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社交媒體時代我們如何「悼亡」?當你寫下「R.I.P.」的時候

「悼亡」如今已演變成持續運作的公共性事件,而網絡,則成了「悼亡情感政治」的發酵場域。

2016年1月10日,英國傳奇搖滾樂手大衞寶兒(David Bowie)因癌症病逝,享年69歲。

2016年1月10日,英國傳奇搖滾樂手大衞寶兒(David Bowie)因癌症病逝,享年69歲。攝:Carl Court/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鄧正健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09-12

名人逝世,每每引起網絡上的悼念潮。美國政界人物麥凱恩(John McCain)逝世,網民一致慨歎痛失一個高水平的政治家;《櫻桃小丸子》的作者櫻桃子過身,網民則紛紛緬懷跟「小丸子」一起度過的少年時期。至於月前香港歌手盧凱彤猝逝,所引起的網絡哀悼風潮更不在話下了。

在網絡時代,「哀悼」不再是單純的私人情感事務。我們習慣在社交媒體表達對名人逝世的悼念之情,從簡單一句「R.I.P.」,到洋洋灑灑的千字悼言,或甚是網民之間對逝者評價的討論和爭議,所牽涉的遠不止於個人對死者的悼念,更與網民之間大量複雜而綿密的情感互動有關。網絡上的「集體悼亡」正在改變集體情感的塑造方式、建構社群裏的身份認同,有時更引發各種公共倫理和爭議。「悼亡」如今已演變成持續運作的公共性事件,而網絡,則成了「悼亡情感政治」的發酵場域。

面對公眾的「死亡」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有一個名為「訃告」(Obituary)的欄目,專門報導名人逝世的消息,從政治人物、學者,到明星、作者、藝術家等,什麼界別的名人都有。有一段時間,我會定期瀏覽這欄目,涼薄一點說,我是為了知道「誰死了」而看的。由於欄目裏的界別太過繁雜,大部份逝世者我都不認識,偶然遇上一兩個熟悉的名字,我都會心下一喜,但隨即又會為他或她的死訊而惋惜,心裏不禁冒出一句:「原來他/她已過世了!」。我會把消息在臉書上分享,並順手留言道:「R.I.P.」。

網絡資訊爆炸讓我們更容易接收到名人逝世的消息,尤其是一些未必是一般人都會認識、只屬某個特定界別的名人。但反過來說,訃告消息泛濫,幾乎三天兩夜就有一則新訃告上載,我們對名人逝世的消息也變得愈不敏感。尤其對於早已離開公眾視野的名人,若剛好錯過了訃告,我們很可能連他或她是否早已過世,亦未必記得清楚。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