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同堂的育兒生活:血緣是家庭的最終歸宿獨生一代

三代同堂的育兒生活:血緣是家庭的最終歸宿

制度與政策設計讓育齡夫妻走向家庭內部資源整合,對長輩的徵召,變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新時代的三代同堂」,既是三代人重新認識、了解和對話的轉折點,亦是祖輩的「晚來重負」,甘做「老漂族」,為照看孫輩付出退休後的「黃金十年」。

紅線的復歸:今天打壓外國記者新聞自由,與當年六四有多相似?

一份名為「在中國的外國記者待遇」的英國最新解密檔案,揭露了北京政府如何透過工作簽證留難被視為「不聽話」的外國記者。

想說愛你不容易:國際電競賽場上的五星紅旗

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新聞劇場似乎在提醒我們,IG 奪冠並不只是一個少年華山論劍的青春故事,能夠被官方喉舌認可、得到為國爭光的機會,「屬於我們的青春」要默默燃燒二十年。

黎蝸藤:在國家與民族敘事中,反「民族主義」的金庸小説

作為小說,金庸沒有通過說教把反民族主義、反大漢族主義明確點出,但通過故事,無疑能讓讀者感受到其用心。

陸冉:缺乏結構性調整,《外商投資法》式技術補救無法消除外資疑慮

外企參與公平競爭絕不僅僅是一個法律問題,更是觀念與社會結構的根本性衝突。

在韓國尋求政治庇護的這一群中國人

「南韓法院判決說我先前被關過,不代表現在回去就一定會被抓,我很難以置信,難道非要等到我在機場被抓了,他們才相信我真的被迫害嗎?」

洪源遠:中國改革開放證明了,即使是威權體制也需要民主元素

我認為西方不僅誤解了中國,更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誤解來自西方對政體分類的方式。

楊路:歐洲的兩難——維護市場競爭還是與中國舉國競賽?

歐盟面對中國的兩難選擇,正是當前國際經濟體系的一個寫照:經濟玩法越來越「例外」的中國,即使本身沒有顛覆國際經濟體系的意願,但正在迫使西方作出必要的回應。

在化工脫貧的路上,響水人經歷過爆炸、泄漏和「大逃亡」

十幾年裏,有六千多家化工企業從江蘇南部遷至北部。響水縣流傳著某個官員的一句話:「寧願被毒死,也不願意窮死。」

【2019兩會總結】吳強:「習躍進」或逢調整,「減税」作為「政治讓步」的意義

人民的力量,包括革命的可能,無論是基於虛構還是恐懼,久違地進入中國最高級別政治議程中。這或許是修憲一週年以來,甚至傳言中2012年所謂「未遂政變」以來,中國政治最為積極的變化吧。

專訪「中美接觸」支持者謝淑麗:美對華政策有缺陷,但我也驚訝於中國現狀

很多我的同行不再相信中國領導層依然靈活和奉行實用,但我沒有完全放棄希望。

白信:凍結的堡壘城市,與消失的人——新疆紀行之一

2018年冬季的入疆之行,讓我看到一個堡壘化的新疆。從烏魯木齊到喀什,從城市到鄉村,幾乎完全改變了原先的景觀,頗有置身以色列的錯覺。

中國女工生育之痛:被強制流產後,計生人員又把埋掉的孩子挖出來

韓姐捨不得買打胎藥,她背起100斤的紅薯籮筐來回跑、跳梯田、用拳頭打肚子、用推磨的槓使勁往肚子上壓……但無論什麼辦法,孩子就是不掉。

白信:「新大漢主義」的興起及其「內亞」意義——新疆紀行之二

「新大漢主義」在新疆的興起,與其說是出於對少數民族地區極端主義威脅地方穩定的憂慮,不如說是傳統漢地政權對邊疆統治缺乏信心的折射,而有意修改甚至放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改以強力的漢化政策為中心,推行漢民族主義的文化、經濟和社會政策。

一位匈牙利記者的「匈塞鐵路」行:為何歐爾班如此推崇「一帶一路」?

2400年都不能回本的鐵路升級,匈牙利承擔所有風險、中國獲得所有好處……一片質疑聲中,「一帶一路」在歐盟內部的第一個大型基建工程,依然難產。

一帶一路下的中亞巴別塔:再次刮除、複寫的文字地景

身為歐亞大陸之間通道、國際地緣政治的敏感區域,中亞人民的「語言課」似乎永無休止的一天。

【重溫】專訪馬若德(麥克法夸爾):文革是毛對自己和中共體制的顛覆嗎?

這位文革研究權威說,文革印證了毛澤東那句「物極必反」,浸淫中國歷史和政治數十年,他看見了怎樣的「B面」意義?

「霧霾又回來了!」 環保和GDP之間,到底該如何選擇?

投入生產,便是「治霾不力」;保衞空氣,卻是財政收入低迷。

俄羅斯巡迴畫派與日系漫畫男孩──《地久天長》柏林觀感

從崔健怒吼「一無所有」到王朔「痞子文學」的爭議,乃至2000年韓寒冷嘲熱諷式的博客,中國文化生活中的「叛逆」,到了「王源們」身上,還剩下些什麼?

中港台豬年10大賀歲片:繼續各賀各的歲,各賺各的錢?

中國資金、香港導演、三地演員共襄盛舉的大片,頻見於近年賀歲檔,但受限政治因素及文化差異,三地往往各自過年,這一局面在豬年會有不同嗎?

白信:2019,如何防範一場黑天鵝和灰犀牛共舞的「顏色革命」?

中國目前所面臨的意識形態與制度合法性兩者的互相牽制,造成內在矛盾卻無法選擇的困境。無論哪個領域的「黑天鵝」,指向的都是體制這個巨大的「灰犀牛」。

一位巴基斯坦記者,描述當地人眼裏的中巴經濟走廊

港口租給中國43年,只分得一成收益?除了債務陷阱、污染隱患,項目的不透明更激發了一些人對經濟發展不平等的擔憂和憤怒。

中美關鍵談判前夕,華為被控23宗「罪」(1.29更新)

孟晚舟將於當地時間1月29日在加拿大出庭,討論其保釋條件。華為否認美方所有指控,稱「非常失望」。

馬來西亞東鐵:「中國製造」為何蓋了又停?

東鐵停工半年後,記者沿著這條備受矚目的鐵路工地走了一遭,行經3個重要節點:文冬、關丹、登嘉樓。我們和承包商、工人、政治人物、地方居民聊了聊:投資規模高達200億美元的東鐵項目,在歷經政黨角力、債務爭議後,命運將通往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