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关系背后,一位总统和两位“挑动时局”的商人国际商业与政治

中捷关系背后,一位总统和两位“挑动时局”的商人

“在中国,跨国公司的生意成功与否取决于这个国家与中国的关系。”

海水、失业、债务、中国和印度,风暴中的马尔代夫

群岛最初是躲避瘟疫的世外桃源,然而很快,全球化让这里陷入了更深的危机。

专访卢思骋:从“蚁象之争”开始的中国环保NGO二十年

数十年来,中国日渐严峻的环境议题背后,一直有一群专攻环保的公益机构,带著一代又一代的NGO从业者,如若“大卫迎战歌利亚”般,游战在公众意识、企业利益和政府关系之中。

《全球中国的幽灵》:在非洲的中国国家资本,有何特别之处?

李静君的新研究显示,中国国家资本既没有更“殖民主义”,也没有比体系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进步”。

多国请求债务减免,全球最大官方债权人中国要怎么做?

中国债务减免“不太可能超过平均水平”,因为这不能压制受援国以后的借款冲动,也无助中国在当地获得更多话语权,更会令已不堪重负的财政承受更多压力。

专访环境律师张兢兢:环境法和国际条约怎样约束中国海外投资?

“不能仅仅说一带一路是提供给全球的公共产品,用来发展的产品⋯⋯提供了产品,就有责任维护维持这个产品。保证它没有负面影响,控制它的副作用。”

图解:丝路碳迹──中国的海外煤电版图

限煤是《巴黎协定》的重要组成。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全球煤炭和煤电产业的关键持份方──不止在中国国内,也在中国以外。

十字路口上的波黑煤电:中国的推力和欧盟的阻力

中国的资本和建设力量,正在改变全球煤电布局: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里有一个波黑的案例。

巨龙与阴影:五年之后的“一带一路”

五年下来,“一带一路”版图愈发加大,也愈来愈难以定义。急剧的扩张究竟给中国和沿线国家带来了什么?中国“主导”的全球化时代真的来临了吗?端传媒制作了专题页面,也将陆续自印尼、巴基斯坦、马来西亚、东欧等地区发回深度报导。

金山上的来客(下)

中国是这个世界的“新矿工”,足迹深入亚马逊热带雨林。处理与矿业周围原住社群的关系,则是他们的新课业。

金山上的来客(上)

为了阻止来自中国的矿业公司,厄瓜多尔一个金矿附近的社群,利用原住民特有的权利,将矿区告上了法庭。并且赢了这场官司。

旧友谊,新领袖:撤出坦桑尼亚的中国投资客

革命时代的友谊史仍在运转,而许多中国人,则正准备离开这个试图再次工业化的国家。

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没船的港、迫迁的人,以及“还没发生”的自贸区

工业园区招商难、全新医院未开幕、游客付门票进机场航厦,却为了参观和自拍,而且游客比旅客多。业界人士说,“为船只加油的服务”是汉班托塔港未来的主要活动;官员说,一直在谈论要打造自由贸易区,“但目前一切都还没发生”。

杨路:斯里兰卡的债务问题,是不是中国造成的?

流行的说法是,中国在斯里兰卡的投资是“掠夺性贷款”,观察过当地中资的作者怎么理解这种现象?

令溪:意大利入局“一带一路”,欧洲地缘政治重新洗牌?

意大利的执政联盟恰似绑腿赛跑,“一带一路”是协助双方找到共同步调缓和关系,还是进一步催化矛盾致使最终跌倒,都仍是未知数。

一位匈牙利记者的“匈塞铁路”行:为何欧尔班如此推崇“一带一路”?

2400年都不能回本的铁路升级,匈牙利承担所有风险、中国获得所有好处……一片质疑声中,“一带一路”在欧盟内部的第一个大型基建工程,依然难产。

一带一路下的中亚巴别塔:再次刮除、复写的文字地景

身为欧亚大陆之间通道、国际地缘政治的敏感区域,中亚人民的“语言课”似乎永无休止的一天。

一位巴基斯坦记者,描述当地人眼里的中巴经济走廊

港口租给中国43年,只分得一成收益?除了债务陷阱、污染隐患,项目的不透明更激发了一些人对经济发展不平等的担忧和愤怒。

马来西亚东铁:“中国制造”为何盖了又停?

东铁停工半年后,记者沿著这条备受瞩目的铁路工地走了一遭,行经3个重要节点:文冬、关丹、登嘉楼。我们和承包商、工人、政治人物、地方居民聊了聊:投资规模高达200亿美元的东铁项目,在历经政党角力、债务争议后,命运将通往何方?

华尔街日报:中国曾提出救助1MDB以换取马来西亚交易

据《华尔街日报》见到的之前未予披露的一系列会议纪要显示,在2016年马来西亚政府基金1MDB金额达数十亿美元的贪腐丑闻不断发酵时,中国高层领导人曾提出愿意救助该基金。

印尼雅万高铁:水土不服的“中国速度”

风风火火建了几十年后,中国的高铁队伍亟需全新的建设项目。“高铁出口”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中国不惜“自掏腰包”出投资。“高铁走出去的第一单”早在2015年就在印尼签下,如今预订的工期已过,那条“跑得飞快”的高铁,还不见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