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可怎樣說故事?《月明星稀》編劇陳炳釗:去創作就知道了香港

還可怎樣說故事?《月明星稀》編劇陳炳釗:去創作就知道了

30多年來,他曾以劇作回應香港,又或純粹地探索。爾今的環境使他疲倦,但他仍想繼續創作;只不過一切回歸聆聽自己的內心。

被打斷的政治志業,在英國延續:移英香港人的從政之路

「我應該試試當自己是本地人的身份,用這個角度去理解英國政治。」

在香港磨練技藝,到異地印一本書——香港出版和書店在英國再萌芽

走向世界,他們的出版不只感通香港人,還有越南移民、英國移工。

新生活舊記憶,反修例運動出獄者、家屬、律師和社工的六個故事

關於這五年,他們提到的關鍵詞有:轉化、拓荒、照顧傷口、記憶、新生活和存在。

你而家喺邊?初到老牌民主國家投票,香港人在迷惘中的體驗

英國的選舉氣氛未如想像中熱烈,與他們經歷過香港熾熱的、甚至有點「爆笑」的選舉文化產生強烈對比。

你而家喺邊?英國大選來了,徵集在英港人的投票故事

不論你是為選舉積極了解公共事務,抑或認為不投比投錯更好,我們都想聽聽香港人在新地方對投票和選舉的所思所想。

1000xRESIST:給尚未出生的離散華人

她們會想知道為什麼要為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淚流成河,會想在華人社群自我傷害的死循環中找一條出路。

你而家喺邊?在加拿大亞超和英國Costco,找尋買餸煮飯的療癒

一種貼近街市的熱鬧氣氛和親切感,讓我有一瞬回到香港的錯覺。

香港經貿辦職員違英國安案:一文看清被告、控罪,近期中國諜案及未來關注點

香港經貿辦以史無前例的方式捲入間諜案。港府派駐在全球多地的經貿機構,其特殊地位會否受到震動?

你而家喺邊?離開香港後,我想說的是……

「一切都是取捨,不會有任何一個 KOL 可以給你標準答案。」

庇護被拒、創傷後遺,誰來織起移英港人的情緒互助「安全網」?

大量香港移民帶著政治社會變動與連根拔起的創傷和不安湧入英國,誰在努力接住他們?

你而家喺邊?徵集香港人離散後的日常小故事

憑一個個故事萬花筒,慢慢拼湊出離散中香港人的樣子。

周庭稱已赴加拿大升學,決意不再返港向警方報到|Whatsnew

周庭時隔兩年半更新社交媒體,指離港前獲發護照前提乃跟國安「返大陸」。

書本也移民:藏身北倫敦的香港圖書館,郵寄借書的信任遊戲

當在英國面對華文藏書不足的問題,一個很自然反應是:「為什麼不自己做?」

專訪移英攝影師王仲偉:香港之後的香港 告別之前的鄉愁

想念香港的時候,他總幻想自己身處海邊,任溫暖海風吹拂身上,城市暖黃色燈光,將整個人浸沒。

關心台灣政治、不知從何說起香港,他們在不安中開展真正的生活

關心台灣不是因為「確定能待下來」,也不是「為了待下來」才做,而是「因為想在這裏待下去」。

從議員助理到英國外賣員,他為何選擇回流香港?

「(有些問題)如果要deal with,我無論身處何方,都仍然要deal with。」

陌生的台灣醫院——當獨居、雙老家庭的移台老年港人患病、入院

活了幾十年,求診、看病、住院,現在這些都要重新學習、適應。

兩年半內,逾40萬名香港居民經機場離港,對香港造成什麼長遠影響?

當人口外移、出生率急跌、全面人口老化,將會為香港社會帶來一場完美風暴。

香港人才流失︰「神科」的大學生和職場新鮮人,如何想像在港的出路?

「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我更加不知該何去何從,是一個比較徬徨或困惑的心態。」

端小聚回顧:異鄉港人的鄉味與鄉愁

香港味道究竟是什麼?跟我們的身份認同又有怎樣的聯繫?

端小聚預告:異鄉港人的鄉味與鄉愁

報名活動,可以獲贈一本新聞電子書《異鄉尋味:離散港人與故土滋味》

香港公民社會解散潮一年︰當失去成為日常,他們頹廢、酗酒、躁鬱症復發

我無法再承受別人要離開、坐監、流亡。當我每次在社交場合見到人時,我便想吐、無法呼吸。

當魚蛋和奶茶擁抱樹熊:「香港製造」是一種紮根他鄉的方式

有些口味吃慣了,就難以改。「他們看到我們的產品,會和我們聊幾句,說不用擔心在澳洲買不到這些東西,或者要自己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