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四週年: 穿透玻璃幕牆,我們如此理解時代的複雜脈絡

端的編輯們藉著端四週年生日的契機與讀者們圍爐而坐,吐露心聲,並精選過去一年內的文章作以推薦。
端傳媒四周年。

編按:錯綜複雜的時局讓「端四週年」的紀念日也變得有些特別,它夾在大大小小的新聞事件中,以觀望者的姿態靜靜地度過。想來日後回憶起,隨著小端的生日一起的,必是這個激盪的夏日。端的編輯們藉此與讀者們圍爐而坐,吐露心聲,並精選過去一年內的文章作以推薦。 若你有任何回饋,歡迎寄信至membership@theinitium.com,我們將逐一轉達。09月09日我們更新了文化組主編的來信與選文。現已將主編精選文章納入《端傳媒2018-2019主編精選》新聞電子書,您可以直接購買閱讀。

文化組主編:文化未必是現實本身,卻是現實的質感

執筆之際,香港由「送中條例」引發的運動已進行了三月有餘。此運動發於香港,效應卻不止自身,而是以小小一城牽動台灣、中國乃至世界的能量流轉。往往這種時候,任何傳媒或作者,來講透「香港」情勢,便更能獲得釐清牽繫海峽、洲際種種暗流的機會 。三月有餘,我們在文化維度也嘗試以本土戰場、內地反響、台灣與國際的支持與參與去嘗試切入。在端傳媒的工作,本來也是這樣的方法。

端傳媒由初創而今,四年了,遇到如此大型運動是第一次,但由政治時事議題出發去結構文化內容,卻是日常的工作情況。端傳媒之主體,是主打深度與專業的新聞媒體,其文化內容也因此異於相對純粹的藝文生活類媒介,通常來講,我們並非是對一地一時之文化事件的報導——雖然世界三大影展、奧斯卡、諾貝爾等國際獎項、國際大型書展、國際藝術節與雙/三年展都是我們的長期關注對象——而是更強調從議題、時勢、現象出發,藉由不同地域的彼此參照,追蹤折射光線之匯聚點,解讀多稜鏡內的現象與幻象。

尤其是,每處地域都有自己獨特的議題與脈絡,而我們願意捉取那值得的一瓢,透視本身,同時也拉伸到跨地域時空、他者的目光中去檢視。有什麼在發生,什麼被遮蔽,什麼在發揚⋯⋯僅僅數年,華語區諸板塊以加速度締結各種紐結,文化事件糾葛於政策、立場、資本之間, 而這些因素與藝術本質、精神思考之間,始終上下糾纏。對此,我們試圖來描述、拆解、追溯其原因與動態,比如對中國高度審查下的影視劇生存狀態、對被拉下政治區域「被」紛紛表態的金馬獎、對香港、日本、台灣當代藝術場域潛藏的生意經與政策算盤。

文化未必是現實本身,但它是現實的質感,沒有人能置身事外。除了文化現象,一些人與群體的故事,他們用才華和作為為這時代撐起高度、積蓄能量、破除糾葛,他們是中港臺澳或海外的華語作家,出版人,音樂人,也會是紀錄片導演、影視導演和演員;也有發明者,創新者,以敏銳洞察站在文化發展的前沿,迷霧中擦亮刀鋒。我們在做的,是為讀者講述值得的故事 。對於人物訪問,我們既願發掘受訪者內心構成,更期冀透過眼前一時一地一人(組織),去了解文化基因在歷史時空中得以落種發芽的脈絡,諸種反應得以發生的機緣。

第五年了,情勢正在急切發展之中,無論是文化與藝術,還是人們如何生活,都比從前更成為能量角力之場域,挑戰和因挑戰而生的趣味一直存在,我們要做的,是深呼吸,拿好手中的工具,去配合這顆自由無邊界的心靈。

主編選文

專訪吳明益:我還是覺得,自己能有一塊田真好

中國「古裝劇禁令」風波:為什麼一幅微信截圖,業界就全都相信了

賈選凝:一個金馬,各自表述,電影可以超越語言嗎?

專訪黃秋生:如果有機會走,留在這裏也沒什麼意思

社交媒體時代我們如何「悼亡」?當你寫下「R.I.P.」的時候

在本土,去對岸,台劇最能成功輸出的是什麼?

