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王淨專訪:來自宇宙的訊息,和生活的救贖

王淨專訪:來自宇宙的訊息,和生活的救贖

很多事不是你可以控制的,它就是會在你愈小心,愈不想要失去的時候離開你。

《東京夜空最深藍》石井裕也:活在這個世代,我很不安

《東京夜空最深藍》石井裕也:活在這個世代,我很不安

石井裕也成長在日本經濟破滅的年代,他帶著頹廢,想要拍一些為存在而努力的人,想用電影分享愛。

《芭比》——在爭議之中被誤解的Barbie Land

《芭比》——在爭議之中被誤解的Barbie Land

「女性主義電影」似乎應該更嚴肅,更具有現實意義。《芭比》這樣的喜劇類型片很容易受到指責。

電影《孤注一擲》:渲染東南亞詐騙犯罪,中國主旋律的新拐點

電影《孤注一擲》:渲染東南亞詐騙犯罪,中國主旋律的新拐點

主動迎合政策的「命題作文」,肩負著政府的普法任務,《孤注一擲》票房大賣36億。

電影《封神一:朝歌風雲》:只有父子輪替,沒有系統反思

電影《封神一:朝歌風雲》:只有父子輪替,沒有系統反思

少有華語電影將「弒父」做得這麼凶猛直白,鮮血淋灕,但一切站得住腳嗎?

《長安三萬里》影評:這是一部大唐群星閃耀時?

《長安三萬里》影評:這是一部大唐群星閃耀時?

囿於理想範式,也畏懼於嚴酷現實。它受制於傳統,又在其中找到精神力量。

好萊塢的暑期檔,AI擔了創意匱乏的罪名?

好萊塢的暑期檔,AI擔了創意匱乏的罪名?

罷工也許不能阻擋AI的發展腳步,但好萊塢是時候反思自己對於創意的傲慢和忽視。

《怪物》影評:是枝裕和變成了家庭題材的「激進份子」?

《怪物》影評:是枝裕和變成了家庭題材的「激進份子」?

是枝裕和及坂元裕二合作的《怪物》被歸類為同志電影是否恰當?

中港台記者圓桌:我們的2023康城 vs. 坎城 vs. 戛納,醜聞與爭議不缺席

中港台記者圓桌:我們的2023康城 vs. 坎城 vs. 戛納,醜聞與爭議不缺席

記者應該提前做功課嗎?場內睡著了還能公允打分嗎?如何看待影展起伏不斷的爭議?

第76屆康城影展——影展力挺紀錄片,紀錄片能否走向更廣闊的大眾?

第76屆康城影展——影展力挺紀錄片,紀錄片能否走向更廣闊的大眾?

經過了多年對紀錄片的「冷遇」後,康城似乎想借此機會跟上紀錄片襲來的浪潮。

「悲情城市」對「烈火青春」:台港影評人把脈兩地電影,前世今生大不同?

「悲情城市」對「烈火青春」:台港影評人把脈兩地電影,前世今生大不同?

兩部經典修復版上映,《悲情城市》為何在台引發「作文比賽」?而香港跟台灣,電影上最大的分別竟然是錢?

《宇宙探索編輯部》影評:理想主義者和科幻迷怒了,神經病們嗨了

《宇宙探索編輯部》影評:理想主義者和科幻迷怒了,神經病們嗨了

現實實在太荒誕,這樣一部跑到深山裏發瘋的電影出現得很是及時。

《海鷗來過的房間》孔慶輝專訪:澳門電影,如何打破寫意生活的刻板印象

《海鷗來過的房間》孔慶輝專訪:澳門電影,如何打破寫意生活的刻板印象

澳門人的焦慮,幸福舒適的生活,翻開卻是空洞重複的日常。

他們曾經拍攝人物紀錄片,在人和作品之間兩難

他們曾經拍攝人物紀錄片,在人和作品之間兩難

這是三位紀錄片工作者與拍攝對象溝通的經歷。

《白日青春》劉國瑞專訪:為什麼有的人能被當成「香港人」,有的人不行?

《白日青春》劉國瑞專訪:為什麼有的人能被當成「香港人」,有的人不行?

將對社會邊緣族群的關切和對身分認同議題的理解,融入兩個家庭故事之中。

金像獎現場手記:如何度過一個屬於香港電影的穿越之夜

金像獎現場手記:如何度過一個屬於香港電影的穿越之夜

香港電影有輝煌的過去,也有「光明的未來」,但它沒有「現在」。

三年之後,他們為了電影再來香港

三年之後,他們為了電影再來香港

獨特的選片口味,難得的放映尺度,香港曾經是影迷看片的勝地,也是電影記者的必經之地。

導演/畫家邱炯炯專訪:我們的時代缺少解風情的眼光

導演/畫家邱炯炯專訪:我們的時代缺少解風情的眼光

從《大酒樓》到《姑奶奶》再到《椒麻堂會》,邱炯炯再現了日子,填充了人生。

重現《明鏡》醜聞,這部電影試圖討論新聞業的未來

重現《明鏡》醜聞,這部電影試圖討論新聞業的未來

2018年《明鏡》醜聞,被形容為「希特拉日記」事件以來最嚴重的公信力危機。

【2023奧斯卡】總評:《媽的多重宇宙》憑什麼橫掃奧斯卡?

【2023奧斯卡】總評:《媽的多重宇宙》憑什麼橫掃奧斯卡?

奧斯卡挽回顏面,辦了一場中規中矩的頒獎典禮。是什麼讓「多重宇宙」勝利?

第九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揭曉:奇異女俠橫掃奧斯卡,多位得獎者創造歷史

第九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揭曉:奇異女俠橫掃奧斯卡,多位得獎者創造歷史

楊紫瓊關繼威大熱獲獎,The Daniels擊敗史匹堡獲得最佳導演

【2023奧斯卡】頒獎季消失的女性導演作品

【2023奧斯卡】頒獎季消失的女性導演作品

只看提名名單就看全去年的精彩電影了嗎?這一份片單匯集六部各有特點的女性創作者作品,千萬別錯過。

【2023奧斯卡賭局】最佳男女演員:楊紫瓊可以創造歷史嗎?

【2023奧斯卡賭局】最佳男女演員:楊紫瓊可以創造歷史嗎?

奧斯卡95年歷史上第一次有亞裔演員入圍最佳女主角獎,倡導多元的學院是否會成人之美?

陳哲藝專訪:電影是痛苦,是孤獨,也是解方

陳哲藝專訪:電影是痛苦,是孤獨,也是解方

為電影痛苦,被香港迷住,陳哲藝的跨國影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