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编读手记

言论械斗的年代,用文字搭桥

讯息洪流奔腾的时代特征,人人皆可发言的媒体环境,本土立场分明的认知部落,我们需要怎样的评论?文字搭桥,能否让两岸三地看清彼此,理解漩涡?

端传媒评论总监 曾柏文

刊登于 2016-08-16

#编读手记

昔日把持于政经菁英、由报纸专栏确认的话语权威,被急遽膨胀的网路评论空间稀释。
昔日把持于政经菁英、由报纸专栏确认的话语权威,被急遽膨胀的网路评论空间稀释。

有时我会回想,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对“评论”产生最初的概念?

我能记起来最清晰的画面,是在服役期间,在1999年的三军总医院的病房。当时我刚动完一场手术,就碰到 921地震的震撼;因为负伤,我不便跟大家挤在病房区一角的电视间,只能每天央请看护学长帮忙买几份报,渴望地扫过那几叠纸中能承载的任何消息。

想来惭愧,大学的阅读光谱挂在闲书跟BBS间,读报只是偶尔的意外。困在医院的那几周,我才注意到诸如《中国时报》的观念平台、三少四壮,《联合报》的直言集、黑白集这些区块;分辨出几大报论坛风格取材的差异;朦胧地意识到报纸组版、用图、配稿、下标的某些眉角;甚至记起下了几个,至今仍在形塑媒体地景的名字。

评论井喷的年代

跨世纪后的头几年,我见证了“台湾第一个网路原生媒体”《明日报》的起落、部落格纷起的风华,然后是社群媒体的爆炸穿透。到了2012年起,想想论坛独立评论@天下udn鸣人堂陆续出现,掀起台湾评论网站的战国年代,不管在媒体技术、公共知识生态,乃至人们对于“评论”文本的期待,都与上世纪末有很大差异。

最核心的转变,是昔日把持于政经菁英、由报纸专栏确认的话语权威,被急遽膨胀的网路评论空间稀释。传统对字字斟酌的编辑纪律,被更为松弛包容的文本多元主义替代。传统在报导与评论间画下的线── 一条立基于主客二元对立、巩固于报社组织编制的界线,也在网路时代群起的自媒体“夹议夹叙”的书写中趋于模糊。

这些转变,有让人乐观与悲观的理由。乐观者欢庆人人皆可书写、可发表的时代潜力,称颂其对传统话语威权的解构,称其为“话语权的民主化”。但也不乏保守主义者的悲叹,直斥“人皆可言”意味著媒体专业的崩塌,以及各种民粹反智话语的混淆是非。

甚至,虚拟言论空间的膨胀,在诱发大量评论涌现的同时,催生出各种后设的,关于评论的再评论。加以“先抢先赢”的曝光逻辑,更催逼著观点流动的加速,造成见解的急躁与琐碎。这些由种种符码、诠释、脑补、扭曲建构出的意义世界,有时不免(甚至常常)扯松与“真实”的联系,挫折著对真理仍有向往的心灵。

就像逸脱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最终不免带来金融危机──是否逸脱于事实真相的诠释批评,最终也不免带来公共意义系统崩塌的危机?又或,我们仍能乐观地追随启蒙主义者所相信,人们终将在迂回辩证中,揭示通往真实的道路?

言论分类械斗

终途不可知,但眼前路上荆棘却是清楚。回看港台过去几年的公共言论生态,特别是社群年代的网路言论,则或多或少,都正处于某种我称之为“言论分类械斗”的格局。

“分类械斗”是描述台湾史重要的概念,其泛指十八九世纪清朝治理下的台湾,在“自我认知为不同的族群间”(如原汉、泉漳、闽粤、闽客等)发生的武装冲突。这些年台湾言论生态,在许多意义上,颇像昔日分类械斗的文字版延续。只是这里的“分类”,已从族群延伸到各种立场的区辨── 例如蓝绿、统独、左右、拥/反核、妇权派/性权派、婚姻平权派/毁家废婚派、农企业/小农等等;“械斗”,则从刀剑转为键盘文字。

