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國際Whatsnew

烏戰被動、特朗普或「回爐」,歐洲如何在慕尼黑討論防衛自主?|Whatsnew

本屆慕安會的主題是「雙輸?」——指世界各國政府越來越關注自身的相對收益和損失,從而陷入零和博弈的惡性循環。

2024年2月17日,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與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右)出席記者會合照。攝:Wolfgang Rattay/Pool Photo via AP/達志影像

2024年2月17日,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與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右)出席記者會合照。攝:Wolfgang Rattay/Pool Photo via AP/達志影像

特約撰稿人 高汶仲 發自柏林

刊登於 2024-02-23

#核戰爭#川普#慕安會#安全#普丁#俄烏戰爭#澤連斯基#普京#俄羅斯#烏克蘭#歐洲#特朗普

美國福克斯新聞前主持人、著名「川粉」卡爾森(Tucker Carlson)在2月早些時候專訪了俄羅斯總統普京。這是普京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首次接受美國媒體人採訪。

在長達2個多小時的訪談中,普京不厭其煩地宣教他理解中的烏克蘭-俄羅斯歷史,強調兩國是同一個民族乃至同一個「靈魂」。他還多次強調「烏克蘭是一個由史太林(史達林)人為造出來的國家」。而面對卡爾森說到西方國家指的(俄羅斯)威脅是「俄羅斯對波蘭和拉脫維亞的入侵」,並問他「你能想象(自己)向波蘭派遣俄羅斯軍隊的情景嗎」,普京回答道:「只有一種情況:波蘭進攻俄羅斯。我們對波蘭、拉脫維亞或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興趣。我們為什麼要那麼做?」

但時間倒轉回2022年2月24日之前,很多人也很難相信普京會不顧一切地發動這場延燒至今已有兩年的「特別軍事行動」。

專訪提醒着歐洲人,隨着2024年美國大選臨近,特朗普「回爐」的可能性與日俱增,共和黨黨團在美國國會阻攔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的消息,也讓歐洲開始焦慮:美國是否還會履行對歐洲的安全保證?

採訪播出一週後,第60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在德國召開。引人注目的是,本屆慕安會的主題是「雙輸?」(Lose-Lose?)。慕安會報告對這一標題的解釋是,世界各國政府越來越關注自身的相對收益和損失,許多國家越來越擔心從國際合作中獲得的利益少於其他國家,從而陷入零和博弈的惡性循環。

在當下,本次慕安會的焦點之一便是:誰該為烏克蘭軍援提供資金與設備?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延伸出部分歐洲國家對來自俄羅斯,或者更準確地說,來自普京本人真實威脅的焦慮與不安。

2月16日,烏克蘭新任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宣布從東線頓涅茨克地區的烏克蘭要塞市鎮阿夫季伊夫卡(Avdiivka)撤軍。翌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慕安會上發表講話,稱「若烏克蘭孤軍奮戰,則俄羅斯會摧毀我們」,再次敦促其盟友向其提供軍事援助,包括資金、炮彈、無人機、「金牛座」巡航導彈等。

烏克蘭新任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攝:Anastasia Vlasova/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烏克蘭新任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攝:Anastasia Vlasova/The Washington Post via Getty Images

來自美國的600億美元援助仍在受到共和黨人阻撓,而烏克蘭前線的彈藥吃緊已經到了相當嚴峻的地步。烏克蘭曾多次提出希望能獲得由德國與瑞典聯合生產的「金牛座」巡航導彈,但德國執政的「紅綠燈」聯盟就是否要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仍存在分歧。法國已於1月承諾將向烏克蘭交付「暴風影」巡航導彈(英稱「Storm Shadow」,法稱「SCALP EG」),而英國也提議用「暴風影」與德國交換「金牛座」來提供給烏克蘭。

與之相對的,則是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在慕安會上再次強調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烏克蘭援助支出國,並指德國2024年國防預算總額已達到北約規定的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2%的標準,為30年來首次

一些國家開始提出更積極的措施。捷克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在慕安會上宣布,若合作伙伴能提供資金,其可以在數週內向烏克蘭提供80萬發彈藥。而由於歐盟向烏克蘭提供炮彈的承諾未能完全兌現,捷克還提議在歐盟以外的國家為烏克蘭購買炮彈,但受到法國、希臘與塞浦路斯的反對。而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更是在慕安會上宣布丹麥將向烏克蘭交付其所有火炮。

另據路透社報導,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2月14日表示,跨大西洋聯盟的歐洲國家今年將總共投資3800億美元用於防務,到2024年,其整體開支估計將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而2023年這一數字為1.85%。

瑞典國防部長瓊森(Pål Jonson)17日還稱,到2024年年底前,北約將有19個盟國實現其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2%的承諾,多於斯托爾滕貝格此前所宣布的18個。瓊森說:「瑞典稍後加入後,這個數字將是20。」但他不願意透露第19個達標國的名字。

