权不愿意让渡、在野党又不愿意倒阁的情况下,国会僵局渐成惯例。
评论|
仿佛无事发生:台湾艺术家袁广鸣 “日常战争”巡展至美国后
来到旧金山,展品“日常战争”的语境脱离了台湾,被普遍化为一种关于人类的、与世界上曾经和正在发生的战争相共情的、浩瀚历史中的一隅。
评论|
台湾大罢免结果分析:“反共护台”失灵下,罢免方为何全面溃败?
大罢免所要争取的目标选民并不欣赏蓝白两党,但不等于他们同意罢免方对问题的“诊断”,认为蓝白立委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内应。
评论|
毕赣《狂野时代》得奖康城:献给中国电影未来的“情书”为何吞吞吐吐?
毕赣的电影似乎总在吞吞吐吐的规避着和时代的直接对话,但时代有时不请自来。
评论|
蔡澜电影生涯的下半场:监制岗位与Cult片趣味
蔡澜电影生涯后期推出多部cult片,当年虽票房未获成功,却成为后来的时代记忆。
评论|
南京红姐(爷)、郑州打人:男性“出错”,异性恋霸权原谅了谁,驱逐了谁?
性别之所以需要不断重复,就是因为它从未真正“自洽”。
评论|
Pixar三十年与《地球特派员》的失落,论创造力的消失
Pixar失去了什么,它的魔法不再属于我们了?
1
2
…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