香港組主編:這不是一個可愛的時代,卻是我們最需要一起去直面的時代

這不是一個可愛的時代,卻是我們最需要一起去直面的時代。6月初,剛從六四三十年的記憶現場轉身,離開整整一代人的抱負、噓嘆和反思之後,我們迎來香港的「戰場」:從最初的意志之戰,到後來真真切切的街頭之戰。一些陌生的辭藻變成記者的日常:gear、催淚彈、防毒面具,而頭腦也在經歷每天每夜的震盪。

要直面的是,對於同一件事,人們從提問開始就有了分歧,而分歧此後會越來越大。作為一家規模不大、聚焦深度專題的媒體,過去數月,端嘗試更努力地以不同形式的即時報導、現場報導來回答讀者們第一時間的疑問;而快跑之後,我們努力減速下來,斟酌事件背後所折射的深層問題。

發問的方式有千百種,但我們最希望做到的是:開放、基於充分事實,以及保持銳利。撥開浮光掠影的偏見,用更集中的力量去拆解制度問題、權力關係、歷史淵源,以及不同力量的博弈。用心去感受,用腦袋來下筆,在這個每一個人都無法徹底抽身的、不那麼可愛的時代,我們努力達至熱血冷筆,希望留下來的報導,不僅僅只有一天的生命力,也期待著作者和讀者一起成長。一如一位讀者的留言:「加油,去成為更好的人類。」

主編選文

武力失控、惡性循環、投訴無門、中央支持:香港警隊正失去制衡?

專訪前問責高官王永平:港府每一步都是史無前例的粗暴

五問元朗黑夜:「預先張揚」的襲擊與多次缺席的警力

連登仔大爆發:「9up」中議政,他們「講得出做得到」

30年後,香港還能守住六四記憶嗎?—— 專訪李立峯

互動頁面:工人、師生、母親、記者——9個人的廣場記憶

中國組主編:給牆內外的人,寫牆內的故事

這是我在端報導大陸新聞的第四年,變化是那麼快、那麼壞。曾經還能心平氣和討論雨傘運動的同溫層以驚人的速度坍縮著。大陸朋友覺得香港人想法「偏激」、「好可怕」;香港朋友則睜著鹿一般的眼睛問:「你們大陸人為什麼不想要民主?」——他們五年前也是這麼問的。

防火牆、審查和輿論控制,共建了一個籠罩整片大陸的玻璃幕牆。牆內的人以為自己看透了牆內外的世界(甚至不覺得有牆),牆外的人則依舊看不懂牆內的人和事,越來越不懂。

我們的初衷沒有變——給牆內外的人,寫牆內的故事,並在敘述中竭盡所能消除幕牆帶來的反光、折射。我們關注時代走向,關注經濟的艱難轉型,關注人臉識別等高新技術與政府治理的結合。我們呈現事件背後的結構性困境,比如,哪些問題造成居高不下的消防員傷亡率;又是什麼樣的社會和文化土壤,孕育出鼓吹996的互聯網大佬。我們還希望,你能從這些故事中看見人,看見貿易戰硝煙中被消音的中小廠商、看見709律師被捕後苦苦等待他們的妻子。

穿透玻璃幕牆,去理解時代的重量在一片大陸上留下的複雜變化,理解個體的困境,理解「不想要民主的大陸人」曾經、正在經歷的事情。用一顆自由的、不受成見羈絆的心,去理解一個不那麼自由的世界。

主編選文

互聯網裁員潮,泡沫破碎與轉型陣痛

反996運動全紀錄:想通過代碼改變世界的人,為何難以改變加班現狀?

3000多家園被強拆,候鳥老人與破碎的「海南夢」

一個北京同志的80年,「是那種人,我就要過那種人的生活」

刷臉時代:「技術可以讓政府在任何時候獲知什麼人在什麼地方」

709律師妻子的1000天:走不完的尋夫路

書號收縮下的大陸出版業:從自我審查到緊跟「黨政方針」

評論組編輯:評論的魅力在於說服,這是一門實證的藝術

持平(fair)是比中立(neutral)更高的要求,它的意思是,尊重且盡最大程度還原事實,並給予各方自我辯護的權利(假如他們願意的話)。一家持平媒體的質量,除了反應在講好故事的能力上,也反應在解讀事件的水平上——後者就叫「評論」。

