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李滄東首爾專訪:世上有無法用語言描述的真相,而電影應該展現什麼?

李滄東首爾專訪:世上有無法用語言描述的真相,而電影應該展現什麼?

「無論人生是什麼樣子,這就是隱藏在我們生活裡的秘密。這也可能,就是藝術的秘密。」

《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七月返歸》:擦邊球還是嘴砲?如何假裝不明白

《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七月返歸》:擦邊球還是嘴砲?如何假裝不明白

不應該為趕時麾而輕率地追捧它們為「年度神作」,不妨看遠一點,它們都會是這一段「美麗新香港」傷痕年代的代表作。

梵谷靈感地:古城亞爾,如何直到今日都是一座有「觸感」的文化之城?

梵谷靈感地:古城亞爾,如何直到今日都是一座有「觸感」的文化之城?

法國27個地區文化局,自主決策90%地區文化項目。地方政府文化預算總和是國家文化部預算的2.5倍。

香港,再沒有真正的風花雪月:言論審查下,文化潮流與明星雜誌裡,誰消失了?

香港,再沒有真正的風花雪月:言論審查下,文化潮流與明星雜誌裡,誰消失了?

「盡量不要寫」已是基本遊戲規則,再挑出敏感句子刪一刪;遇到敏感文章,找辦法與作者說不如不要寫;太敏感的題目乾脆不要做。

跨仔跨女「過渡」艱難時:隱在香港公屋邨裡的跨性別互助組織|愛慾錄

跨仔跨女「過渡」艱難時:隱在香港公屋邨裡的跨性別互助組織|愛慾錄

「基本上只需三堂言語治療訓練,這位跨性別女生就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女聲,很安心地融入了工作環境,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芭比》——在爭議之中被誤解的Barbie Land

《芭比》——在爭議之中被誤解的Barbie Land

「女性主義電影」似乎應該更嚴肅,更具有現實意義。《芭比》這樣的喜劇類型片很容易受到指責。

律政劇在台灣熱火:可成台劇國際化出路?|專訪《八尺門》與《無罪推定》

律政劇在台灣熱火:可成台劇國際化出路?|專訪《八尺門》與《無罪推定》

華語世界受包青天影響,習慣最後一定要平反,但有些韓英美劇就敢對觀眾講:要用人為制度來實踐正義,是很徒然的。

《芭比》粉紅保單:兩小時長廣告,與玩具業的好萊塢淘金記

《芭比》粉紅保單:兩小時長廣告,與玩具業的好萊塢淘金記

除了已上映的《芭比》,美泰兒的如意算盤裡,緊跟著還有高達45個玩具改編影視的計畫正進行中⋯⋯

電影《孤注一擲》:渲染東南亞詐騙犯罪,中國主旋律的新拐點

電影《孤注一擲》:渲染東南亞詐騙犯罪,中國主旋律的新拐點

主動迎合政策的「命題作文」,肩負著政府的普法任務,《孤注一擲》票房大賣36億。

《中國好聲音》崛起與落幕:「鬼妹」李玟戳穿的中國娛樂「大劇本」

《中國好聲音》崛起與落幕:「鬼妹」李玟戳穿的中國娛樂「大劇本」

所有參與者得接受這場操控。它變成一頭綜藝界的利維坦。以我為尊,一切得服從,以作為交易。

台灣芒果珠寶盒:專屬這片島嶼的甜美與固執

台灣芒果珠寶盒:專屬這片島嶼的甜美與固執

比起「大量」採購、「統一」購買,台灣在盛季小市場,卻可一次找到六七款不同品種的平價地產芒果,這背後是山海歷史與本土的固執

10首香港英文歌:那些廣東流行樂沒有的「香港質感」

10首香港英文歌:那些廣東流行樂沒有的「香港質感」

這裡是廣東歌中少見的表達方式:不單純為了過場的結他Solo、不為了再進副歌的「升key」、實驗味的聲音效果

香港歌等於廣東歌?英文寫歌三人談:「香港」其實在哪呢?

