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跟着美国驻台人员脚步走趟金门:两岸开战,它是否属《台湾关系法》范围?

美国在台协会在一则贴文中提及“金门是台湾的一部分”,他们是否认为这与《台湾关系法》或有出入?我们得到了意外的回覆。
金门的闽式古厝。

【编者按】近一年来,台、美、中关系多变,“两岸可能开战”的传闻不绝于途,台湾方面也加强了军事演习的频率与力道。在这样的局面之下,端传媒记者李易安重返了两岸前线金门、马祖,看看两岸战争的阴影如何改变边境地景与居民生活,也随着美方人员“拜访金门”的脚步,观察美国在中美对峙之际,以轻松却微妙的方式展现自身对台海议题的立场。

2020年,台湾人在疫情的战战兢兢之中,意外地度过了一个加速的夏天,天天都在目睹台美关系的迅速升温。

8 月 9 日,美国卫生部长阿札(Alex Azar,美译阿萨尔)以“医卫合作”为名义访台;同个月份,美国在台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以下简称 AIT)则发起了“安全合作月”活动,并提出了“真朋友、真进展”(Real Friends, Real Progress)的口号。经过一连串“台美友好”的信号释放后,总统蔡英文也在 8 月 28 日宣布台湾将对瘦肉精解禁,期待借此跨越台、美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最大障碍。

时序入秋之后,美国大选迈向终局,世界则依然沉浸在疫情肆虐、局势未明的诡谲气氛之中,然而台美关系并没有停止加速:9 月 19 日,美国官方以“追思李登辉”为由,再次派出国务院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旋风式访台,而万众瞩目的台美经济对话,也即将在本周五(11 月 20 日)于台美两地同步展开——不论在官方记者会上、或是私底下透露,台湾的外交部官员都曾不只一次提到,“现在正是台美关系最好的时候”。

在这个背景之下,AIT 的各种宣传活动,似乎也变得愈来愈频繁。10 月 19 日傍晚,AIT 便在官方脸书页面上,突然吊人胃口地放出消息,预告发言人孟雨荷(Amanda Mansour)即将“来趟特别的旅行”。

在贴文中,AIT 给出了三个线索——“高粱、风狮爷、丰富悠久的美台合作历史”,要大家猜猜孟雨荷的目的地。不过眼尖的人大概不难看出,第二、第三个线索显然是多余的,因为对于台湾网友而言,高粱早就是金门的同义词,就算没有其他线索,任何人也都能立刻猜出答案。

由此,“风狮爷”反倒更像是硬凑出来、用来充数的线索,仿佛其真正的目的,只是为了铺陈带出“美台合作历史”这个线索。真要说的话,“美台合作”反倒更称不上是“线索”,因为在主流的官方论述和历史资料里,金门从来就不是“美台合作”最重要的场域。

同样耐人寻味的是,AIT 发言人的这场金门之旅,更像是“脸书限定版”的快闪宣传活动——你看不到台湾媒体跟拍采访,也看不到金门县府派出人员接待,AIT 在事先、事后也都没有发布相关新闻稿。究竟,AIT 为何要在此时派发言人前往金门、进行一场只在脸书上公开的旅行呢?

孟雨荷离开金门之后,端传媒也前往了金门。在这篇游记里,我们将跟着孟雨荷的脚步、来场 AIT 版的金门小旅行,一边品味“前线”趣味,一边解析 AIT 的金门之旅,以及这些景点背后所隐藏的各种眉角(或者套用中国大陆的语境——猫腻)。

台湾与金门之间的航线,就像西柏林在冷战时期的“空中补给”(airlift)航线,在用一条脆弱纤细的生命线,将被“敌方”包围的军事前线和台湾岛联系起来。

金门对岸的中国厦门市。
金门对岸的中国厦门市。

“跨越台海中线”的旅行:美国将金门纳入保护范围吗?

