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深度

旧友谊,新领袖:撤出坦桑尼亚的中国投资客

革命时代的友谊史仍在运转,而许多中国人,则正准备离开这个试图再次工业化的国家。

文革时代中国派驻坦桑尼亚的团队留下的标语。

文革时代中国派驻坦桑尼亚的团队留下的标语。图:作者提供

特约撰稿人 刘烨 发自达累斯萨拉姆

刊登于 2019-11-06

#非洲#中国外交#一带一路

【编者按】在中国大陆的历史叙事中,“第三世界”是一个无法被遗忘的外交术语。“三个世界”的理论来源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决裂,继而中国在外交上走向“亚非拉”——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输出革命、建设和援助。在这其中最早也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1970年动工,1975年建成的中国援助项目坦赞铁路,被列入全国的中小学教科书,但除此之外,更多援助的工农业项目在多年之后则渐渐不再被人提起。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围绕在非洲的中国人和中国资本,又多了许多讨论,而此时的坦桑尼亚,则又成为了一个特殊的例子——新总统与其新政策正在让许多中国人离开这个浸透了“传统友谊”的地方。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终于,在2013年,一位在坦桑尼亚工作的中国女士偶然发现了二十世纪早期的华人墓园,证明了清末民初中国人飘洋过海到这个非洲国家生根发芽的传说。1965年,新华社记者高梁和王治在坦曾经粗浅走访一些当地人,根据他们提供的消息推测,最早来到坦桑尼亚的华人很可能是为德国修筑中央铁路的华工。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记者无法深入。当然,那时候打探这些消息,也不是出于闲情逸趣,更和如今学界热衷的“离散华人”故事无关。其目的是政治的:“夯实”从1960年代开始的两国乃至亚非人民“长期友好交往和承受共同命运”的政治论述。

中国人从1960年代开始出现在坦桑尼亚,成为坦桑尼亚建国后关系最紧密的外国人群体之一。1980年代开始,他们慢慢淡去,1990年代末,中国人又骤然回潮。

“有人说我们是东非沉睡的巨人”,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历史学系办公室里,奥斯瓦格教授苦笑着说,他身子往后探,肢体语言透露出他相当认可此说法。

所谓沉睡的巨人,一方面指坦桑尼亚从独立以来打拼下来的遗产,识字率和妇女就业率在非洲都属较高水平。另一方面,这个意气风发的国家却依旧在经济发展常跌跟头。在新千年后的中国人非洲投资狂潮中,坦桑尼亚凭借早年与中国的政治情谊和多年来积累的熟识程度,成为中国人的重要落脚点。一家中坦合资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我,在几年前最高峰时,在坦桑的各色中国人有“六七万左右”。在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曾经有着大片中国城,华人往来络绎不绝,饭店和超市众多。首都没有哪个出租车司机甚至摩托手会没听说过。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