評論和報導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評論是有觀點、有態度的;一篇評論文章如何為之「好」,端的標準大致在於,問題意識、觀點新穎、推論合理、論證紮實;有實證、內部洞察則更佳。「持平」的最簡單做法,是羅列各種在同一個辯論水準上的觀點,但也許讀者也發現了,端的評論有時扮演「一文讀懂」的角色,意思不是讓評論者精神分裂,而是要兼顧歷史、脈絡及對手的觀點,從而提供更為紮實、細緻的討論。

這是端評論的特色,從本期選讀文章中讀者或可窺一二:專題、系列文章囊括了多種角度,單篇文章則努力回應一種現象、一個問題。而有時,我們也發表稀缺之音,因為在國家機器壟斷之外,它的發表本身,就是「持平」的意義。

評論的魅力在於說服,這是一門實證的藝術。過去四年,有許多評論者在端的平台上唇槍舌劍、筆下生花,讀者中也不少人妙語連珠、腦洞獨特。這是一個互相餵養的過程。未來我們仍然會倡導這樣的公共討論。我們相信的是,世界上雖然有不同光譜,但沒有人是局外人。

編輯選文

「七五」事件十週年:為何「發展」與「開明」沒能解決新疆問題?

梁俊彥:這些年,激進何君堯如何收編元朗鄉事力量

六四三十專題合集:打撈記憶,重現光影,再思未來

許章潤:我們當下的恐懼與期待

專訪政治學家高敬文:中國注定走向民主,但不要低估黨國體制適應能力

專訪政治學者明克勝:四十年改革時代終結,中國將何去何從?

專訪漢學家彭軻:中共體制依然牢固,但治理模式正在喪失平衡

台灣組主編:不安的南方,兩位總統候選人的崛起地,一個深度認識台灣的恰切起點

回顧2018年底到2019年初,台灣在華人世界的頭號關鍵字,非韓國瑜莫屬。這位平地崛起的國民黨政治新星,不但在2018年以「逆轉勝」的姿態拿下高雄市長,更在半年之內高調拜訪香港中聯辦、進而成為國民黨籍總統候選人,崛起速度之快,令人驚訝,而「韓粉」作為一種新人類,也再次引爆台灣內部的各種族群論戰。

這位彷若從石頭中蹦出來的政治人物,其實是台灣鄉村性格的顯影、是台北都市小清新的月亮暗面,也可說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衍派。要理解韓國瑜現象,首先必先理解助他締造韓流奇蹟的高雄。近一年來,我們將鏡頭移向台灣南方,沿著高屏溪上行,看看中央山脈南段的身世,也看看群山間不安的谷地。

美濃,是韓國瑜翻盤勝選的關鍵選區;但若從美濃出發,越過高屏溪,再往下行駛一小段路,也會抵達現任總統蔡英文的故鄉楓港。十年來,這個區域正從一場風災中逐日復原,復原的過程中,政治的張力升高,亦悄悄改變了當地經濟、社會與選民的容顏。在可預見的將來、2020年大選中,高雄將持續成為台灣的費爾干納谷 ( Ferghana Valley),左右台灣政局的變化。

看見南方、看見台灣不為外人所知的臉龐,正是當下深度認識台灣與兩岸局勢的恰切起點。

主編選文

莫拉克十年:雨停之後,台灣日漸改變的臉

影片:莫拉克十年,看見台灣日漸改變的臉

災後平地造村記:一場「永久」與「臨時」的戰爭

天上人間,小林村災後的3652天

自邊陲出發的奇襲:韓國瑜如何從「林園」走上高雄市長大位

在美濃,紅豆和白玉蘿蔔如何可以相互為對方保住好價格?

韓粉的告白:堅決「非韓不投」,即使他確實有點草包

國際組主編:有多少「中國作用力」,就有多少「反作用力」

「距離感」是一塊巨石,也是我在端的國際組做記者和編輯時,常常坐在它身旁自省的去處。報導國際議題,距離是底色,也是阻隔。四年前,端的發刊詞用了「漩渦」這個十分有畫面感的概念,當時我已開始做國際報導,想像着我們各自被身邊的漩渦裹挾,自顧不暇……現實如此,如何才能聚集力氣,看得到千里之外,別人的漩渦,看得到漩渦之間的聯結和軌跡,看得到「距離感」卻不會產生「不相干」感?