和孟雨荷一样,我的金门之旅的第一站,也是位于台北市中心的松山机场。在疫情之下,国际线航厦里几乎熄灯,手扶梯也已经停止运作,然而国内线航厦却人声鼎沸——跨境旅游停摆之后,台湾的国内旅游市场,已经持续热络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和多数外国旅客熟悉的桃园机场不同,松山机场主要营运台、澎、金、马等地的“国内线航班”,以及通往东京、首尔、上海等地,主要服务商务旅客的“区域航线”;然而在桃园机场于 1979 年启用之前,这里其实曾是全台湾唯一的一座国际机场。

时至今日,松山机场除了肩负部分民航功能之外,也是台北地区最重要的空军基地,具有难以取代的战略地位;美国卫生部长 Alex Azar 八月访台时,也是在松山机场降落、从空军基地的大门进出的。

AIT 金门之旅的第一篇游记,同样也以台北的松山机场破题,放上了孟雨荷在候机室里的自拍照,以及高挂在登机门前的航班资讯。

除了照片之外,贴文还用中文写道——“金门不只是地处台湾外海的一个美丽又迷人的岛屿,在它身上,我们也同时见识到了美台多年以来丰富而悠久的合作历史。”乍看之下,这句话似乎并不出奇,然而再细看英文版的贴文,却暴露了一些玄机:

“Kinmen is not only a beautiful and fascinating part of Taiwan, it is also the backdrop of many years of fascinating U.S.-Taiwan cooperation.(金门不只是台湾美丽而迷人的一部分,也是美台合作多年以来的舞台背景。)”

第一个值得留意的点出现了。

和中文版贴文相比,英文版最大的差异在于:其表明了“金门是台湾的一部分”。虽然这种说法看似符合部份现状,但实际上却和很多人心目中的“台湾”、以及美国在法律上对金门(和马祖)的立场大相径庭。

根据《台湾关系法》,其中的第十五条对“台湾”一词是这样定义的:

“台湾”一词将视情况需要,包括台湾及澎湖列岛,这些岛上的人民、公司及根据适用于这些岛屿的法律而设立或组成的其他团体及机构,1979 年 1 月 1 日以前美国承认为中华民国的台湾治理当局,以及任何接替的治理当局(包括政治分支机构、机构等)。(the term “Taiwan” includes, as the context may require, the islands of Taiwan and the Pescadores, the people on those islands, corporations and other entities and associations created or organized under the laws applied on those islands, and the governing authorities on Taiwan recogniz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Republic of China prior to January 1, 1979, and any successor governing authorities (including political subdivisions, agencies, and instrumentalities thereof).)

金门北山断崖。
金门北山断崖。

此外,中华民国于 1954 年与美国签署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里,在定义“领土”一词时,也只提到了台湾与澎湖。由此,民间有些说法便会以这些法律为依据,认为“台湾”作为政治实体的概念,并不包含金门、马祖这些在法理上属于“中华民国福建省”的地方,因而可以顺理成章地将金马地区的人民,排除在新的“台湾国族共同体”之外。

然而若是细看《台湾关系法》的条文,我们却也能发现:虽然该法原文中只出现了台湾、澎湖两个地理名词,看似不包括金门、马祖,但英文版的“the islands of Taiwan”其实也可以解释为“台湾拥有的岛屿”。再说,AIT 也已经在中译版开头明文写道,“本译文仅供参考,引用请依据原始英文条文”,哪天若“情况需要”,由台湾政府实质管辖的金马两地,似乎依然可以被涵括在“台湾”的定义之内,从而为美国在解释条文、与金门互动时,留下了可以斡旋的模糊空间。

然而为何 AIT 只在英文版贴文中提及“金门是台湾的一部分”,而中文版却没有出现类似陈述呢?此外,AIT 是否有意识到这则脸书贴文的说法,与《台湾关系法》可能有所抵触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向 AIT 提出了疑问。隔天,我很快便收到了 AIT 的回覆——电话那头的女声用亲切的语气告诉我,针对第二个问题“AIT 没有评论(we don’t have a comment)。”

然而,第一个问题,我们并没有得到正面的解答。我们只能猜测,AIT 脸书的贴文,原本应该是由英文写成、再由台籍工作人员进行翻译的,但脸书贴文毕竟以大众沟通为重、不是官方文件,中、英文版本就未必会逐字翻译;而“没有评论”,则依然显现了美国对金门的暧昧态度。

