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二十大后中共官场:哪些人帮习近平治国?新派系现身了吗?大陆

盘点二十大后中共官场:哪些人帮习近平治国?新派系现身了吗?

习近平是中共的最高权威,但他不是一个人在管治中国。

中共如何破解威权宣传的两难困境:新媒体时期的官媒策略与大众动员技巧分析

官媒超出预期地全面激发了群众的兴趣和认可度,“十年前,没有人读《人民日报》,今天,所有人都读《人民日报》”。

降格为执行者的中国总理,和习时代转为逆风的“中场时刻”

对习近平而言,第三个任期的开局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不顺心如意。他仍坚持亲自主导国家管理和负责“顶层设计”,相当有政治风险。

中国两会取消总理记者会,35年传统宣告终结|Whatsnew

2023年的首次记者会或为李强的唯一一次。改革开放形成的政府首长一年一度接受外媒提问传统,今年走向历史。

湖南省委开展“解放思想”活动,习曾指为更好统一思想|Whatsnew

省委书记沈晓明指集中精力抓招商、拼经济、促发展是今年一手抓解放思想、一手抓贯彻落实的一项具体行动。

习“大清肃”解放军高层,美情报部门指事缘腐败影响战力|Whatsnew

对军队的大规模清洗整肃可能意味著习的权力巨大,也意味著他非常重视军队在未来的实际作战能力。

“一带一路”十年:模糊的倡议,空泛的口号,从不缺席的民族主义

模糊与空泛是参与各方相互利用的潜规则,看起来宏伟布局的“一带一路”实则外强中干,融资不断收缩。

习年底公开发言降低调门,再提“党内民主”、“联系群众”|Whatsnew

大段密集讨论“依靠人民”和警惕“脱离群众”,在近年来的修辞和姿态中并不常见。

《我本是高山》与争夺张桂梅:“党性”、“人性”与女权主义的较量

这番舆论风波之后,留下的是一种新的反女权方法论:从共产党的历史思想中寻找女权的思想资源,得到的是共产党,丢弃掉的是女权。

SARS幸存者的20年:不可能“清零”的痛

“这得有多少的心理创伤?他们都能挺过来吗?”

从“破壁者”到“隐形人”:逝者李克强,和他担任总理的中国十年

在怀念主政时很难说有出彩政绩,偶尔试图挣扎,又手脚日益无法伸展的李克强时,“长江黄河不会倒流”,是人们引用最多的一句话。

“谜一般的动荡”:关于文革的最新研究,如何挑战了主流叙事的理解?

文革进程的复杂性,超出我们对于政治事件与社会运动的一般理解范式,在某种意义上对人的认知能力形成挑战。

哈贝马斯在中国:从小区维权到邻避运动,公共领域真的存在过么?

寄望于中国中产阶级领导民主转型的下意识动作中,哈贝马斯一直以来是描述希望、潜力、美好愿景的语法,但从未被完整地讲述出来。

模糊在政治口号里的“他者”:中国大陆居民如何看待“武统”台湾?

对于大多数的大陆民众来说,“一个中国”和“两岸统一”是一种长久存在于官方话语里的、没有被挑战过的“原则问题”。

民运圈#MeToo调查:圈外是极权,圈内是父权,受害者的多重受困

“这些被指控性骚扰的人,没有意识到极权和父权的同构性,对自己压迫者的角色一无所知。”

“党”不语怪力乱神:当共产党化身为驱魔人,中共如何在乡间改造社会?

读《魅惑的革命:1942-1953年中国共产党政治宣传里的鬼魂、巫觋与性别政治》

新端午与龙舟赛:“低调贵族”和中国保守主义的狂飙

宗族、国家、新媒体,在端午这个时点、在龙舟这个剧场背后达成共谋,上演一出“贵族运动”的表演,庆祝这个保守主义的狂飙时代。

回忆蒋彦永医生:勇敢揭露SARS真相,公开呼吁平反“六四”

具有如此声望的人,能直言反驳中国最高领导人,是前所未闻的事。更何况他竟然将自己的名字和私人电话号码都罗列于声明书上。

邓聿文:中国党政机构改革,习近平难以摆脱的安全困境

外界想要知道,习究竟要通过所谓的党政机构改革达到何种目的,难道他觉得自身的地位还不够稳定,要强化安全?

谁是最“清白”的中国人?——出身论卷土重来,宗法社会还会远吗

出身论逐渐扎根,势必要在“中国人”里再区分出“清白”的中国人和“被污染”的中国人,正如核酸检测也有阳性和阴性。

中国总理李强,会成为民营经济的守护者吗?

以习近平亲信立足的李强,在面对意识形态压力时,能否守护住民营企业,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检验。

从“祖国母亲”到“中国爸爸”:国家主义的形象,是如何在家庭隐喻中演变的?

“我们都说祖国妈妈,那祖国爸爸去哪了?”“有人说祖国爸爸去买礼物了,有人说祖国爸爸扛枪保卫祖国妈妈了!”

中国政权的新合法性危机:刚性监控维稳体系的“脆弱性”

人民怒吼的一句“下台”瞬间击穿意识形态合法性,动摇了色厉内荏的维稳监控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