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審查批准萬事網聯提交的銀行卡清算機構開業申請。此前的11月17日,央行向萬事網聯核發了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
萬事網聯是國際卡組織巨頭萬事達卡(Mastercard)與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在中國合資成立的公司。其獲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意味着萬事達卡正式以人民幣清算機構的身份進入中國大陸,稱為繼2020年美國運通之後,第二家正式進入中國人民幣銀行卡清算市場的國際卡組織巨頭。《華爾街日報》指出,這一舉動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三藩市(舊金山)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面有所聯繫,當時習近平還與美國商界高管共進了晚餐,並提出希望他們幫助緩解兩國的緊張關係。
卡組織是指維護跨行交易清算系統、規範監督支付市場行為,實現銀行卡得以跨銀行、跨地區和跨境使用的組織機構。國際排名前三的卡組織為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
1987年,中國銀行發行了中國大陸的第一張萬事達卡,這也是中國大陸的第一張銀行卡。不過,早年間中國的人民幣清算市場一直由央行推動、85間中國銀行機構共同發起的中國銀聯壟斷。國際卡組織最初通過與銀聯合作發行雙標卡進入中國。2015年前後,銀聯逐漸減少發行雙標卡後,國際卡組織在中國開展業務只能發行在境外使用的美元單標卡。
與國際卡組織一致,銀聯的運轉主要依靠從銀行卡發行和消費過程中所收取的費用維持。每一張人民幣銀行卡打上銀聯標記,銀聯就會向發卡銀行收取品牌管理費;每筆跨行存取款,就有銀聯0.6元手續費;每次刷卡交易,銀聯就能收到回佣分成。
《財新週刊》形容,銀聯是行政壟斷,如果被銀聯取消清算入網許可,沒有第二個清算機構可以選擇。銀聯也因此獲得了對各家銀行發行銀行卡的實質審批權。同時,銀聯在重大收費政策、收益分配規則的選擇,更多反映了銀聯自身的利益傾向。(延伸閱讀:《「東亞模式」高速工業化的金融起源:從普魯士工商部到戰後日本大藏省》)
業界長期批評,銀聯作為1993年以推廣使用信息卡和現金卡為目標的貨幣電子化工程「金卡工程」的產物,在行業標準與商業公司之間產生了混淆,「用行政力量去推廣商業品牌,用行業規範來保護一家機構的利益,恐怕是有問題的」。
2012年7月16日,WTO 向成員發布了美國訴中國電子支付世貿爭端案專家組報告。報告中認定中國要求所有在中國發行的支付卡都必須附帶銀聯標識,和要求所有支付終端接入銀聯網絡的做法違反了世貿組織的有關規定;中國指定國有的中國銀聯作為人民幣特定交易結算服務的壟斷供應商的做法,構成歧視。中國商務部最終沒有對裁決結果進行上訴,並表示「專家組報告駁回了美方部分主張,支持了中方有序開放支付服務市場的觀點。」
2014年,《財新週刊》率先報道,由於互聯網支付實際上產生了繞開銀聯的效果,央行當時正在研究新的銀行卡清算市場準入規則,據稱支付寶也有意申請卡組織牌照。
2015年4月22日,中國國務院公布了《關於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准入管理的決定》。《決定》規定指符合條件的企業法人可依程序申請成為專門從事銀行卡清算業務的機構,境外機構也可通過申請設立銀行卡清算機構參與中國人民幣的銀行卡清算市場。不過具體細節一直未能落地。
2016年6月,央行正式發布《銀行卡清算機構管理辦法》,中國人民幣清算市場正式對外開放。這是當年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聯合成果之一。
2018年11月,美國運通與中國的技術公司連連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設立的合資公司連通(杭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連通公司」)成為首家獲准籌備的合資銀行卡清算機構。2020年8月,連通公司正式開始商業運營。美國運通因此與多家銀行合作發行了美國運通單標的人民幣結算銀行卡。
不過,根據連連數字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6月30日向港交所提供的《招股說明書》,連通公司2020年-2022年間連年虧損,按照權益法核算,連連數科承擔連通虧損金額分別為3.28億元、6.87億元、8.05億元,佔連連數科年度淨虧損比例為88.9%、92.0%及87.8%。連連數字公司稱,連連數科對連通的投資存在無法收回的可能性。媒體指,中國刷卡費率因半市場化性質在全球範圍內屬較低水平,加上第三方支付行業競爭激烈、運營費用增加,大多支付機構均處於困境中。
據悉,以外商獨資身份提交申請的另一卡組織巨頭 VISA 仍在等待央行的批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習拜會的舉行、結算業務的進一步放寬和新設立的中央金融委員會開始運作基本同步。(延伸閱讀:《專訪經濟學家陳志武:中國經濟的復甦困境,與未來發展方向的結構性轉變》)
根據新華社報導,國務院總理李強11月20日以中央金融委員會主任的身份主持召開中央金融委員會會議。
中央金融委員會(金融委)是2023年3月16日根據中共中央印發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設立的替代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決策議事協調機構,「負責金融穩定和發展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研究審議金融領域重大政策、重大問題等。」
與金融委類似的機構尚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中央財經委員會等,而這些機構的主任都由習近平親自擔任。但金融委的主導權由李強獲得。
现在进来有点晚了。而且金融结算极大的依赖政策支持,恐难取得较好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