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拜會後再度示好商界,Mastercard獲中國清算業務許可|Whatsnew大陸

習拜會後再度示好商界,Mastercard獲中國清算業務許可|Whatsnew

結算業務的放寬和新設立的中央金融委員會開始運作基本同步。

中國2023年雙十一部分數據披露,消費者熱情不復往常|Whatsnew

消費者愈發謹慎,甚至已對日趨同質化的「大促」產生疲勞感。

三年疫情封控衝擊,中國地方財政罰款收入佔比連續上升|數洞

「罰沒佔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經濟發展質量,同時人均GDP越高的省份,罰沒收入佔稅收收入的比例整體越低。

中國多地公交車陷困境:出行模式變化與巴士電動化後,欠薪停運頻發|Whatsnew

政府希望公共交通自己尋找商業模式,但政府補貼問題、新出行方式問題,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回應和處理。

玄學、算命、「身心靈」:經濟下行中的精神危機何解?

是心理諮詢的平價替代,還是趁人之危的歪理邪教?在「身心靈」行業一擲千金,也難以撫慰愈發常見的焦慮和抑鬱。

二季度經濟數據:中國復甦疲軟,美國增長強過預期|Whatsnew

在此刻,中國面臨通貨緊縮的風險;而美國經濟似乎已挺過了通貨膨脹的危機。

財政困難何解?中國一些地方政府藉助「逐利執法」增加收入

為充實地方財政手段,中國數個地區的警察和執法機構加大了對違反交通規則、商業和安全法規以及其他輕微違法的罰款力度和頻次。

除停止公布青年失業數據外,碧桂園和「中植系」企業也疑似爆雷|Whatsnew

外界質疑官方迴避中國的青年失業率數據,同時,房企碧桂園和「中植系」企業陷入兌付危機,為中國經濟蒙上新的陰影。

祈禱運氣的時代:沈迷刮刮樂的中國年輕人

走入寒冬時,我們至少還有彩票。

新端午與龍舟賽:「低調貴族」和中國保守主義的狂飆

宗族、國家、新媒體,在端午這個時點、在龍舟這個劇場背後達成共謀,上演一齣「貴族運動」的表演,慶祝這個保守主義的狂飆時代。

專訪經濟學家陳志武:中國經濟的復甦困境,與未來發展方向的結構性轉變

過去蘇聯的經濟結構,對於理解未來十到二十年中國的經濟結構會非常有幫助,這個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

「永遠跟黨走」:中國民營企業仍在等待「希望的田野」

有人期待新總理能為人心惶惶的市場打一劑強心針;有人則悲觀道:誰能確定現在是一切的結束而不是開始?

回望2022:我們問了7位中國人,去年掙了多少?過得還好嗎?

「未來的不確定性會越來越多。2023年到底會好多少,仍然是有疑問的。」

數說中國經濟2022:不計成本的清零,地方政府債台高築

受困於這一年嚴苛的封控和低靡的地產,中國年GDP增長3%,遠低於5.5%的預期增長目標。

中共二十大揭示的經濟前景:安全比發展重要,自主比開放重要,國家比市場重要

習近平對經濟的強勢干預和整頓將繼續下去,以實現他的經濟願景。而這次他擁有了更加忠心耿耿的執行團隊。

利用、限制、改造:習時代下黨和私營企業關係的演變

私營企業可能將比任何一個時候,更需要在營商之道以外,學習和掌握被統治的藝術。

時代棄兒:無法「成鋼」的中國鋼鐵工人

中國鋼鐵價格降至20年來最低水平,鋼廠倒閉潮來臨,工人則像附著於時代和國策褲腿上的蒼耳,隨波逐流,不問方向。

楊路:中間地帶與中間產品——中國經濟的「未來」在東南亞?

這裏涉及到一個判斷:中國和東南亞的出口業,到底是競爭還是互補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