於是,在端,我們把「中國」擺在了一個更為寬廣的全球化圖譜中。端關於中國的一手報導,發自非洲、東歐、拉美、中東深處。來自中國的資本、政治和消費力量,來自中國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出現在世界的角落,引發各式各樣的反應。有多少「中國作用力」,就有多少「反作用力」。我們的觸角越深,看到的現實越複雜。「中國」對於這個世界意味著什麼?這個問題,端在試著給出一份獨立的答案。

我們還把所謂「邊緣」的個體,拉到視野的正中間。無處為家的難民,不曾踏上陸地的海上民族,屠殺和暴力陰影下的新一代,雨林深處的原住抗爭者……他們一樣年輕氣盛,他們在看著大海與高山時,眼中有著一樣的渴望與擔憂。

我們花很多時間在路上,將迥異的現實聯結,以此反思席捲整個世界的趨勢,發展的困境、不平等的加劇、民主的危機、威權的蔓延、「新冷戰」的擔憂……「遠」與「近」,「他者」與「我們」,正在飛快地變化。在距離和隔閡面前,端的國際報導,邀您一起,正視之、反抗之。

主編選文

金山上的來客(上)

戰後.敘利亞

一位匈牙利記者的「匈塞鐵路」行:為何歐爾班如此推崇「一帶一路」?

波蘭紀行(上):抱着貓的右翼男人,破碎的和解夢想

謀殺是傳染病嗎?哥倫比亞暴力之都的解藥

攝影組主任:怎樣的相片才是一張好相片?

做攝影的人總會這樣問。過去數月,是影像劇烈併發的一段時間,香港反修例運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或和平或劇烈,或理性或暴烈的各式活動在不同場合爆發,我們盡力趕去每一個場合,首要做到的是留住即時的、讓讀者身臨其境的相片。在即時的情緒反應、報導要求以外,我們也希望留下更有溫度的,更具洞察力的影像,總相信需要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才是好影像。

端傳媒自開創之初,就很尊重攝影同事的創作和圖片編輯的自由,讓相片和影片不再像許多傳統新聞機構那樣,僅僅成為一個版面和文字的陪襯,而是擁有獨立的位置和角色。從現場拍攝、圖片選擇和編輯等,攝影同事都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我個人加入端傳媒兩年半,在用鏡頭回應一個個新聞事件之外,也嘗試和同事一起做一些更長時間跨度的深度影像紀錄,包括光如白晝的香港晚間城市景觀、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後的深圳、性愛娃娃工廠的日常等,還有紀錄「佔中」九子案的微紀錄片等,都是這嘗試之下的作品。未來,我們還將繼續努力,希望鏡頭帶人們走得更前,更重要的是,走得更遠。

攝影組精選影像

影像回顧:從反修例運動到空前管治危機,燃燒的香港七月

影像回顧:激盪六月,香港人的反修例運動

佔中九子微紀錄片:他們的傘後時代

深圳:戰戰兢兢的南方高速

解救寂寞:造個「人」來愛

我們會堅持認真做好新聞,如果你希望繼續見到我們,請陪同我們走下去。按此加入會員邀請好友加入,自由的道路漫長,我們一起開端。

若你有任何回饋,歡迎一同分享,或寄信至membership@theinitium.com,我們將逐一轉達。更多的主編來信將在會員通訊第一手更新。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7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加油,我是一个普通的读者,读着端团队的评语,很感动,也很欣慰很幸运自己能在无意中发现这样的一个媒体的存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联想到大公报的创始人张季鸾先生、这是我第一天加入端的会员,自由的道路依然很漫长,我们一起快端。

  2. 不是"中国组",是"中国大陆组"。

  3. 加油💪 成为付费用户第一天 端生日快乐🎂

  4. 端生日快樂!一路走來理想看得遠實踐得紮實,訂閱金花的很值得。加油!

  5. 各组主编的留言真的各有特色,也能看到各自不同的着重点,但感觉这些言语背后,都包含着对新闻真相的追求以及对公共讨论的信任。应该是付费的第二年了,华语地区能够拥有端这家媒体,是读者们的幸事。祝小端生日快乐!长路漫漫,感恩遇见~

  6. 端生日快乐!谢谢在这个中文已经堕落的世界里,还有你,让我意识到懂中文是一件好事。

  7. 中国组主编的那句玻璃幕墙真的很精准。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不再隔雾看花

  8. 感谢端,希望端继续做下去,做得越来越好

  9. 生日快乐,谢谢有你们在。墙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厚,但自由精神永不消逝。祝端越来越好。

  10. 感謝你們每日更新那麼多有深度的文章,激發了很多思考,生日快樂!

