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問題評論深度少數族群

「七五」事件十週年:為何「發展」與「開明」沒能解決新疆問題?

新疆問題似乎陷入某種循環:民族交往和提振經濟是長久之策,卻會帶來摩擦和衝突;強力維穩則容易形成「種族隔離」的局面,讓民族意識更加強化。

2009年7月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一名維吾爾女子在警察防線前示威。攝:Guang Niu/Getty Images

2009年7月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一名維吾爾女子在警察防線前示威。攝:Guang Niu/Getty Images

普村

刊登於 2019-07-08

#再教育營#維吾爾#新疆

編按:自2018年開始,有關中國政府在新疆建立大量「教育培訓中心」的資訊就不斷在媒體上出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中國外交部等機構稱這些培訓中心是「去極端化」與打擊恐怖主義的必要措施;而批評方則認為這是一種新的無人權的「集中營」模式,旨在打擊當地文化與傳統,且實質上針對伊斯蘭教。兩種論述水火不容。然而,如今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在此之間是否還存在任何討論的餘地?歷史與現實的脈絡要如何梳理,才能幫助理解當下的問題?自由撰稿人普村從新疆近年來民族關係的變遷視角分析這一議題,而歷史學者米華健在《紐約書評》發表的文章則認為要把問題追溯到「多元帝國」和「民族同化」的不同國家模式。兩篇文章觀點各異,希望為讀者提供更深入理解這一問題的不同角度。

十年前,2009年的9月14日,天安門廣場一夜之間矗立起56根「民族團結柱」。作為共和國六十週年華誕慶典的重要景觀,每根柱子高達13.6米、重約26噸,據稱能抵抗11級強風而不倒。它們在廣場東西兩側整齊劃一地排列開來,每根柱子上印畫着載歌載舞的盛裝男女。「中國紅」的柱體輔之以金燦燦的兩端,與紀念碑、大會堂等灰白色背景的建築形成極大反差。即便是在威權主義美學登峰造極的廣場上,權杖一般的「團結柱」仍能彰顯其宏大與奢華,像是展示着一種特別的意志與決心。

據官方口徑,56根民族團結柱寓意56個民族的「平等、團結、和諧」,以及56個民族共同當家做主,共同建設民主政治的權利。 然而,即便如此,無論是團結柱還是國慶前夕國務院召開的「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都無法掩飾決策者、學者,甚至普通公眾對民族問題日益焦灼的憂慮與手足無措。

2008年3月14日,拉薩爆發抗議僧人、民眾與軍警的暴力衝突,並很快引發大規模騷亂和死傷,而隨後奧運火炬在各國傳遞的過程中,藏人及其同情者的抗議行動將衝突延展至世界各地及互聯網。中國網民空前的民族主義情緒被點燃,在此後「抵制家樂福」(抗議法國總統薩科齊接見達賴喇嘛)、汶川地震、北京奧運、釣魚島糾紛等事件中被反覆強化。與此同時,在藏區,慘烈的政治抗議延綿不斷。

更讓人憂心不已的情況發生在新疆。就在「民族團結柱」高高矗立的時刻,千里之外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還處於全區斷網之中。從2009年7月5日起,新疆的部分手機和網絡訊號就受到限制,從7月8日開始,一直到2010年5月14日,這片160萬平方公里、2000餘萬居民的土地上,互聯網通訊以國家安全的名義被完全切斷。除此之外,2009年起新疆各地一系列與「暴恐」有關的事件接連不斷,並接連溢出疆外。「反恐」和民族等敏感議題不斷刺激着人們的神經。伴隨着歐洲難民危機、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的一系列「反穆」言論,在中文互聯網的喧囂和叫罵聲中,穆斯林和維吾爾人也在相當程度上被「黑化」,民族關係日益緊張對立。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