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MeToo 在中国

读者来函:广州中山大学处理张鹏,真有决心和诚意?

校方看似是主动且严肃地处理了涉嫌性骚扰的教授张鹏,实则很可能是迫于舆论压力的无奈之举,没有太大诚意,保护学生权益的决心也不足。

广州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张鹏,被指在长达六年时间里,多次对校内女性学生及教师实施性骚扰行为。 图为广州中山大学。

广州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张鹏,被指在长达六年时间里,多次对校内女性学生及教师实施性骚扰行为。 图为广州中山大学。摄:林振东/端传媒

落日余灯

刊登于 2018-07-11

##MeToo 在中国##MeToo#读者来函

【编者按】有话想说吗?端传媒非收费频道“广场”欢迎各位读者投稿,写作形式、立场不拘,请来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读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7月10日,广州中山大学终于公开了对涉事教授张鹏的处理,校方声称,4月8日接到实名举报后,经过调查已经给予张鹏党内警告处分,并反馈给举报女生。5月4日收到另一名女生的实名举报后,校方于7月2日审议决定给与张鹏警告处分,并且做出停课、停止任教、取消硕导和博导资格、终止“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聘任合同,并请主管部门取消其“青年长江学者”的称号。

这一通报随后被多个微信公众号转载,在评论中有些读者觉得中大处理很快干得漂亮,有些读者认为这并不是圆满的结果,还要关注后续,我个人觉得后者的看法更为冷静。中山大学的这个通报看似是校方主动且严肃地处理了张鹏,实则很可能是迫于舆论压力的无奈之举,没有太大诚意,保护学生权益的决心也不足。

首先,全文没有出现过“性骚扰”一词,只说张鹏有“违反党员生活纪律的不当行为”以及“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事实”,至于不当行为是什么,事实发生了什么,校方避而不谈,不明确张鹏存在“性骚扰”甚至“性侵”的事实,后续的校园防范性骚扰机制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其次,在此通报之前,中山大学曾在7月9日回应媒体称“网文存在与学校调查核实不相符的情况”,时隔一天却又公布了校方对张鹏的处分,而且在通报中只说学校开展核查,并没有再重申事实不符,这意味着校方变相承认了实名举报的内容属实,很明显校方的说法自相矛盾。

再者,7月2日这个时间点也颇为诡异,如果校方在7月2日已经做出了决定为什么不及时反馈给举报的女生,退一步说反馈需要走流程,那么按照第一个举报的处理过程,校方在接到举报的当天就进行了核查,15天后做出了处分决定,在做出决定的10天之后反馈了调查和处分结果,但是第二次接到举报,校方却足足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才做出处分决定,按理说应该在7月2日向举报者反馈结果,但是黄雪琴在7月5日、6日联系中大宣传部时无人应答,既然决定已做,就算不能详细向媒体公布,至少可以回应说“详细的处理结果后续会反馈给举报者”。直到7月8日晚黄雪琴的文章《她曾以为自己能逃开教授的手》在网易人间的公号上发布,中大并没有迅速回应公众舆论,也没有提前向举报女生反馈,一直拖到7月10日才正式通报,这样的时间线正常吗?要么中大就是藏着掖着打死不说,要么这个7月2日是假的,实际上是在舆论爆发之后,校方被迫紧急开会处理。

更讽刺的是,通报最后写到“感谢广大师生校友与社会各界关注学校发展,欢迎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行监督”,但是从舆论爆发至今,完全没看出中山大学对舆论监督的“欢迎”,黄雪琴的文章被不停地删除,中山大学校友写的“逐张鹏书”在简书上也被锁定,网易人间的公号也被封一个月,中山大学被网友戏称为“中删大学”,足见校方态度的虚伪。

除此之外,据说第一次举报的女生疑似被张鹏性侵,学校为了压下此事,让该女生无条件转专业以换取她不再透露此事,如果这是事实,中山大学就是用了惯用的伎俩对学生封口,面对教师的疑似性侵行为仅仅党内警告,却不依法处理。如果不存在性侵,校方为什么不在通报中解释清楚?而且校方也没有提出执法机关是否会介入张鹏的后续处理。

综上看来,中山大学的通报是为了缓解舆论压力,让大众觉得张鹏一事已经处理完了,而校方只要不开除张鹏让他免受法律的制裁,避过了这阵风头他又可以继续当老师,校方也就没有动力去建立长效的反性骚扰机制(本来他们就觉得反性骚扰很敏感)。

目前的处理结果有赖于舆论的争取,我们应该继续在这类事情上发声,但可悲的是大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吃瓜群众很容易被新的热点吸引,客观上有利于校方打的如意算盘。前面的道路是艰难的,真正关注此事的、与此事切身相关的人只能坚持下去,不断地联名向校方施压,等待后续进展。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