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函:孤岛的真相与真相的孤岛——《李盛照的饥饿报告》影评广场

读者来函:孤岛的真相与真相的孤岛——《李盛照的饥饿报告》影评

真相暂时也不会保存在国家档案和大众记忆中,那么,就让它保存在我——一个普通人的心中。

读者来函:新马来西亚下的华裔——我爱国家,但国家爱我吗?

吊诡的是,在换了新政府后,华裔却再一次成 了种族政治的牺牲者。

读者来函:读《越南:世界史的失语者》——他者如何形塑今日的越南?

高夏也特别点出了中国在越南革命历史上的影响与角色。在思想方面,中国是重要传译中心,孙文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念、方略与事迹都先后深刻影响越南宗教与政治团体。

在“新冷战”的舆论渲染中,谈谈美国对华的“师生心态”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David Shambaugh)曾经形容中美之间存在着一个“爱恨周期”,两国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有着周期性的起起伏伏。

“我的人生就像一场赌博”——伊朗难民朋友的偷渡实录

谈起出走,他时而愤慨激昂地谴责政府的失能,时而面露无助难耐,无止尽的等待叫人心发慌。

在信奉伊斯兰的科索沃,当第一个公开出柜的跨性别人士

上个世纪九零年代的战争阴霾不再,一个多元民主的包容社会正逐渐成形。这个小小的巴尔干国度正在颠覆世界对他们的印象。

读者来函:中国消费分化时代来临了

榨菜、泡面、二锅头大卖,说明内地普通民众开始勒紧裤带过紧日子,与官方“共克时艰”的口号不谋而合。但另一方面,茅台酒销量的惊人增长,奢侈品市场依然兴旺,说明另一阶层的人均收入增长加快,消费结构又在优化。

读者来函:我那位来自重庆的大学同学

我们身在历史何处?我们只是路过万物,像一阵风吹过。也许,万物视我们半是耻辱,半是难以言喻的希望。

读者来函:对“香港共产党”未来的猜想

本土派只能选择用这样一种行为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中共触手逐渐扼杀香港的不满。其动机固然可嘉,但这依旧改变不了香港自由日益被践踏的现实。

读者来函:从布希亚视角看假新闻——当真相成为一种道德

这些假新闻并没有以假的面貌示人,而往往像是内在于真实的一种突然发作的疾病,它们是对真实的拟仿(simulation)。

钱只是方程式的一部分,阶级政治从没走远——回应《买进哈佛》一文

留学中介说:“这就是一场金钱买卖,一路买入常春藤,成为人生赢家。”恐怕并不确切,能够付得起这个价码的,恐怕“早已是人生赢家,希望用常春藤学位为自己的未来铺垫。”

中国式军训:迷彩崇拜与威权国家的上行下效

中国式的军训,已经背离了军事训练的初衷,留下来的只有暴力,以及给暴力当作借口的对迷彩符号的崇拜。

读者来函:大陆娱乐圈“税务大地震”与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今天非法剝奪明星的財產,明天就可能非法剝奪普通人的財產。當法律失去公信力,則唇亡齒寒,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读者来函:自由派公知的衰落

一旦坐稳了立场,有些僵化的思维方式已经彻底固化了而不自知,就并不少见了。

读者来函:鱼肉留学记

他们觉得能仅用钱搞定孩子教育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成为了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读者来函:不仅仅是性骚扰——高校象牙塔里“老板和员工”

或许象牙塔里的困境就在于,导师是老板,而学生不是员工,不能随性走人。

读者来函:广州中山大学处理张鹏,真有决心和诚意?

校方看似是主动且严肃地处理了涉嫌性骚扰的教授张鹏,实则很可能是迫于舆论压力的无奈之举,没有太大诚意,保护学生权益的决心也不足。

读者来函:《我不是药神》——个人英雄主义当不了药神

电影里给了程勇“英雄”的光环,再给了群众“善良单纯”的性格,一方面偏离了真实世界,另一方面仍是战狼Ⅱ时的“个人英雄主义”。

“粽话”千年:粽子起源和屈原可能完全无关?

楚人为了悼念屈原,用竹筒装了米,丢到江里祭祀屈原,不幸的是,这些要给屈原的竹筒粽都被江里的蛟龙给“劫镖”了,饿了好几百年的屈原最后托梦给一个人......

读者来函:毕业前,一封给陆生室友的信

她的头盯著桌上的电脑没有看我。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对。”

崔永元范冰冰争议:管制压力中的娱乐泡沫

公众对于公共话题的参与,评论艺人是成本最小也最无害了,所以消费白百何范冰冰就成了网民们狂欢的节日。

读者来函:泛政治化的中国高考作文,谁能遗世独立?

照我说,时代是时代了,可太过时代气息,反而就缺失了人间烟火气。

“我是马来西亚人”—— 关于身份认同的启示

这些分类并非是给定的,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只要以它们为结果,并回溯其形成的过程,就能看见它们在不同历史时空之中的面貌。

The Name Game:聋人?听障?为何要对称呼执著?

聋人朋友真正在乎的,是词语本身的含意——视他们为一个人(聋人)、还是只看到他们的障碍(听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