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陸深度

走線潤美的中國中產:破滅的「中國夢」與未竟的「美國夢」

在走線到美國的中國人當中,中產人士並不少見。他們為何拋棄奮鬥半生打下的根基、決意以偷渡的方式去國離鄉?

紐約布魯克林的槓上花大酒樓(New Choi Fook Restaurant )是李小三剛到紐約時打工的餐館。攝:Hai Zhang/端傳媒

紐約布魯克林的槓上花大酒樓(New Choi Fook Restaurant )是李小三剛到紐約時打工的餐館。攝:Hai Zhang/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馮兆音

刊登於 2024-05-21

#中產夢#走線

大部分經東南亞轉機到中美洲、再前往美國的中國走線人為了節省旅費,都會風雨兼程,爭取在幾周內抵達。但40歲的Vincent Wang不一樣。他一邊走線一邊旅遊,先在泰國曼谷遊玩了半個月,大啖美食,又在埃及開羅參觀了神廟和金字塔,隨後轉機到厄瓜多爾,再一路北上。他不着急趕路,哪天走得累了,就早早住進旅館休息。等他終於到達墨西哥城,已是從中國出境近三個月後了。

僅僅在幾個月前,Vincent還在雲南大理經營着一家規模不小的民宿,有房有車。新冠疫情爆發前,他的民宿頗受年輕旅客歡迎,經常客滿,每月的淨利潤能達到兩、三萬人民幣。

但在漫長的三年疫情期間,客人常常因突如而來的封控而臨時取消訂單,營業額一落千丈,周邊同行也紛紛關張。「大家都愁雲慘霧的,大理就只有旅遊業,家家戶戶靠這個吃飯的。」好不容易盼來了清零政策告終,民宿生意經歷了兩個月的短暫反彈,卻始終沒能恢復到疫情前的熱度。

「大家手裏都沒錢了,不敢花了,」Vincent說。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