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中国电影走出低谷今夏大丰收?当恐惧变成爆款票房密码

中国电影走出低谷今夏大丰收?当恐惧变成爆款票房密码

“世界处处危机,生活在中国,你们就偷着乐吧”,而这样的国民情绪却给了中国电影新的爆款题材?

2022金马奖·台港中大对谈:一文看清今年金马看点!有部片成了房间里的大象?

2022金马奖·台港中大对谈:一文看清今年金马看点!有部片成了房间里的大象?

《咒》作为恐怖片会是陪跑者?刘雅瑟不来台湾也能得影后?台港连结正在冷却中?《忧郁之岛》的争论台湾观众其实看不懂?

《芭比》粉红保单:两小时长广告,与玩具业的好莱坞淘金记

《芭比》粉红保单:两小时长广告,与玩具业的好莱坞淘金记

除了已上映的《芭比》,美泰儿的如意算盘里,紧跟著还有高达45个玩具改编影视的计划正进行中⋯⋯

李沧东首尔专访:世上有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真相,而电影应该展现什么?

李沧东首尔专访:世上有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真相,而电影应该展现什么?

“无论人生是什么样子,这就是隐藏在我们生活里的秘密。这也可能,就是艺术的秘密。”

3部跨女/女同纪录片:谁来定义,什么是“女性”?|2023台湾国际女性影展

3部跨女/女同纪录片:谁来定义,什么是“女性”?|2023台湾国际女性影展

“你以为你是真正的女人你高我一等?你以为你是黑人猛男你高我一等?在白人眼里,我们还不都是黑鬼。”

泰迪罗宾专访:翻过几条长命斜|港产音乐电影《4拍4家族》

泰迪罗宾专访:翻过几条长命斜|港产音乐电影《4拍4家族》

“今日香港电影很凄凉,但我又不觉得它会死。另类的东西不一定不行,主流就是你跟著它走,不中也不远,但我不喜欢。”

银幕內外寻找拉子身影:台湾90年代前后影史中的女同性恋再现

银幕內外寻找拉子身影:台湾90年代前后影史中的女同性恋再现

女同志什么模样?拉子与酷儿又有何异同吗?这些各模各样的身分与认同的再现,如何被理解、建构或想像、投射?

《祈怜之歌》岩井俊二:究竟存在与不存在,分别是什么呢?|专访

《祈怜之歌》岩井俊二:究竟存在与不存在,分别是什么呢?|专访

“如何将故事精巧地变成一部电影,这些细节上的技巧,我仍然一直在学习。”

阿姨不灭:台式“理容院”的人情与美学|电影《本日公休》专访

阿姨不灭:台式“理容院”的人情与美学|电影《本日公休》专访

《一代宗师》有白玫瑰理发厅,西门町有台北红玫瑰理发厅,但那些都是上海式,阿蕊学的,则是源自日本的美容院系统⋯⋯

《年少日记》卓亦谦:我想对他们说,不开心也没有关系

《年少日记》卓亦谦:我想对他们说,不开心也没有关系

身边朋友的经历启发了他重新看待自己对电影的认识,也促使他必须拍这部题材沉重的处女作。

《芭比》——在争议之中被误解的Barbie Land

《芭比》——在争议之中被误解的Barbie Land

“女性主义电影”似乎应该更严肃,更具有现实意义。《芭比》这样的喜剧类型片很容易受到指责。

电影《孤注一掷》:渲染东南亚诈骗犯罪,中国主旋律的新拐点

电影《孤注一掷》:渲染东南亚诈骗犯罪,中国主旋律的新拐点

主动迎合政策的“命题作文”,肩负着政府的普法任务,《孤注一掷》票房大卖36亿。

电影《封神一:朝歌风云》:只有父子轮替,没有系统反思

电影《封神一:朝歌风云》:只有父子轮替,没有系统反思

少有华语电影将“弑父”做得这么凶猛直白,鲜血淋漓,但一切站得住脚吗?

《长安三万里》影评:这是一部大唐群星闪耀时?

《长安三万里》影评:这是一部大唐群星闪耀时?

囿于理想范式,也畏惧于严酷现实。它受制于传统,又在其中找到精神力量。

好莱坞的暑期档,AI担了创意匮乏的罪名?

好莱坞的暑期档,AI担了创意匮乏的罪名?

罢工也许不能阻挡AI的发展脚步,但好莱坞是时候反思自己对于创意的傲慢和忽视。

《怪物》影评:是枝裕和变成了家庭题材的“激进分子”?

《怪物》影评:是枝裕和变成了家庭题材的“激进分子”?

是枝裕和及坂元裕二合作的《怪物》被归类为同志电影是否恰当?

中港台记者圆桌:我们的2023康城 vs. 坎城 vs. 戛纳,丑闻与争议不缺席

中港台记者圆桌:我们的2023康城 vs. 坎城 vs. 戛纳,丑闻与争议不缺席

记者应该提前做功课吗?场内睡着了还能公允打分吗?如何看待影展起伏不断的争议?

第76届戛纳影展——影展力挺纪录片,纪录片能否走向更广阔的大众?

第76届戛纳影展——影展力挺纪录片,纪录片能否走向更广阔的大众?

经过了多年对纪录片的“冷遇”后,戛纳似乎想借此机会跟上纪录片袭来的浪潮。

“悲情城市”对“烈火青春”:台港影评人把脉两地电影,前世今生大不同?

“悲情城市”对“烈火青春”:台港影评人把脉两地电影,前世今生大不同?

两部经典修复版上映,《悲情城市》为何在台引发“作文比赛”?而香港跟台湾,电影上最大的分别竟然是钱?

《宇宙探索编辑部》影评:理想主义者和科幻迷怒了,神经病们嗨了

《宇宙探索编辑部》影评:理想主义者和科幻迷怒了,神经病们嗨了

现实实在太荒诞,这样一部跑到深山里发疯的电影出现得很是及时。

《海鸥来过的房间》孔庆辉专访:澳门电影,如何打破写意生活的刻板印象

《海鸥来过的房间》孔庆辉专访:澳门电影,如何打破写意生活的刻板印象

澳门人的焦虑,幸福舒适的生活,翻开却是空洞重复的日常。

他们曾经拍摄人物纪录片,在人和作品之间两难

他们曾经拍摄人物纪录片,在人和作品之间两难

这是三位纪录片工作者与拍摄对象沟通的经历。

《白日青春》刘国瑞专访:为什么有的人能被当成“香港人”,有的人不行?

《白日青春》刘国瑞专访:为什么有的人能被当成“香港人”,有的人不行?

将对社会边缘族群的关切和对身分认同议题的理解,融入两个家庭故事之中。

金像奖现场手记:如何度过一个属于香港电影的穿越之夜

金像奖现场手记:如何度过一个属于香港电影的穿越之夜

香港电影有辉煌的过去,也有“光明的未来”,但它没有“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