但不论如何,这则贴文,确实也呼应了今年以来美国和金门有关的各种动态。

比方说,美国众议员游贺(Ted Yoho)便曾在今年 7 月 29 日,提出了《防范台湾遭入侵法案》(Taiwan Invasion Prevention Act);该提案列出了“美国总统可以使用武力保护台湾”的几种情况,其中一项,便是“中共使用武力,夺取由台湾实质管辖的领土”(the taking of territory under the effective jurisdiction of Taiwan by the military fo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虽然该法案至今仍未通过,却依然释放出了以下这样一个讯息:金门、马祖两个“由台湾政府实质管辖的地区”,也应该在美国承诺保护的范围之内。

此外,该法案提出之后,AIT 处长郦英杰(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也随即在 8 月 23 日前往金门,参加了八二三炮战的公祭与追思活动,成为史上第一个参加该活动的 AIT 处长级官员。

外界认为,郦英杰此举意义相当重大,因为美国在台名义上并未设立大使馆,因此相当于“大使”层级的“处长”出席活动,即意味着美国对台关系的升级,同时可能也呼应了《防范台湾遭入侵法案》的立场——将金门划入美国对台“承诺”的实质范围之内。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将 AIT 发言人的金门之旅,也放在这个脉络之中看待的话,那么英文版贴文里的“金门是台湾的一部分”,很有可能就不只是“无心的笔误”而已,而是在进一步透露出美国对金门的立场。

乐山雷达站。
乐山雷达站。

不过话说回来,从台北到金门的航班,的确也就是体验两岸对峙现状、以及美国在其中角色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如果你热爱冷战史、同时又是个航空迷的话,那么台湾与金门之间的航线,绝对值得列入你的“此生必乘清单”之中。你几乎可以说,这条航线就像西柏林在冷战时期的“空中补给”(airlift)航线,在用一条脆弱纤细的生命线,将被“敌方”包围的军事前线和台湾岛联系起来,同时也是来自上个世纪冷战框架的残留物。

从台北松山机场起飞之后,飞机会先掠过台北盆地东南缘,接着再贴着中央山脉西侧飞行;运气好的话,你一路能看见雪山山脉、德基水库、中横公路、埔里盆地,甚至还能匆匆一瞥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乐山雷达站”,最后才在台湾中部的云林一带上空出海。

这种向南飞行的路线,一直要到进入台湾海峡、飞越澎湖上空之后,才会转弯向西北前进;从地图上看,从台北到金门的直线距离其实不远,但实际航程却向南偏移、刻意绕路经过澎湖,其实就是因为两岸的民航机关,在美国干涉台海局势、设下“暂时停止线”的时候,于海峡中线划设了“禁航区”,只在海峡中段和北段各开了一个狭窄的“缺口”,供台湾航机往来金马两地,也导致所有从台湾前往金门的航线,都必须先飞往澎湖。

金门洋楼。
金门洋楼。

“闽式建筑”、花生贡糖与炮弹菜刀:被拼贴挪用的金门符号

飞抵金门之后,孟雨荷在脸书上拜访的第一个景点,是“优美古典的闽式建筑”

因为长年“战地政务”、经济发展受限而意外被保留下来的古厝,的确是金门今日最重要的观光资源,会列入 AIT 的“旅游行程”并不令人意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出现在孟雨荷照片中的“闽式古厝”,有些其实属于“洋楼”样式,是金门人早期“落番”、前往南洋经商定居之后,从东南亚带回资金与技术所建造而成的建筑,因而带有受西方影响的殖民风格建筑语汇,和传统的闽式建筑并不一样。

在中华民国今日仍有效管辖的领土上,古宁头就是唯一一个解放军真正踏足过的地方。

有意思的是,“闽式古厝”这个粗心的讹误,会出现在一个“美国人的游记”之中倒也恰如其分——那提醒了我们,虽然金门近年常被放在由美国主导的冷战框架之中看待,但金门与广大世界的连结,其实曾经是在另一个相对升平的“侨乡”网络之中形成的。

任何一个熟悉金门的人都不难看出,孟雨荷所拜访的古厝群,其实就是古宁头的北山聚落。在 1949 年的“古宁头战役”之中,这里曾经是国共双方激烈交战的地方,也是共军在登陆金门之后,唯一曾经短暂攻下的阵地;“古宁头战役”期间,解放军的前进指挥所就设在这里——你几乎可以说,在中华民国今日仍有效管辖的领土上,古宁头就是唯一一个解放军真正踏足过的地方。