離俄羅斯更近的波羅的海三國的焦慮情緒更加強烈。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茨貝爾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措辭嚴厲地說:「俄羅斯可能會對北約國家發動突然襲擊。我們有一個非常具有侵略性的鄰國,其意圖是試探北約。我們必須為此做好準備。我們不能等待第二次珍珠港事件,不能等到每個歐洲國家都受到俄羅斯的實際攻擊。」

丹麥國防部長波爾森(Troels Lund Poulsen)則警告稱:「俄羅斯可能在三至五年內襲擊一個北約國家,來試探北約的集體防禦條款。」

2024年2月17日,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外,有示威者舉起反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標語和相片。攝:Matthias Schrader/AP/達志影像
2024年2月17日,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外,有示威者舉起反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標語和相片。攝:Matthias Schrader/AP/達志影像

他們的警告或許不是危言聳聽。普京在與卡爾森的訪談中曾說過,他認為西方國家在蘇聯解體後始終在持續對俄羅斯施壓,尤其是北約東擴。在他看來,西方想要將俄羅斯「鑿穿」,再次瓦解俄羅斯,讓俄羅斯分裂成數個準國家實體。而他認為這種情況必須中止。上一次他為了阻止其所「不能容忍」的情況,是選擇了舉兵入侵烏克蘭。

包括波羅的海三國在內的大多數歐洲國家已經是北約成員國。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的規定,一旦確認其任一成員受到攻擊,則視為針對全體成員之攻擊,其他成員需作出即時反應,即通稱「集體防禦條款」。若俄羅斯攻擊任一北約成員國,則意味着要與包括美國在內的擁核國家交戰。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美國前總統、現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雖然被科羅拉多州與緬因州取消在該州的黨內初選資格,也面臨着多項刑事訴訟,但他的選情依舊相當樂觀。在1月16日艾奧瓦州共和黨黨內初選中他以壓倒性的優勢勝出,數日後另一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得州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宣布退選。目前特朗普在黨內的競爭對手只剩下前駐聯合國大使黑莉(Nikki Haley)。而多份民調顯示,本屆美國總統大選若是特朗普對拜登,則二人的得票差距將很小。

2月10日特朗普在南卡羅來納州競選集會上,回答了一個他自己假設出來的問題:「一個大國的總統問我:『如果我們不付費,但是受到俄羅斯的攻擊,你會保護我們嗎?』我說:『你拖欠費用?那麼我不會保護你的。事實上,我會鼓勵他們為所欲為。你必須支付賬單。』」隨後北約各國及歐盟領導人均對這番暗示可以不履行集體防禦條款的發言發表激烈的批評。

這並非特朗普首次就北約發表評論並引發盟國的一致批評。但彼時俄羅斯還未發動對烏克蘭的戰爭。慕安會上的歐洲領導人們不得不再次考慮的是,如果沒有美國,歐洲能夠繼續支持烏克蘭,乃至保衛自己嗎?

為了應對特朗普可能帶來的不可控的風險,美國與英國已經表態支持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競選下一任北約秘書長,希望能為未來增添一點確定性。但籠罩在歐洲大陸之上的下一朵戰爭烏雲依然無法忽視。

歐洲自主防務首當其衝的是核武器的問題。核訛詐是俄羅斯的慣用手段,包括在俄烏戰爭中,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也多次威脅要在戰場使用核武。據德國《明鏡週刊》報導,俄羅斯擁有多達2600枚戰術核武器(爆炸力較小,以炸彈、短程導彈、炮彈、地雷、深水炸彈、魚雷等形式投送的核武器)。而一旦其向在歐洲的北約國家使用戰術核武器,且美國的核保護傘失效的話,那麼歐洲擁核國只能選擇沉默或者使用戰略核武器(通常以彈道導彈乃至洲際導彈發射的,以攻擊人口稠密地區為目標的大當量核武器)——法國和英國已經減少了戰術核彈的儲備,只擁有總計約500枚彈頭的戰略核武器。如果使用這些武器,歐洲北約國將冒着與俄羅斯爆發全面核戰爭的風險。

另一個問題是,歐洲各國的軍隊建制不同,戰時很難迅速形成統一調度。在批評了特朗普關於北約的不負責任言論後,拉脫維亞外交部長卡林斯(Krisjanis Karins)仍表示,「歐洲仍然需要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提供的結構和協調,以便其部隊有效地共同行動,因為歐洲不是一個擁有單一軍隊的國家」。

法國總統馬克龍曾於2018大膽設想過歐洲防務獨立與合作:建立一支「共同干預軍隊」並設立共同防務預算。這或許是一個比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的北約更好的選擇。但《外交政策》的評論指出,當安全成為了「集體利益」後,集體內的各國傾向於「搭便車」,指望其盟友付出更多來保障自己的安全。這種困境在北約軍費糾紛與對烏援助困境上已經得到了應驗。另外評論中也提到,歐洲各國目前仍然傾向於投資於本國的國防工業和武裝力量,而不是通過合作來實現武器裝備的標準化,制定共同的戰略和防務計劃。這也進一步阻礙歐洲共同防務的推進。

本屆慕安會「雙輸?」的主題有機會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