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电影

《白日青春》刘国瑞专访:为什么有的人能被当成“香港人”,有的人不行?

将对社会边缘族群的关切和对身分认同议题的理解,融入两个家庭故事之中。

导演刘国瑞。

导演刘国瑞。摄:陈焯煇/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贾选凝

刊登于 2023-04-21

#香港难民#香港电影#少数族群#移民

《白日青春》被公认为去年金马奖最大赢家,入围六奖并拿下了最佳新导演、最佳原著剧本和最佳男主角三项重量级大奖。现居香港的马来西亚籍导演刘国瑞,从自身的移民视角出发,将对社会边缘族群的关切和对身分认同议题的理解,融入两个家庭故事之中,再以公路片的形式呈现。作为新导演的首部剧情长片,这部别具一格的作品,显现了创作者的不凡潜力。

所有的社会都处在移动状态

“边缘”与“移动”是刘国瑞切入“异乡人”题材的独到视点。

从初执导筒拍短片开始,他就很关注“少数群体”。无论是《末路穷途》里的巴基斯坦移民、《夜更》里的单亲妈妈、还是RTHK纪录片《海上的吉普赛人》里的无国籍船民,刘国瑞认为这些人要面对的是共同的问题。“他们是一个社会中的边缘族群,那种边缘,可能是国籍的、身分的或是社会阶层的,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故事。”

刘国瑞拍的,大部分都是穷人。“一个社会里的minority其实有不同处境。比如性取向的少数,可能社会阶层并不低。”但他会关注的群体,不但社会位阶处于弱势边缘,在种族或身分层面,也往往属于少数。“因为我觉得他们的生活通常和我比较接近,都会有某种程度的匮乏。虽然在物质生活上,我不会完全匮乏,但我会把那种困境连接在一起。”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