虽然孟雨荷未必知道北山聚落的这个典故,但一个 AIT 官员在台海局势日渐紧张的当口,选择这里作为行程的第一个景点,倒也颇有无心插柳之趣。

跟着孟雨荷的脚步,我在“洋玩艺古洋楼民宿”的前院遇见了民宿主人李安柏;这间立面样式特别的民宿,就是出现 AIT 贴文照片中的第一幢洋楼。

“其实我们是后来看到脸书照片才知道,原来 AIT 有来过我们这里!”回想起当天景况,李安柏的语气依然掩不住兴奋。

李安柏。
李安柏。

金门出生的李安柏,在台北长大之后,便一直留在台湾工作;十年前为了陪母亲回金养老,她和弟弟向金门国家公园标下了北山聚落的这间洋楼,经营民宿至今已经八个年头。孟雨荷一行人造访的当时,她正在门口忙着招呼其他客人,也没发现他们迳自跑上了二楼阳台拍照。“他们离开前跟我们打招呼、说再见,我们还很傻眼,不知道这群人到底是谁。”

AIT 金门之旅这种即兴、低调的风格,不只是李安柏一个人的感受而已。

看我拿出手机询问,李清桂眯起眼睛、低头仔细端详了荧幕上的照片。“是我们这里没错。但我根本不知道 AIT 来过。”李清桂是“天之桂贡糖”的老板;孟雨荷在照片中拥抱的巨型花生塑像,就是他放在工厂门口招揽游客的吉祥物。

说是工厂,李清桂身后的几个锅炉、拼接而成的工作台,其实更像一个家庭式的小作坊,怎么看都不像是外国贵宾会参访的体面地方。“其实我们这个品牌,创立至今才四年而已,很少接待外宾,一直也都很低调。”

很显然地,AIT 在前往金门之前,并没有事先联络会参访的商家,金门县政府对于行程细节也未必知悉。

“天之桂贡糖”的老板李清桂。
“天之桂贡糖”的老板李清桂。

由于贡糖是观光客在金门必买的土产之一,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天之桂贡糖”很可能只是 AIT 一行人为了补足“金门符号”,随手在网路上搜寻而得、顺路拜访的停留点而已。从地图上看,这个推测也颇为合理:“天之桂贡糖”就位在古宁头通往金门市区的主要道路旁,作为顺道一游的景点,的确非常合适。

关于花生贡糖这个行程,AIT 的贴文则是这样写的:“美国人和台湾人一样,我们都非常喜欢花生。”(The U.S. and Taiwan have a shared love of peanuts.)这是一个乍看有些平淡、细究却又很有意思的陈述——在这则贴文里,AIT 想要强调的,似乎并非花生贡糖,而是台湾人和美国人的“共同喜好”(shared love)。

AIT 金门之旅另一个和金门土产有关的贴文,也采取了同样的论调。

“金合利钢刀”的观光工厂。
“金合利钢刀”的观光工厂。

和大多数观光客一样,孟雨荷也拜访了“金合利钢刀”的观光工厂。所有人都知道,“金门菜刀”只所以出名,其实就是因为其使用的原料,是解放军数十年来对金门发射的炮弹。根据统计,历时 44 天的八二三炮战期间,金门岛上的落弹数便高达 47 万余枚;若再算上炮战结束后长达 21 年的“单打双不打”(逢单日炮击、逢双日休息),两岸的对峙,似乎的确为金门带来了用之不竭的钢刀原料。

事实上,炮弹菜刀确实也是金门一个很贴切的缩影,反映的是金门在两岸关系回暖之后,将战火遗绪转化成经济资源的积极动态。

然而在 AIT 的脸书贴文里,炮弹菜刀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们使用了另一种出人意表的方式,来论述金门菜刀在台美关系中的意义:“你知道比起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台湾有最高的回收再利用率吗?我们对环保责任与管理的投入,是美国与台湾共享的许多价值之一。为了彰显台湾在这方面的成就,AIT 发言人孟雨荷造访了台湾最有名的回收业者之一⋯⋯”