香港歌等於廣東歌?英文寫歌三人談:「香港」其實在哪呢?

「他們會覺得用英文寫詞,反而能反映他們香港人的身份。這其實是香港人獨特的地方,不能以是否用廣東話創作來區分。」

電影《封神一:朝歌風雲》:只有父子輪替,沒有系統反思

電影《封神一:朝歌風雲》:只有父子輪替,沒有系統反思

少有華語電影將「弒父」做得這麼凶猛直白,鮮血淋灕,但一切站得住腳嗎?

中國電影走出低谷今夏大豐收?當恐懼變成爆款票房密碼

中國電影走出低谷今夏大豐收?當恐懼變成爆款票房密碼

「世界處處危機,生活在中國,你們就偷着樂吧」,而這樣的國民情緒卻給了中國電影新的爆款題材?

陳慧:「願你我重逢」,在台北咖啡館寫作的香港作家

陳慧:「願你我重逢」,在台北咖啡館寫作的香港作家

在香港的異鄉感,來自一種精神潔癖;在台北是自我提醒,別當這裡自己地方。而你到底發覺,文學本身就是一種異鄉的存在

為何感覺《長安三萬里》在罵我,以及如果能重來,女人能否當李白?

為何感覺《長安三萬里》在罵我,以及如果能重來,女人能否當李白?

通過塑造識時務的角色高適,追光動畫加入主旋律電影大軍,而它擅長的動畫形式又能給公司帶來不菲的政治資本。

10首原住民母語歌:你的「部落」在哪裡?當現代生活讓你忘記出身之處

10首原住民母語歌:你的「部落」在哪裡?當現代生活讓你忘記出身之處

「我們的唱歌被誤解了,但為什麼還要繼續唱?」

都蘭部落與海女:你知道什麼是「台灣的節奏」嗎?|對談台灣原住民音樂

都蘭部落與海女:你知道什麼是「台灣的節奏」嗎?|對談台灣原住民音樂

那個情緒是憤怒嗎?⋯⋯是宣洩,很多的宣洩,可能是悲傷,也可能是流浪。

The 1975 男男擁吻「吻出問題」—— 大馬的政治、宗教、LGBTQ+與表演產業

The 1975 男男擁吻「吻出問題」—— 大馬的政治、宗教、LGBTQ+與表演產業

保守的宗教社群與性\別及同運人士都發聲譴責The 1975的做法。為何同運人士反對聲援LGBTQ+的行為?

《長安三萬里》影評:這是一部大唐群星閃耀時?

《長安三萬里》影評:這是一部大唐群星閃耀時?

囿於理想範式,也畏懼於嚴酷現實。它受制於傳統,又在其中找到精神力量。

10首廣東話歌:香港最壞的日子,放縱去娛樂?|夏日歌單

10首廣東話歌:香港最壞的日子,放縱去娛樂?|夏日歌單

就有這樣的歌,最初以為是暗喻,實際上卻已是明喻,今天的香港人十居八九,都聽得出是要講什麼⋯⋯

填詞撚大對談:蘇豪!鍾說!亞水!Luna is A Bep|如何寫留在香港的歌?

填詞撚大對談:蘇豪!鍾說!亞水!Luna is A Bep|如何寫留在香港的歌?

開懷暢談,如今香港什麼能寫什麼不能寫?與林夕等上一代填詞人的距離是?原來他們都懷念的老牌填詞人是⋯⋯

Netflix劇集《怒嗆人生》:東亞家庭的枷鎖去到大洋彼岸也無法擺脫?

Netflix劇集《怒嗆人生》:東亞家庭的枷鎖去到大洋彼岸也無法擺脫?

東亞傳統文化中儒家倡導的忠、孝、仁、義塑造了一代又一代隱忍的東亞人,以及哪怕是移民到大洋彼岸也無法擺脫親情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