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將至,2015年快要步入倒數階段,也到了盤點今年國際大事的重要時刻。今年有多宗國際新聞成為港媒關注焦點,在分類上構成挑戰。由於篇幅所限,本文主要談論筆者認為對來年全球政治局勢發展構成一定影響的「要聞」,難免出現選擇性偏見(selection bias);其他無法納入上述設定的個別案例,或許我們將來有緣再詳加敘述。
世界和平愈走愈遠?
一、恐怖主義:
今年法國先後發生了《查理周刊》及「巴黎恐襲」案件,讓歐美國家愈來愈擔憂「伊斯蘭國」把焦點從中東轉移到歐美國家領土,任由埋伏於國內的「潛在恐怖分子」發動恐襲,行事模式更難觸摸。恐怖主義陰霾延伸,導致極右政客的排外主張更有市場。下屆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法國國民陣線勒龐成為政壇新寵,部分原因正是受惠於瀰漫於美法上下的恐回思想。來年美國總統選舉,反恐戰爭、國土安全議題勢將成為熱門焦點。另一邊廂,東南亞、中東、非洲多國同樣面臨恐襲之苦,受威脅程度遠遠超出於西方國家。今年泰國旅遊景點四面佛發生爆炸案,可見區內其他極端主義分子破壞力同樣不容輕視。「伊斯蘭國」有意在上述地區建立分支,或與另一恐怖組織「蓋達」出現更多衝突。換句話說,來年恐怖主義挑戰只會更加劇烈。
相關分析:
二、敘利亞內戰:
恐怖主義直接威脅歐美國家安全,讓部分敵對國家暫時建立合作關係,把阻止恐怖分子擴張勢力視為共同利益。今年10月,俄國直接軍事介入敘利亞內戰,近日亦開始與法國互相協調軍事行動,暫時擱置雙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爭議。「伊斯蘭國」問題惡化,逼使大國之間對敘利亞內戰達成共識。聯合國安理會日前通過議案,支持在敘國建立停火協定,並聯合當地政府與反對派,有望終止持續近五年的內戰狀況。有關和平方案會否獲得敘國不同派系、大國與其他持份者支持,必會繼續成為來年焦點。
相關分析:
三、主權衝突:
中國和日本國家領導人承接去年「習安會」後重建共識,今年繼續積極為爭端降溫,似乎表明釣魚島問題仍在兩國「可控範圍」內。比起東海的相對平靜,南海主權爭議的未來充斥着更多變數。今年6月,中國宣布停止造島工程,轉而在「島嶼」上建立設施,引來其他聲索國對中國「軍事化」的指控。美國今年10月突然宣布派遣驅逐艦駛進南海島嶼,高舉「航行自由」原則直接駁斥中國的「九段線」控制範圍。倘若這種行為變成常態,相信區內其他親美國家將會爭相仿效,南海爭議在未來幾年都會成為中國、美國及東南亞國家關係一大隱憂。
相關分析:
四、終戰70年:
今年是終戰70週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負眾望」大致繼承「村山講話」、「小泉講話」等重要言論,保留「侵略戰爭」、「道歉」等關鍵詞彙;但在講話中倡議未來一代不應「就過去繼續道歉」,相信為未來終戰紀念日埋下更多爭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趁着9月3日的「抗戰勝利大閱兵」展示大量軍備發展成果,同時宣布裁軍30萬。同月,中國在聯合國大會宣布設立中國聯合國和平發展基金,擴大維和部隊數目,展現其「負責任大國」形象。中國在外交事務上愈趨主動,政策導向亦愈受民族主義及所謂「國際責任」束縛,將來可能成為爭取「核心利益」的重要制肘。
相關分析:
五、美古復交: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以來,多次對外表達改變與古巴改善關係。兩國自1961年開始斷交一直交惡,去年奧巴馬與勞爾.卡斯特羅表示兩國將修復關係,今年7月更重新復交,讓美國得以在普遍同情古巴的拉美國家中重建形象,避免遭受區域孤立。即使美國對古巴的部分經濟制裁並未解除、古巴人權狀況仍未達標,但此一經典時刻相信已為奧巴馬外交爭取不少分數。
相關分析:
六、伊朗核協議:
歐美國家過去多次爭取阻止伊朗製造核武,保障中東地區的勢力均勢。今年7月,中美俄英法德六國與伊朗經過近兩年談判,終於達成「全面協議」:西方國家將逐步取消經濟制裁,伊朗則承諾移除部分離心機和濃縮鈾,由國際原子能組織負責監察雙方履行協定。美伊關係涉及雙方錯綜複雜的利益網絡,不少較樂觀的觀察員認為協定可以促進兩國互信,盡量穩定中東關係。來年伊朗將會進行國會選舉,核協議會否造成國內保守派反彈,值得留意。
相關分析:
七、習馬會:
習近平與台灣總統馬英九今年11月進行歷史性會談,是兩岸領導人自66年來首次會面,意義重大。會面形式首先迴避兩岸元首的身份問題,容許雙方闡述兩岸政策底線。倘若「習馬會」能夠制度化,即使日後國民黨失落執政地位,兩岸領導人仍然可以保持對話空間。來年選舉,台灣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很大機會成為下任總統,中國很需要「習馬會」這套機制接觸主張與大陸保持距離的蔡英文,確保兩岸關係不會一下子倒退到陳水扁年代的緊張關係。
相關分析:
八、亞投行成立:
今年中國宣布正常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外間不少分析認為該機制意在挑戰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有分析表示,中國近年成立多個多邊經濟組織,勢將成為展現軟實力的主要工具。雖然美日堅決反對加入,藉此孤立中國挑戰;但亞投行最終獲得大部分歐洲國家支持,並且成為其創始成員國,讓美國如意算盤無法敲響。大部分學者認為,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TPP)同年完成談判過程,中國被排除在外,勢將加劇中美之間在亞洲的戰略競賽。
相關分析:
公民社會再次興起?