  11. 端传媒真的非常有深度

  12. 生日快乐,一起开端。

  13. 谢谢你们。你们是最好的华语媒体。

  14. 生日快乐,感谢你们的报道给予包括我在内的人以支持。

  15. 谢谢有端。生日快乐。

  16. 我的第一本精神刊物——「我愛搖滾樂」;我的第二本精神刊物(你們出雜誌了,算是刊物了)——「端」:謝謝你們,生日快樂!

  17. 谢谢你们,谢谢有端,生日快乐~

  18. 生日快乐,有你们这么严肃的媒体的存在,这个时代还是美好的

  19. 去年吹蜡烛还历历在目,居然又过了一年...生日快乐~

  20. 生日快乐,谢谢端带来的每一篇报道。如果有一天,华语世界的严肃新闻媒体能够重新蓬勃发展起来,大抵也要感谢端如今的坚守。

  21. 生日快樂!!!支持端!!!

  22. 生日快樂,祝好。

  23. 會繼續訂閱的
    希望端能越做越好~

  24. 祝端生日快樂,還希望端之後還有更多更多的生日快樂。
    在如此紛爭的局面中,希望端能繼續作有質素的報導外,也希望各位多多保重,小心自身安全。
    最後再一次祝願端
    一網風行

  25. 生日快乐🎂
    继续订阅

  26. 决定再氪一单支持!

  27. 最近每次遇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不论我表现得多友善,甚至在他被一群人嘲讽的时候帮他一把,他也不会向我表现出善意。
    我一直都期待着不受专制政府控制的、我们自由的思想,能够对不同的观点有所宽容,在明知道不应该嘲讽对方的时候克制住自己“想逞一时嘴快”的欲望。我想,减少我们对他人的恨意与敌意并不会让我们损失些什么,反而可以帮助我们说服潜在的“对手”,或是对我们的“对手”有更多的了解。
    所以,在祝端生日快乐的同时,我也希望端能够引导作为粉丝的我们成为更出色的、更有思想的人,在这充满纷争与矛盾的社会里创造出一片让人倍感安心的净土。我会继续支持你们!

  28. 长命百岁。

  29. 希望你們繼續努力,生日快樂!優質媒體應該被鼓勵與付費支持

  30. 小端生日快乐!这也是我付费支持端的第三年了,希望未来还能继续一直支持小端!

  31. 端,生日快乐!
    请继续坚持报道。

  32. 非常感谢端,一定会继续订阅!

  33. 原来前天是端的生日啊,生日快乐

  34. 生日快乐!这个世界还有你们在,真的太好了。

  35. 内容很喜欢,会一直订阅

  36. 不出意外,以后还会继续订阅

  37. 端生日快乐

  38. 端生日快乐!!

  39. 生日快乐!献上无限的敬意与祝福!

  40. 三月,北回歸線以北的地方還春寒料峭,決定早春啓程的人卻已經上路。那時,開始第一階段廣泛的接觸外媒,花非常多的時間閱讀端的文章,讀到海南的拆建,第一次在中文媒體上讀到30年前的那一場浩劫,讀到很多過去無法獲取被全體噤聲的內容,讀到讀者來函感同身受。第一次知道,原來個體可以跟媒體,可以跟其他讀者如此真誠的交流。
    根據專題分列開始搭建原本破碎的知識系統。原來只關注內地的專題,後來延伸到國際上的中國力量,再後來開始關注東亞,日韓朝,其他。
    觸角伸的越廣,越深,有關世界的圖景就越清晰,複雜,卻可及。隨之而來的反思,深究梳理引發了很久沒有過的情感觸動。隨後通過cover 歐美各大報刊雜誌,建立了有關整個世界的通識。常識和專業的深入都以此作為開端。
    相比歐美外媒,端佔了華文媒體的一個niche , 深度是端的一個特色。更加珍貴的是部分作者,記者組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背景而建立的歐美難有的針對中國的解讀視角。縱偶有偏頗,或深度不夠,但始終保有理性和邏輯,依然瑕不掩瑜。從心而出,我想,也是端的一個特色。
    在這個世界上,最稀缺的不是資本,不是權勢,而是建立在寬闊視角基礎上兼具深度而富有人情味的真知灼見。或許,人類的認知像文明的進步,總有停滯,但我想,端就像鑿穿厚牆的那束光,給人帶來希望。
    謝謝上面編輯組的話,希望砥礪前行,進一步完善。happy birthday.

