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陆深度

哈贝马斯在中国:从小区维权到邻避运动,公共领域真的存在过么?

寄望于中国中产阶级领导民主转型的下意识动作中,哈贝马斯一直以来是描述希望、潜力、美好愿景的语法,但从未被完整地讲述出来。

2020年12月4日,中国沈阳,一名男子在结冰的河流上练习太极拳。摄:Zhu Huaqiang/VCG via Getty Images

2020年12月4日,中国沈阳,一名男子在结冰的河流上练习太极拳。摄:Zhu Huaqiang/VCG via Getty Images

秦凯明

刊登于 2023-09-22

#政治哲学#政治伦理#公共生活#中国政治

2023年8月,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新作《哲学导言:交往理性五论》在上海书展高调亮相,这是中文世界第一本“哈贝马斯解读哈贝马斯”的著作,主要译者是大陆哈贝马斯专家,前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现任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光明日报》、《澎湃新闻》等一众官媒都报道了这次新作出版,相关的研讨会也在各大高校巡回进行。在大陆学界和传统意义上的西方交流日渐减少的今天,哈贝马斯似乎是为数不多的仍然可以安全地“崇洋媚外”的欧美学者之一。

然而,四平八稳的官方背书和同期中国社会评论、舆论使用哈贝马斯的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2022年下半年以来,在小区、社区、街道中反抗不合理防疫措施的行动、乃至于最后席卷全国的白纸运动中,参与者经常使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口语中经常翻译为公共空间)、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st),乃至于延伸出的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的一系列语言支持自己的主张。

分析和报道他们的评论者,尤其是关心中国政治的英语学术界,也纷纷庆祝中国终于有了公共领域和公民政治。可是,这其实已经是第成百上千次有人在中国社会层出不穷的新现象中寻找“新生的公共领域”了。在寄望于中国中产阶级领导的民主转型的人的下意识动作中,哈贝马斯已经成为了描述希望、潜力、美好愿景的语法,虽然目前还没有人能用这种语法讲出完整的故事。

哈贝马斯,这位经常被认为早就去世了的史前哲学家(现年94岁),万神殿中的“欧洲之心”或“德国之心”,欧洲一体化思想最后的守墓人,在他的故土正经历尴尬的境遇。用2021年美国学者布莱克·史密斯(Blake Smith)在《为什么尤尔根·哈贝马斯消失了》一文中的话说:哈贝马斯在学界依然地位显赫,在学界外却日益边缘化。以“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中,知识分子通过塑造公共舆论来影响政治)概念而著称的学者,有变成自己理想的最令人信服的反例的危险。他的没落还代表着,他的职业所体现的那种政治可能要枯竭了。

哈伯马斯(Jürgen Habermas)于1962年出版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文译本。网上图片
哈伯马斯(Jürgen Habermas)于1962年出版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文译本。网上图片

在中国,他的境遇也很尴尬,却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从1970年代末起,中文世界接受哈贝马斯的历史,基本上就是改革开放后急切而犹豫、天真而狡猾、兜兜转转、亦步亦趋、进退两难的民主政治思想的缩影。哈贝马斯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狐狸式学者”,著作极多、领域不定且言辞折衷,不同观点的人往往都可以在他的文字中找到支撑,但在中文世界,哈贝马斯最受瞩目的还是1962年就已经以德文出版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