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

你而家喺邊?初到老牌民主國家投票,香港人在迷惘中的體驗

英國的選舉氣氛未如想像中熱烈,與他們經歷過香港熾熱的、甚至有點「爆笑」的選舉文化產生強烈對比。

攝影:Kes

攝影:Kes

端傳媒特約編輯趙雲、編輯李慧筠

刊登於 2024-06-23

#你而家喺邊?#在英港人#香港大離散#英國政治#香港

2024年是全球的「民主大選年」,美國、法國、台灣、印度、南非、印尼、墨西哥等多個人口眾多的國家都已經或即將舉行大選。其中港人移民熱門地英國亦將於7月4日大選,而且持BNO簽證者不需等待數年成為公民,即使移民只有一年半載,亦能登記成為選民。根據「香港監察」於去年11月發表的研究推算,約14萬名香港人符合資格成為下屆英國大選選民。

今期收到的移英港人投稿中,不少都提到,原來這個老牌民主國家的投票氣氛沒有想像中熱烈,與昔日他們經歷過香港立法會、區議會選舉的熾熱,甚至有點「爆笑」的選舉文化產生強烈對比。來看大家在一場大選中體驗「英式民主」的冷靜內斂,同時找到為自己發聲方式的學習過程。

「你而家喺邊?」是關於港人離散的新欄目,端傳媒目前正持續徵收世界各地港人的小故事。我們訂立了一系列生活化的主題,只要你是在2019年後移民離開的香港人,都想邀請你投稿分享生活瑣事和觀察。如果你更早離開香港,或非香港人,卻對2019年後這一波港人離散有第一手觀察,亦歡迎你投稿。請按此了解更多。

我在倫敦投票選市長,留港的母親還有投嗎?

Kes,40至54歲,2022年1月移民英國倫敦

2023年2月,女朋友以BNO簽證抵英,跟一年前先行一步的我重聚。

我們的新居位於東南倫敦Lewisham,搬進去後,先辦妥電費、水費和council tax手續,立即上網登記做選民。

和香港甚為不同,倫敦的選舉氣氛基本是「零」。以2024年5月的倫敦市長及Assembly Member選舉為例,在街上或店舖櫥窗你不會見到選舉海報,沒有人拍你家門派傳單,參選人也不會站在路邊拿著手提擴音器「推銷」自己,沒有選舉論壇,因此互相挖對方瘡疤的精彩環節也欠奉。我們只從信箱收到一本用再生紙編印、紙質像報紙般的小冊子,內容是投票流程和參選人的照片及政綱。對,直至投票結束,我也沒見過參選者真人,只從小冊子上看到一張不知幾多年前拍攝的照片。

攝影:Kes
攝影:Kes
攝影:Kes
攝影:Kes
攝影:Kes
攝影:Kes

各個候選人的政綱大同小異,離不開降低生活成本、興建可負擔房屋和改善治安。但只要細心閱讀,仍可以分辨各政黨屬於左中右哪一邊,例如Britain First屬極右,反移民反穆斯林,在小冊子寫「No to immigration(反對移民)」、「Islamist extremists dominate the streets(伊斯蘭極端分子橫行)」。綠黨屬左派環保政黨,呼籲以哈停火、改革警隊,關心氣候變化。

投票日早上,連早餐也不吃就趕快步行到投票站投票。投票站設於我家附近的小學,進入由課室改裝的臨時投票站,只見到三名職員和四個用硬紙皮組裝的投票間,向職員說出地址,核對姓名及出示附有照片的證件,便可以取得選票。在香港投票,選民要在選票上候選人的名字和照片欄旁邊蓋上剔號印章,英國投票是用鉛筆在投票表格上劃X(交叉)。我非常懷疑那些鉛筆取自課室。

由於選舉氣氛如此冷淡,離開票站時也只見一名老婆婆入內,心想投票率一定不高。但後來翻查選舉網站資料,我的選區投票率高達40.33%,和其他相若,這麼高的投票率實在超乎我預期。莫非倫敦人習慣在晚間投票?

遙遙記得,差不多20多年前,在舊香港,那年18歲第一次去投票。我將整本選舉小冊子看過一遍,晚飯後和母親一起漫步穿過公共屋邨平台花園,乘搭電梯後再橫過行人天橋,在昏暗的黃色街燈下走進也是由小學改裝成的票站,投下我人生第一張選票。我離開了,母親你還有去投票嗎?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