  41. 感谢端传媒对真相的坚守,希望长做长有,课金支持💪

  42. 因为有你们,声音才被传播和听见。

  43. 端生日快乐~

  44. 生日快乐🎂🎂🎂!!

  45. 生日快乐!在这个时代,感谢有你们

  46. 生日快乐😊

  47. 四周年快乐!我忘不了那个生病躺在家的下午,端为我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自此从长梦中惊醒

  48. 这几位主编的话,对我这个内地新闻工作者而言,振聋发聩。

  49. 四周年生日快乐!现在端这样客观、有态度、文章又扎实的媒体太稀缺了,会一直支持你们!

  50. 周年快乐❤️谢谢有你们

  51. K的暗中观察小号表示:

    周年快乐。成为付费会员是因为看到了阎连科的访谈和川震十年系列报道。希望未来会更好!

  52. 周年快乐!想起加入端会员就是因为那篇对查建英的采访。希望端继续加油。

  53. 周年快乐👏

  54. 祝端生日快乐。感谢。

  55. 感谢端在现如今这个媒体极端化的时代提供一个温和的声音,生日快乐!

  56. 生日快乐🎊🎁,祝端越来越好

  57. 非常好👍! 我把它定位成一本網絡杂志,所以希望看到更多的長文章,另外早报晚报希望每天都有。加油

  58. 潜水了很久,祝端生日快乐!墙越筑越高,翻墙也越来越困难,墙内的世界内容已死,不光是时政,经济、医疗、民生各个领域皆难幸免,凡有违和谐之声一封了之,端算是开了一扇小窗。希望多多努力!

  59. 生日快乐,希望能看到关于这两日很火的,微博饭圈女孩为国翻墙控评的报道

  60. 會員通訊會發到註冊郵箱嗎?

  61. 没有聚餐😢

  62. 现在墙内已经是连翻墙浏览都有可能被拘留了。
    今天我在weibo关于洪水的新闻下,看到一条给博主的评论“为什么你名字后面没有国旗”(指转发人民网的某条微博后ID后会加上国旗),也许很快我们连沉默都将不被允许了。

  63. 端端加油!!谢谢你们

  64. 從端的第一年開始關注,從網站沒有被墻,到墻越來越高。深度文章和時評一直是端的特色,希望今後的文章也能繼續在黑暗中點亮文明之光。說一句生日快樂吧,今年也續費了。

  65. 端生日快乐!感谢你们带着我一起看这个世界~

  66. 端生日快乐,于意外中相遇,也确实收获良多,还请继续报道下去

  67. 我是去年加入的读者,非常喜欢端评论的深度,这会员费花的可值得,今后也请继续加油,生日快乐!!!
    另外最近端评论的混战,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出个由读者自己掌控的黑名单功能,也不影响言论自由,自己操作,不想看到什么拉黑就好。

  68. 端生日快樂,謝謝你們

  69. 生日快乐!

  70. 端还是很棒的,生日快乐。

  71. 最近評論區出現太多「中立婊」,小端坐不住了?呵呵。
    一直喜歡端的評論,維度深度寬度都是華文媒體首屈一指。可惜了即時新聞。也罷,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如果可以除WSJ以外還有以亞洲為主軸的日報會員就好了。至於會員費⋯⋯ 除了月費以外或許有喜歡打賞的,可考慮。
    四週年,生日快樂。一個記者能做作為一個記者真正該做的事情,許是幸福的。

  72. 端传媒四年了——我现在却不敢提她的名字,
    会被微信朋友圈屏蔽——是不是很讽刺?
    读了三年半的时间,付费了两年半,
    平均一天一块钱,预付费还有两年到期。
    当初第一次付费的记录文章,
    不过两年多之前,现在这样说话,
    会被掐死的。
    https://mp.weixin.qq.com/s/o9GI9_dBY_pz1Aqx5kN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