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深度數說中國經濟

數說疫後中國經濟:封控解除一年後,在面臨什麼樣的危機?

用九類最重要的經濟數據與指標,來看中國經濟是不是正在面臨衰退的風險。

2023年2月19日,中國山東,市民在購物中心內掛滿購物袋下面經過。攝:TANG KE / Feature China/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2月19日,中國山東,市民在購物中心內掛滿購物袋下面經過。攝:TANG KE / Feature China/Future Publishing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穆魯 發自新加坡

刊登於 2024-01-25

#經濟數據#解封#數說中國#經濟衰退#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是不是正在面臨衰退的風險?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2023年在一個策略研究會中,與上世紀90年代初的日本類似,中國也在面對資產負債表衰退的挑戰。資產負債表衰退即由於私營部門的過度借貸,導致企業和個人以償還債務和儲蓄為經濟活動的首要目標,而不是投資和支出。這與日本在90年代初房地產泡沫破裂後的境況相似。當所有人都在節衣縮食以償還住房貸款和信用卡債務時,很少有人會願意去投資未來。

雖然中日兩國的困境有相似之處,但在一些方面,中國有可能面臨着比日本更為嚴峻的考驗。比如,雖然中日兩國都面臨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當2022年中國人口開始減少時,中國的人均 GDP 僅為12700美元左右,而日本則在2011年才開始經歷人口負增長,此時人均 GDP 已達到約43000美元。

這一年,伴隨着走低的物價還有繼續發酵的房地產危機。據 JP Morgan 的研究報告,「中國的房地產和建築活動佔國內生產總值(GDP)近30%,幾乎高於歷史上任何其他國家。」負債累累的中國房地產行業裏,大量的房企過度借債,押注永不回落的房價。在收緊的監管政策下,房企近年來也紛紛「暴雷」,還不上原有的債務,資金鍊斷裂,留下懸而未決的爛攤子,大量的爛尾樓在中國各地引發民衆集體抗議。而長期高企的房價則導致內需不振,畢竟,青年失業率近年來不斷攀升,在需要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六個錢包支援下才能買得起房的年輕人,又怎麼有多餘的錢消費?2023年的消費品和工業品的價格指數顯示,中國已經進入「通貨緊縮」的區間,居民消費持續萎靡不振。

2023年初,伴隨着中國放棄「清零政策」,外資曾一度信心滿滿進入中國的股票市場,然而萎靡不振的經濟數據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陰晴不定、朝令夕改的政策也促使投資者用腳投票。2023年12月,在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網絡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後,騰訊在香港盤中一度暴跌近16%。外資紛紛撤出A股和港股市場,全球化配置的基金也在減少中國市場的倉位。第三季度,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為負數,為1998年來首次為負。隨着資本外流,人民幣大幅走弱,2023年9月8日,人民幣收市創近16年新低。同時,緊張的地緣關係與中美脫鉤也讓外資企業開始尋找替代性選擇,中國的外貿出口總額也出現了2016年來的首次下降。而不斷「內卷」,進行價格競爭的中國企業利潤率也在走低,商品出廠價一降再降。

本文整理了九類關於中國經濟最重要的數據與指標,可以看到封控解除一年後,中國經濟在面臨什麼樣的危機。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