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遷移
澳洲華裔送餐員:疫情時用命搏,疫情後卻被新移民取代
剛開始做送餐時,他很拼命。但現在,他只會在天氣好的時候才做,一天做夠八小時就算了。
從「脫歐自主」到盧旺達計劃:數據看英國難民議題|數洞
脫歐後,冒險橫渡英法海峽的難民數目不降反升。
專訪移英攝影師王仲偉:香港之後的香港 告別之前的鄉愁
想念香港的時候,他總幻想自己身處海邊,任溫暖海風吹拂身上,城市暖黃色燈光,將整個人浸沒。
評論|
在屍體上前行:地中海沉船,歐洲邊境的死亡政治與反種族主義抵抗運動
地中海已經變成了非白人的亂葬崗。這些人出於各式各樣的原因試圖飄洋過海,但卻被遺至這片海域。
「Chosen Family」:當習慣了割裂的我們,重新去愛具體的人|行星酒館 EP2
身處海外離散酷兒社群,我們終於找到自己想要的家人,發現原來愛是這個樣子,是這個形狀。
摩洛哥地震:近三千人喪生後,政府被指冷待救災和外國援助|Whatsnew
摩洛哥政府似乎以接受援助作為外交工具,同時也有人指政府等待國王授權延誤救災。
紐約等地難民問題惡化,民主黨政府面臨施政危機|Whatsnew
伴隨着危機的逐步加深,民主黨內的裂痕越來越大。而白宮遲遲未有動作介入這一問題。
民運圈#MeToo調查:圈外是極權,圈內是父權,受害者的多重受困
「這些被指控性騷擾的人,沒有意識到極權和父權的同構性,對自己壓迫者的角色一無所知。」
清邁半年,在破碎的世界裏重建生活|行星酒館 EP1
一旦坦然接受「回不去」這個設定,一切反又變得簡單明瞭,甚至有了一抹希望。
線下端小聚預告:解鎖「美國夢」後,TA們在紐約找到了90年代的中國小鎮
本期線下端小聚,把折疊多層的紐約用故事舒展開來,反思創作、反思成功,也反思自己和離散、故土乃至中文的關係。
「走線」之後:他們在美國分包裹﹑送外賣﹑當家務工,從零開始
「路上再苦,至少一家人是在一起的。現在反而感覺看不到頭。」
【「走線」重磅現場】為了潤,他們在拉美長征四千公里
「富人並沒有國界,只有窮人才會用愛國情懷來掩蓋自己的一無所有。」
1
...
10
11
12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