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香港
以獨立在地報導,從宏觀議題到具體生活,記述香港本土社會變遷。
創黨逾30年,香港泛民第一大黨民主黨成立小組跟進解散事宜|Whatsnew
「這個世界很多事要有人批評才會進步。這些聲音對香港非常非常非常之重要。」
香港記協籌款春茗晚宴再「被取消」,過往亦有團體政黨籌款被阻|Whatsnew
香港記協近來數次舉辦活動受阻,香港瀰漫「不可抗力因素」?
香港同性伴侶替代框架設立期限將近,議員提「一夫一妻」議案促防範「不良文化」|Whatsnew
何君堯批評近年終院審理的部分案件,在平權、反歧視、多元的口號下,逐漸侵害傳統價值觀。
專訪閭丘露薇:把女性視角帶進新聞,也把話筒給到女性
保持直覺,也保持思考和學習。
你而家喺邊?移民戀人絮語:學會告別也重新發現自己
移民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同時教會了我怎樣面對失去,怎樣跟過去告別。
香港前社福議員邵家臻安息禮,逾百市民到場致意|Whatsnew
紀念冊結集了親友感言,編排對照他的人生旅程——從教會為始,到進入大學、社福界,投身公民社會、教育界、議會及囚權關注工作。
一場官司,如何改變香港同志權益與他們的人生|端聞 Podcast
五年的官司,為香港平權運動寫下註腳,也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三個無家者的馬拉松練跑札記:衝線之後,往後人生還要跑
跑步會乏力,人生會跌倒,但他們踏出了那一步:「改變就是面對痛苦的過程。」
【2025台北國際書展】香港書與人在台北:聚腳點?重逢地?異地的出口?
台北現場竟同時出現兩間「港式茶餐廳」,但一家耀眼,一家草根?結隊而來的香港出版力量,人與書,再次相聚與交流。
評論|
觀看大S之死:信息污染,浪漫化的愛情與浪漫化的死亡
觀察一些熱議的演藝娛樂圈事件在公衆討論中的呈現,可以從某個側面看見這個社會的切片,特別是在其他公共議題很難被自由討論的地方。
1月香港法庭:張舉能承認延聘海外法官不順;林卓廷發求情信全文等|Whatsnew
黎智英作供被問到台美關係;毛樂禮當選大律師公會新主席;民間組織建「反修例運動」案件數據庫。
評論|
BN(O)與香港護照:當國籍既是救生船又是束縛,誰成為狹縫之間的人
BN(O)的定位一直微妙變化。
1
2
...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