战斗逻辑主导下的“书写”,往往擎起立场大旗,聚成书写阵地(例如立场鲜明的网站),剑指对手,用词或尖酸调侃或愤怒斥责。其书写旨趣往往不在“沟通”,而是“召唤同志、攻击对手”,攻击对手的论述、逻辑、证据、可信度,甚至人格。

战场中的阅读,则受“敌我识别”逻辑主导。人们在讯息洪流中忙著分类,从作者身份、发表平台、关键字词,甚至各种捕风捉影的八卦追索蛛丝马迹,贴上足兹区分成分敌我的标签──例如台湾出现过的“蓝蛆、绿吱、统媒、福佬沙文”,香港的“左胶、右胶、红色资本媒体”或是中国网民对贴的“五毛、美分”与作为公敌的“台/港独”。至此,阅读主旨不再是理解歧异,而是确认我群边界,以及为了我群成员能同声讨伐的共爽。

港台社会战场中的对峙线,有些可溯及更深远的历史结构根源;例如台湾2007年第三社会党谈过的“民主内战”。但这种言论内战的蔓延扩大,相当程度上,叠合于过去数年间社群媒体的扩散穿透。

社群媒体最重要的特征,是每个使用者“高度个人化”的使用经验──正如许多论述者讨论过的,我们每个人在 news feed 能读到的,是由平台演算法依据我们个人的背景资料、社交与订阅网络、过去的行为痕迹,乃至于朋友群的阅读点赞趋势,所计算推荐的。近年关于社群媒体的“回声室效应”“过滤泡泡”影响,逐渐成为讨论焦点;黄哲翰阐述的数位利维坦,更是这类讨论无法回避的锚点。

这种变迁的社会政治意涵十分深远。其中一个重要轴线是:昔日大众媒体(mass media)的瓦解,并被社群媒体上“个人化”或“部落化”的媒体地景(mediascape)取代。倘若我们记得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阐述过的,集体媒体经验对于形塑当代国族“共同体想像”的重要,就不难看出社群年代“集体媒体经验”的瓦解,将如何冲击、扯裂“现代社会”这个想像共同体,化为群聚的媒体经验(与相似信念)界定的“认知部落”。

这个被瓦解的“共同体”,却偏偏是民主体制能运作的前提。

搭桥式的评论书写

评论,对我而言,是对时代的介入。思考评论的角色,亦无法脱离对时代的诊断──什么是这个时代的核心趋势、张力与焦虑?丰沛喧嚣的公共舆论有哪些关键缺口,需补上哪些视角?我们的评论要写给谁,适合怎么样的文本格式、论述笔调?

在天威难测的年代,自有微言大意式的“克里姆林宫学”分析,耙梳黑盒子里的风向;在威权松动的年代,则会需要如李敖如野火的批判,挑衅既有结构的僵化、松动人的想像。在蒙昧年代,得有知识份子谆谆教诲,以启民智阐述解说;到了后权威的年代,则需召唤常民视角的立论,指出过去菁英话语的盲点。

眼前的时代特征,是在快速奔驰的讯息洪流,导致对现象理解的琐碎化;是社群媒体与“认知部落”的涌现,带来大众媒体与共同体的渐次瓦解,甚至在分歧立场间无休止的言论争战。这个时代特别需要的,应是一种“搭桥式”的评论文体──其能串接琐碎现象,在过去与现在搭桥,赋予眼前事件历史纵深与脉络;而更难的是,要在不同立场视角,甚至相互敌对的“认知部落”间搭桥,让互相的凝视理解为可能。

从事件写出脉络,需要的是历史感与社会视角的想像。放眼国际,昭杨阐述英国本土政治脉络林垚写杜林普(川普)崛起黎窝藤疏理南海争议戴娜美解析 ISIS式恐攻,与赖慧玲对全球农业体系的讨论,皆为其中佼佼者。聚焦两岸三地,刘细良谈旺角骚乱萧伶妤讨论台湾荣民处境,或萧易忻对中国医病问题的解析都各自带出宽阔视野。至于我自己对蔡英文总统就职演说的分析,与对英国脱欧时代意义的疏理,也属于这类努力。

