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函:台湾,是否能给沉默的陆生一面连侬墙? 自2011年开始,每年都有陆生选择来台度过一段或长或短的青春岁月。他们在想什么?来台湾后,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民主畅言的连侬墙下,是否能为陆生多留一副纸笔?
台湾记忆能全球圈粉吗?《国际桥牌社》挣一次说故事的自由 “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大家丧失想像力和信心。至于中国因素,我们就把它当做理所当然;有什么好讲的?也不用抱怨。我就不相信‘那个东西’会卡死我,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好。”
民意如流水,国民党专业政治人的失落与哀愁 “非典型”的韩国瑜与郭台铭天天攻占镁光灯,朱立伦、王金平、吴敦义的版面被严重稀释,这些曾经是蓝营明日之星的“老蓝男”们,如今在浮沉的民意里跑著龙套。他们何以继续待在这场赛局?
寻租、被寻租、批判寻租,吴介民的生命母题 中国民工的工资成长远远跟不上经济成长。吴介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在东莞一家工厂附近,他远远看见到地沟里“一堆白白的东西”,后来才知工人早餐时间太短、资方给的馒头难以下咽,民工索性边上工边吃边丢,一地的白馒头,是被剥削者的无声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