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退坑?失望?堅定?五月天「我們中國人」言論之後,我們訪問了幾位五迷

民眾在立法院集會之際,阿信在鳥巢說出「我們中國人」,引起了輿論譁然。歌迷們心態如何?

五月天在北京鳥巢的演出。圖片來源:五月天 Facebook Pages

五月天在北京鳥巢的演出。圖片來源:五月天 Facebook Pages

端傳媒記者 余美霞

刊登於 2024-06-06

#台灣流行音樂#粉絲#流行音樂#粉絲經濟

「大家都叫我們去吃豆汁,我們沒喝到,但是呢,我們吃了烤鴨。」這時台下還沒有聲音,歌迷拿着螢光棒,等着阿信繼續說,「我們中國人嘛,來北京一定吃烤鴨的。」兩秒之後,歌迷炸了鍋一樣尖叫歡呼,五月天也在此刻站上了風口浪尖。

這是5月24日,五月天北京鳥巢演唱會來到第五場。微博上,一個中國網友當晚就寫道:「在北京鳥巢數萬人面前表明自己的看法,比任何轉發都強有力。」兩天前,央視新聞官方微博發文,回應台灣總統賴清德的就職致詞:「『台獨』死路一條,祖國統一勢不可擋!」該貼文被轉發近1800萬次,其中包括超過70個台灣藝人。

阿信這句「我們中國人」,卡在了兩岸關係最敏感緊張的時候發生——賴清德剛就職台灣總統、中國繞台軍演、台灣十萬人上街抗議國會改革。明確的身份表態,在港台粉絲之間掀起一場巨大批判聲浪。但在同一晚,蔡依林也在南昌演唱會上說:「我們中國南昌最熱情了對不對」。不過相較之下,蔡的說話並沒有被炎上,有人認為這是句子結構問題——阿信那句太肯定了。

累積統計,從2012年開始現在,五月天在鳥巢已經唱滿30場,刷新場館紀錄;今年的30萬張門票在五秒內就被搶購一空。CNN一篇報導分析,五月天之所以受歡迎,除了他們的歌朗朗上口、充滿流行音樂的搖滾風格,還有他們很大程度避開了政治。但現在看來,這一說法不再成立。過去半年,政治似乎沒有放過五月天。

去年12月,五月天被大陸博主指控假唱。當時阿信回應,「除了真唱,否則沒有其他感動你的方式。」其經理人公司宣布全程直播巴黎站演唱會,邀請「全民見證」。同月月底,《路透社》稱獲得官方文件,顯示中國廣電局曾要求五月天公開表態,支持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回溯起來,有人猜測,假唱指控就是威脅手段。

五月天在北京鳥巢的演出。圖片來源:五月天 Facebook Pages
五月天在北京鳥巢的演出。圖片來源:五月天 Facebook Pages

五月天並非第一次陷進表態風波。十年前太陽花學運,五月天Facebook曾經轉發歌曲《起來》,被大陸歌迷視為支持學運。當時他們人在美國巡迴演唱,阿信便逐條回覆微博網民,澄清自己「從來沒有反服貿」,「我們非藍非綠更非獨」。在紐約麥迪遜花園開唱時,阿信更哽咽說經歷了對自己「最嚴重的懷疑」,至於被罵討好兩邊人,他稱「用音樂討好所有的人」就是五月天想做到的。

不過十年過去,當兩岸政治分歧越來越大,藝人歌手受的壓力也持續變強。阿信這次表態,被人批評碰到了底線,也與歌曲傳達的價值相違背;歌迷嘆息,有人維護,也有很多人離開。

香港獵人書店店主、前區議員黃文萱在Facebook發文。她在文中訴說自己十六年來所受五月天的影響,以及經歷社運後的心態改變。在她看來,阿信的話不是一個為生計委曲求全的戲碼,而是曾經叛逆有理想的青年,成名後「迷失於名利和追捧的故事」。帖文獲得3萬人讚好,6千個分享。有人在留言區回應:「有多喜歡,就有多失望」。

端傳媒採訪了五個來自中港台三地的五迷,她們在不同的地方成長,各有自己的身份認同。有人是老五迷,也有人五年前才入坑,但是她們都談到五月天對自己的魅力和吸引力所在:價值:青春、熱血、勇敢、夢想。在眾聲喧嘩中沉澱以後,這五名五迷默默作出了各自的選擇:有人因為「不能失去台灣」而脫粉,也有人堅信,阿信還是那個「用音樂討好所有人」的阿信。

Carol,34歲,台灣歌迷,年資24年

在台灣,我職業是公關產業工作者,日常要和不同客戶交流,必須學習怎麼把話語表達成藝術,所以我很敬佩阿信總有辦法把事情說得圓滑。但是,當他在鳥巢說出「我們中國人」這一句時,我知道那不是失言,這句話就是一個肯定句。於是,我在立法院外的馬路上大爆哭 。活了34年,我第一次知道潰堤是什麼意思。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