要在对峙立场中搭桥,则更需要对“沟通”的信念,对文字情绪的敏感,以及在舆论力场中的平衡感。例如何锦源向泛民阐述右翼本土江昺仑疏理台湾农业争议乔瑟芬对辅大性侵案的介入,皆是在艰难的火线上让人敬佩的出手。

这类回顾通常篇幅会长一点,节奏深远一些。毕竟不管是要勾勒脉络,或是阐述对峙两造视角,都比只阐述一两个锐利观点需要更多空间。特别是,传统纸媒年代多由数篇文章组版,每篇文章只需说清楚一个角度,仍可在跟其他文章的搭配中建构出脉络感;但在社群传播年代,多数读者阅读经验以“单篇文章”为单位,因此更有必要“在单篇文章就说完整、说清楚”。

不过最极致的“桥”,就是一个概念、一种视角,某种能驱动视角转换的想像── 例如季登斯(Anthony Giddens)抛出的“第三条路”,因其空洞而容人投入不同想像,得以滑动政治动能;又例如“转型正义”,在对峙的历史仇恨间指出一条和解共生的路。

泛华语区的对话地景

我常觉得端传媒的最大挑战,在于其瞄准的,是一群仍在“培养中”的读者群。

这群想像中的理想读者,不只仍愿期待媒体专业,相信知识许诺的愿景,懂得欣赏报导与评论背后的品格心力;更重要的是,对于泛华文圈其他社会仍保有某种好奇──因为我们相信,不管二战以来这些地方经历过多么分歧的历史轨迹,彼此仍有许多经验值得参照,许多思考值得对话;而不管愿不愿意,彼此也在区域整合的年代,被卷进彼此牵连的历史结构。

构筑泛华文圈的对话平台,本身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桥。但无可讳言,港台近年高涨的本土主义,把青年世代知识人的眼光都拉向(过去或多或少曾被打压的)本土视角,而对凝视当代中国存著某种“与我何干”的抗拒。

甚至港台两地对彼此的理解,也颇有限。台湾望向香港,逐渐从昔日对其国际性的艳羡,转变为受中国因素压境的借鉴。香港青年望向台湾,弥漫著某种过于“浪漫化”为理想他者的趋势。但在某种程度上,许多人都只看到迎合其各自想像与心理需求的镜像;离真正能进入彼此历史社会的记忆脉络,体会眼前事件背后的意涵,仍有不小距离。

尤有甚者,三地知识型读者惯用的词汇、文本规格与节奏、对话背后的假设,乃至理解世界的认知基模(cognitive schema)、当前思索的问题意识都有所不同。一如之前负责中国评论的邹思聪观察到的,“政治文明都不同,政治评论怎么会相同?”

实务上,我们更是不断在选稿与编辑过程中,遇上在不同地方读者需求间的权衡。理想上,我们希望沟通各地地读者,期待将每篇评论能处理到大家都看得懂;有些细节,确实也可以透过夹注与补笔完成。但仍然我们经常得发现,“在地读者”跟“异地读者”的阅读需求难以调和。对前者而言够锐利,最前沿的视角,往往不容易让脉络外的异地读者跟上;如果把脉络都补充完整了,对于在地读者又显得啰嗦。

而也是在端传媒评论组,我们一再见证,两岸三地对于彼此想像的有限,并试图进一步探视拆解。当港台读者把中国想像成霸道的铁板一块,我们拉近镜头解析──例如区辨中国外交鹰派鸽派的冲突中央地方在税制上的对局,戴立忍事件中共青团跟中宣部的脚步分歧,乃至于晋江小粉红跟微博小粉红。当中国读者对“台式民主”的想像局限在“选举投票”,我们刊出关于参与式预算空间政治的民主化文化公民权的讨论。

在每篇评论的处理,我们总希望,能让各地华文读者更看清楚彼此处境,以及我们身处的历史漩涡。我们期盼这些文字,能带动人的行动选择,点点滴滴地挹注于这社会与时代合理性的提升。至少,也希望能给予我们的读者,在理解时代上,一种能让人信任的力量。

新的一年,从新闻信、社交网络、APP,继续关注我们。

订阅端newsletter

下载端APP

关注端Facebook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