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美國
【奥斯卡2024】《芭比》與《可憐的東西》誰是女性爽片?|華語影評人駐場聯評
主動將性別議題帶入一部電影,是女性創作者們最艱險的路徑。這些作品是獲得認可還是引起爭議,都反映了真實的立場和溫度。
數說2024美國大選:美國政客到底有多老?
很老,而且愈來愈老。
【奥斯卡2024】10部電影看不拍大場面怎樣講述戰爭|華語影評人駐場聯評
《奧本海默》沒有戰場感官刺激但給觀眾帶來什麼?《夢想集中營》迴避激情但無情?《拿破崙》遇冷說明戰爭史詩片已過時?
黃宗鼎:金廈水域爭端,中國操作「維權認知作戰」如何硬中帶軟?
此一事件已淪為中國製造的「維權認知作戰」產品。
2024奧斯卡華語區唯一入圍|《金門》導演專訪,什麼才是道地的「台灣人」?
起初他只是希望用「金門」來講「台灣」,不過,金門人跟台灣人的觀點確實仍有差異。
共和黨內反對者望消耗特朗普動能,「唯一對手」海莉拒絕退出初選|Whatsnew
支持海莉的選民仍然代表與特朗普的 MAGA 路線劃清界限的努力。
《Expats》劇評:金錢買不來幸福,但可以治病
《Expats》對這些角色身在的城市或文化沒有興趣。它展示了一個極其淺薄的城市印象。
烏戰被動、特朗普或「回爐」,歐洲如何在慕尼黑討論防衛自主?|Whatsnew
本屆慕安會的主題是「雙輸?」——指世界各國政府越來越關注自身的相對收益和損失,從而陷入零和博弈的惡性循環。
印尼大選延續「佐科路線」,將繼續鼓勵中國投資和基建|Whatsnew
「東盟中心地位」「印尼大國地位」等政策也將推行下去。
【新春特輯】中港台劇評人圍爐聊劇:兔到龍年,所有你關心的煲劇事都在這裡!
民意在過去三年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大家覺得:「這不就是我嗎?生活中我很慘,但我也渴望出人頭地,有一天也會反抗。」
大國軟肋還是彎道超車: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上的中國,還有機會趕超美國麼?
從13張半導體圖表切入,呈現全球最關鍵科技背後的產業鏈、中美競爭和中國科創體制。
AI來了,小說家要死嗎:董啟章X伊格言X糖匪|港台中三地文化對談
被AI屠殺之前,作家們,有信心成為更好的AI嗎?
1
...
18
19
20
...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