在这个带点幽默的论述之中,所谓的“回收业者”,指的当然就是“将炮弹回收制成菜刀”的钢刀师傅,而“美国和台湾的共享价值”,则再次成了 AIT 最想强调的金门叙事。

古宁头战史馆。
古宁头战史馆。

金门的“战史馆”们:美国在亚洲的冷战足迹

就“台美关系”这个旨趣而言,孟雨荷除了上述那些稍嫌牵强的景点之外,当然也拜访了和美国更直接相关的景点——比如位在北山聚落附近的“古宁头战史馆”,纪念的就是上个世纪开启美苏冷战的头几场战役之一。

在脸书上,AIT 特意放上了战史馆中展示枪械的照片,并在贴文中写道:“你知道美国多年来一直在为台湾的防卫提供各式各样的协助吗?一块儿来瞧瞧这些在古宁头战史馆展出的美制武器吧!它们对台湾自我防卫与成功御敌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帮助!”

这则贴文流露出的“促销”语气,其实也不难理解。就在 10 月 21 日,也就是 AIT 脸书发布金门之旅的隔天,美国政府便一口气宣布了三项对台军售案,内容包括海马士多管火箭系统、增程型距外陆攻飞弹,以及 F-16 新式侦照荚舱,总值约 18 亿美元。

到了 10 月 26 日,美方又追加了“鱼叉飞弹海岸防卫系统”,总值近 24 亿美元;11 月 3 日,美方则宣布将出售“MQ-9B 无人机”给台湾——短短两周之内,美方便宣布了三波对台军售,其密度与力度之大,可以说是自从 1996 年台海危机引发一连串美国对台军售之后,就很少出现过的现象。

现在回看,AIT 会在这三波军售前夕发出这则“促销贴文”,大抵也不会只是个巧合。

AIT 金门之旅另一个和“台美冷战合作”有关的景点,则是八二三战史馆。事实上,孟雨荷早在这趟旅行之前,就已经因为八二三炮战而来过一次金门。

法兰克・林恩中校纪念碑。
法兰克・林恩中校纪念碑。

根据《联合报》报导,今年 8 月 23 日郦英杰前往金门、参加八二三周年公祭暨追思活动时,孟雨荷亦有随行。当时他们除了与总统蔡英文一同向国军将士上香致敬之外,也特地前往孟登道中校和法兰克・林恩中校纪念碑,向这两位在金门殉职的美军军官献花致意。在孟雨荷的游记贴文中,AIT 也将当时郦英杰在金门拍摄的照片,一并附了上去。

值得注意的是,让这两位军官丧生的,其实并非 1958 年的八二三炮战,而是 1954 年的九三炮战——当时正值美国与中华民国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前夕,而美军在金门也依然驻有军官。

毫不意外地,这些和九三炮战、八二三炮战有关的记忆,在孟雨荷的金门游记之中,也被塑造成了美国助台抵抗中共的例证。贴文中提到:“在当年的烽火岁月中,美国曾经为了台湾的防卫提供支援。八二三战役在美台合作中占有一页非常重要且悠久的历史。”

然而尴尬的是,贴文中有张照片是八二三战史馆中的展览文字,而文字内容则是“炮战爆发后美国的反应”。我们无法确认 AIT 的脸书小编是否有仔细看过展览文字,但这张翻拍的照片,显然和贴文强调“台美合作”的主旨是有些冲突的,因为那段展览文字的最后一段如此写道:“惟美国不愿卷入战争,仅以第七舰队护航运补至距金门海岸三海浬之处。”其折射出的,反倒是美国过往对台湾和金门的摇摆态度与矛盾心态。

北山播音墙。
北山播音墙。

在 AIT 脸书页面上公开的所有“景点”之中,位在古宁头战史馆附近的北山心战播音墙,则是网友留言数最多的一个,其话题性可见一斑。

所谓的心战播音墙,其实就是由许多扩音喇叭所组成的墙体,在两岸对峙期间,曾经是双方用来向对方喊话的重要心战工具:台湾这边一般宣传“人民在三民主义之下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利诱共军士兵投降“起义来归”;大陆那边则会在节日期间,找来妇女在麦克风前倾吐“对儿子的思念”,对驻守金门的大陆老兵动之以情。

