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香港
以獨立在地報導,從宏觀議題到具體生活,記述香港本土社會變遷。
過勞殺人?沒有法律定義和標準工時,月做350小時猝死的香港電梯工人
有沒有試過有一晚可以睡到天亮?電梯工人笑說:「幾乎沒有......一年內會有一晚吧。」
獨立書店三地談:就一直做到沒辦法做下去的地步吧|香港.上海.台灣
我們就是喜歡把好的書賣給別人,這讓自己也快樂。這一次危機可能真到來了,但還是不妨抱着希望去做這件事,因為若不做,可能也沒那麼開心
港校被指與內地補習社合辦DSE課程,惹借殼辦學、雙重學籍、爭學位等爭議|Whatsnew
香港教育界連日來爆出多宗醜聞,延伸到中港融合的討論。
愛、焦慮、友情與自由:我們造訪了一間中學生貓舍
反正會被世界淘汰、不想孤獨一人、想要找到百分百的愛……這是他們成為大人之前的各種擔憂和願望。
香港連日暴雨,年內最多黑雨警告及八月單日降雨量等打破紀錄|Whatsnew
極端天氣逼近,「比這場更大的暴雨會幾時(發生)呢?這個就沒辦法預測。」
評論|
一場罷免,兩種「真相」:台灣「大罷免」運動中的輿論戰場
在大罷免事件中,台灣媒體生態展現出深刻的新聞二極化與回音室效應,導致政治部落化與社會對立日益加劇。
跨洋的地震「預言」:當日本的末日想象撞上香港的風水文化
這類「非正式資訊」通常會承擔一種社會功能,即表達社會的集體情緒。
撥開香港太空油毒霧,那些迷惘又孤獨的青少年臉孔
「毒品你去處理,那空虛你為什麼不處理?」
移民英國,她們從職業女性變成全職媽媽
她們移英後拿起鍋鏟掃把,成為全職主婦。這份工作工時更長、沒有薪金,當中有苦也有樂。
評論|
蔡瀾電影生涯的下半場:監製崗位與Cult片趣味
蔡瀾電影生涯後期推出多部cult片,當年雖票房未獲成功,卻成為後來的時代記憶。
記者被帶走,政府變沉默:當溫和的澳門,也迎來管治轉變|端聞 Podcast
澳門回歸近26年來,首次出現記者採訪被警方帶走的事件,這反映了澳門管治路線怎樣的轉變?
港大法律系爆男學生Deepfake色情照事件,數位性暴力有法可管嗎?
端傳媒整理事件脈絡,並透過訪問幾位港大女學生、法律評論者,聚焦探討香港及各地相關深偽的現行法規。
1
2
...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