一、選舉變天:
今年11月,全國民主聯盟近25年來首次參與緬甸國會選舉,並且奪得八成開放議席,成功以選票擊敗有軍方背景的執政黨。雖然緬甸軍方仍然掌管很多特權,而且透過憲法禁止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姬參選下屆總統;但軍方承諾來年和平交接權力,對當地民主化進程而言已經值得鼓舞。一、來年全民盟要勝出總統選舉,機會極高。歐洲方面,西班牙反對緊縮政策的新興極左政黨「我們可以」(Podemos)今年5月贏得地區大選,對傳統大黨構成挑戰,同時成為12月西班牙國會選舉的一大勢力。另外,歐洲分離主義聲音並沒有因為去年「公投」失勢而消失: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的獨立派於今年9月地方議會選舉中獲得過半數議席,誓言於18個月內宣布獨立;主張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亦於5月英國大選中贏得下議院59席中的56席,幾乎完全吸納工黨傳統地盤,徹底改變英國政治勢力版圖。拉美方面,阿根廷和委內瑞拉亦由右翼參選人分別贏得總統和國會選舉,象徵着持續十多年的「拉美左翼風潮」可能隨時終結,有機會進一步改善當地與美國關係。
相關分析:
二、反安保法案:
今年8月,日本民眾發動「全國百萬人大行動」反對安倍政府強推「新安保法案」,擔心日本因此再次被捲入國際武裝衝突。日本人一直予外間「政治冷感」形象,但這次運動卻主要由新生代學生帶領,並且嘗試為傳統社運模式注入更多新鮮元素,日後有望改變日本民眾參與政治的態度。儘管「新安保法案」已獲得國會通過,但安倍政府與自民黨的強硬態度惹人詬病,內閣支持度更跌破新低,對來年國會參議院選舉造成一定壓力。
相關分析:
人類安全如何處理?
一、氣候問題:
全球195個國家今年12月達成《巴黎協議》,成為首份獲得所有國家通過、法律約束力和自願性質並存的氣候公約。《協議》所達成的共識超出普遍預期。外間對協議評價好壞參半,西方國家形容協議成果是歷史性時刻;但有批評斥責議案無法確立制裁機制懲罰違規國家,象徵性大於實效。事實上,《協議》能否正式生效,至少需要等待明年各國立法機關通過方可判斷。過去美國曾經單方面宣布退出已簽署的《京都協議書》,因此觀察者不宜此刻對前景盲目樂觀。
相關分析:
二、難民問題:
按國際移民組織數據顯示,今年進入歐洲難民人數多達100萬人,成為二戰以來最大的移民潮,難民源頭主要來自敘利亞內戰。本來歐洲內部國家對接納難民存有嚴重分歧,但媒體輿論成功改變歐盟政策導向,決定透過配額制度處理問題。即便如此,「巴黎恐襲」刺激歐洲各國排外右翼勢力崛起,更促使《神根公約》成員重新檢討區內邊界問題,加強對外邊境管制。東南亞今年3月亦有25000名羅興亞人從孟加拉和緬甸逃離家園,希望尋求庇護。然而,羅興亞人身份不獲承認,處於「無國籍」狀態,無法享受外交保護。部分東南亞國家亦因為擔心收容難民會增加國家負擔,把難民視作人球,互相推搪。雖然緬甸反對派剛剛贏得選舉,但不少評論質疑昂山素姬解決國內民族衝突問題的能力,意味羅興亞難民問題無法短時間內解決。
相關分析:
(馮嘉誠,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研究社會科學學士課程助理講師)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