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寨」裡獰笑的壞蛋:伍允龍專訪,葉問徒孫,及反派的修養風物

「九龍城寨」裡獰笑的壞蛋:伍允龍專訪,葉問徒孫,及反派的修養

或許確有些生不逢時,他是葉問嫡傳徒孫,千禧年回流香港又北上,惟香港電影市道不景,浮沉多時兜兜轉轉,終回到動作演員的本位

香港鮮浪潮18年來首度不獲藝發局資助,杜琪峯:只要在港就繼續支持|Whatsnew

自2021年起相繼有鮮浪潮的參賽作品不獲電檢處核准放映或被要求刪剪。

梁朝偉:對明星的放大鏡時代,最能全身而退的人?|四地影評人對談

據說,他有一種黑洞共振的「傷口感」,那對接了華語觀眾不同地域與時空的記憶與脈絡嗎?他背後是怎樣的華語影視工業拼圖?

《九龍城寨》影評:大陸票房報捷的背後,是否真代表了港產片北上「回春」?

《九龍城寨》扛住了港產片在大陸市場的頹勢,靠舊香港情懷還是靠硬功夫?

《九龍城寨之圍城》:沒有蟑螂、老鼠與惡臭,如何在五感失衡的九龍城寨復仇

將九龍城寨比作香港,「龍捲風」比作守護香港的前輩,可那個香港、那些前輩,都太美好、抽象、失真乃至別扭了,以至有點弄巧成拙

《但願人長久》祝紫嫣專訪:從湖南到香港,永遠要離開卻總是回不來

她記得童年來港之前的所有快樂,從文學到電影,她寫下了遷徙的所有感受。

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評論:候選作品豐富,但梁朝偉不應該再得獎了嗎?

過去一年,香港電影不乏出色佳作,而且比疫情那幾年多樣化一些,今年的金像獎賽果令觀眾們滿意嗎?

吳慷仁:深水埗街頭的台灣演員——癮君子、跑步者、回家的人,都是香港人

相隔多年,他又再次走在香港深水埗街頭,默默觀看著深水埗那些靜止不動、不被注意的癮士。

執導《3體》首兩集曾國祥:邊緣人可能是好事,香港電影一定要在香港拍?

「到內地我就變香港導演。到外國被覺得是中國導演。我的身份永遠都卡在in-between狀態,永遠好像入不到主流。」

2023年中國電影現象:奇案電影成績斐然,是類型的勝利還是自欺欺人?

失序的市場、成熟的觀眾、陳舊的創作觀念與嚴苛的政治審查,奇案電影的複雜狀況,其本身已然也是一樁奇案。

《白日之下》余香凝:我差一點就離開表演的那幾個瞬間

從模特兒到演員,從被道德審判到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聽余香凝講她的演員意識。

【線上端小聚預告】相約金馬後:2023泛亞洲華語電影年末盤點

金馬六十,賽果將出,三地影評人有何不吐不快?「合拍片」身份不再中港專屬,2023華語電影地緣政治大解析。

請回答,1988的香港!一個韓國人,傾家蕩產做了世上第一本廣東話-韓文字典

南韓民主運動爆發的那一年,他在《英雄本色》中找到了英雄;現在他想要做字典報答香港。

《白日之下》導演簡君晋:新聞是歷史的初稿,電影呢?|專訪

這是來得太遲的作品,好像已跟不上今天香港的政治現實,反似是追憶著一個已不存在、仍然悍衛著新聞自由的香港時空

爾冬陞談香港電影:時勢使然,香港電影的面子與裡子

「香港的年輕導演、編劇、演員做電影很有香港精神,每個在現場都知道這部戲要什麼,令我覺得甚至比我們以前那一代更好。」

《年少日記》卓亦謙:我想對他們說,不開心也沒有關係

身邊朋友的經歷啟發了他重新看待自己對電影的認識,也促使他必須拍這部題材沉重的處女作。

泰迪羅賓專訪:翻過幾條長命斜|港產音樂電影《4拍4家族》

「今日香港電影很淒涼,但我又不覺得它會死。另類的東西不一定不行,主流就是你跟著它走,不中也不遠,但我不喜歡。」

《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七月返歸》:擦邊球還是嘴砲?如何假裝不明白

不應該為趕時麾而輕率地追捧它們為「年度神作」,不妨看遠一點,它們都會是這一段「美麗新香港」傷痕年代的代表作。

《白日青春》劉國瑞專訪:為什麼有的人能被當成「香港人」,有的人不行?

將對社會邊緣族群的關切和對身分認同議題的理解,融入兩個家庭故事之中。

金像獎現場手記:如何度過一個屬於香港電影的穿越之夜

香港電影有輝煌的過去,也有「光明的未來」,但它沒有「現在」。

黃秋生:最後關頭,自己留下讓別人走,還是別人留下自己走?|電影白日青春

「最正確就是這個人選擇留下。在最後關頭,你們這些示威遊行的人,走啦,你們走啦⋯⋯而我就返屋企(回家)了。」

《風再起時》翁子光專訪:在這個年代,態度與深度,哪個更重要?

「你有精神潔癖的話,永遠不要碰合拍片,可以在本土找新題材,但要走另外一條踩鋼線的路很艱險,需要更多魄力。」

專訪《1人婚禮》導演周冠威:香港電影耶穌?我今次反對「犧牲」的說法

新電影裏有一句對白,「我這輩子都深思熟慮,你讓我衝動一次吧。」「這句對白是我啊。你讓我做一次吧,那個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