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活动
专题
从创伤到承传,移加港人与加拿大原住民的生命对照
这些被连根拔起、剥光个人价值的原住民孩子,曾经像粉末一样被丢进所谓的“文明社会生活圈”。像所有剥开旧伤疤来书写的人那样,她躲起来用文字与回忆交战。
书摘:高雄二十五淑女墓,是劳工、鬼魂还是神明?
三种叙事,是三种生者与逝者的关系。
印尼音乐故事在台湾:为爱情与寂寞购买一首歌;为光明与鼓舞组一支乐团
“有一次我被骂,我就去洗衣服,我在哭,我大哭,但哭的时候,灵感就这样跑进来。”
加州冲突现场:横飞的催泪弹,以及示威背后的州权与“无证移民”争议
真正的冲突,是执法尺度与武力使用的边界、媒体在抗议现场的安全、地方与联邦权责的拉锯,以及无证移民政策的争议。
“因为我们想留在花莲”:罢免傅崐萁,如何冲出第二高罢免连署?
“这是花莲人,第一次,在街头上喊出:‘罢免傅崐萁’这个口号。”
京东“给兄弟交社保”后,外卖骑手的困境解决了吗?
和身边骑手偶尔聊起“社保”的话题,大家只有一个反应:“你都跑外卖了,还想著社保呢?”
专访曾奕文Edmond Tsang:创作者、学术研究人与教育者谈科技与广东歌
曾奕文集多种身份于一身,以独到视角解构香港流行音乐的“科技与创意”变革,并分享对行业发展、AI应用及新一代音乐人的见解。
“我和最像人类的人,过著生活本该有的样子”——幼稚园老师的教育现场
在幼稚园996,我奇妙地穿插于世界的两面,一面是繁重工作、家长压力,另一面是永恒的天真,总是会发芽的树。
海运戏院熄灯后留下的香港电影院:为何无可被取代?
但所谓的无可被取代,说的是实际一点的硬件配套?还是虚一点的,去戏院看戏的那份仪式感?
《论尽》记者被警带走后,六个澳门新闻人谈回归后的挣扎与自由
“后来已经觉得我们不是在改变社会,我们只不过在拖慢社会的崩溃。”
六四36年,专访历史学者何晓清:被逼离港后,我们还是在一起的
从研究流亡到进入流亡生活,她为与故乡和香港分离而痛苦,但历史让她肯定自己并不孤单。
泛身心灵#MeToo:以瑜伽按摩为名的隐密侵害,是如何发生的?
昕昕从未想到,自己的经历会成为女孩们勇敢发声的契机。她的视频在网路上被广泛转发后,许多人才意识到自己的创伤需要被看见。
1
2
…
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