时至今日,北山播音墙是金门仅存仍在运作的播音墙,然而其放送的音量已经大不如前,主要瞄准的对象,也早已成了观光客。今日游客之所以来此,就是为了在断崖边缅怀“汉贼不两立”的冷战时光,听着播音墙播送的八〇年代台湾流行金曲,以及邓丽君当年来此的温柔喊话:“亲爱的大陆同胞们,你们好,我是邓丽君,我现在来到金门的广播站,向大陆沿海的同胞们广播⋯⋯”

很有意思的是,北山播音墙这种原本用来对外心战,后来却“出口转内销”、将目标受众转为来自台湾(和部分大陆)的观光客的现象,和台湾公部门近年来热中使用脸书进行政令宣传、以流行文化或迷因图与民众互动,偶尔会被部分人士讥为“大内宣”的现象倒也相映成趣——而 AIT 这场以台湾人为受众、以脸书河道为载体的金门之旅,若说是当代版本的一种心战墙,或许也未有不可。

古宁头战史馆。
古宁头战史馆。

美国对金门的重新重视,意味新冷战即将到来?

然而金门这个“前线战地”,倒也不是头一遭成为“宣传工具”——大胆点说,今日的金门,其实就是一座在地缘博弈、内外宣传之间流转诞生的岛屿。

金门今日的样貌,其实是在上述两个和冷战相关的议程之中,由两岸政府和国际地缘情势所共同打造出来的,而隐身在背后的条件和驱动力,也一直都来自美国。

于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任职的美国历史学者宋怡明(Michael Szonyi),曾在《前线岛屿:冷战下的金门》一书中指出,1954 年台美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时,美国曾经希望蒋介石放弃金门、马祖,因而也才会在条约中仅提及台湾与澎湖。

然而心怀反攻大志的蒋介石,当时却不愿弃守金马;为了迫使美国协防金马,蒋介石于是刻意将不符比例的大量军力,押注在这两个前线岛屿上,借此向美国传达出“一旦金门失守,台湾也将沦陷”的讯息,从而在冷战期间将金门打造成了高度军事化的反共堡垒。

到了 1970 年代,中美关系逐渐冰融、冷战在东亚地区的战线也在此时开始松动,然而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非但没有从金门撤军,反而还持续增兵。甚至在 1979 年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之后,金门这种高度军事化的现象也都没有消失——宋怡明认为,这其实就是因为蒋氏政权为了维持统治的正当性,才会刻意营造出紧张气氛,企图让金门停留在冷战框架之中。

金门市中心的蒋介石像。
金门市中心的蒋介石像。

换言之,顺着宋怡明的逻辑来谈,金门今日的样貌,其实是在上述两个和冷战相关的议程之中,由两岸政府和国际地缘情势所共同打造出来的,而隐身在背后的条件和驱动力,也一直都来自美国。

回看 AIT 发言人孟雨荷的这场金门之旅,AIT 在脸书上的贴文,基本上都是在证明台美之间在金门的历史连结,以及双方共同拥护的价值——有些的确和台美过去在冷战体制之中的合作历史有关(比如古宁头战史馆、八二三战史馆),有些则稍嫌牵强、只是将“金门符号”生硬连结上美国文化(比如环保意识、对花生的热爱),但总归都是在将金门纳入美国对台关系的范畴,也强化了“金门属于台湾”的地缘想像论述。

然而除了方便宣传的符号与论述之外,美国对金门也并非没有实质动作或资源挹注。

比方说,虽然没有出现在脸书上,但据传孟雨荷此行也拜会了金门防卫指挥部,就算没有直接就军事合作做讨论,也依然透露了美国对保卫金门的态度;又比方说,孟雨荷此次也拜访了金门大学,并在该行程的脸书贴文中提及,美国多年来一直都在透过“傅尔布莱特计划”,将美国大学或研究所毕业生引入金门,从事英语教学的活动。

上述这些,都是相对幽微、却也非常实际的动作,放在一向暧昧、经常只能在台面下发展的台美关系之中看待,也显得格外突出。

最耐人寻味的,则是孟雨荷离开金门前,在脸书上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我们下一站要去哪儿?”若从英文版来看(where should we go next?),这句话其实也是个带有歧义的双关语——除了指“AIT 下一个出访目的地”之外,似乎也可以有“台美关系下一步进展”之意。

在宋怡明看来,在冷战体制之中因美国介入而军事化的金门,就是个依托冷战而生的岛屿——就此而言,AIT 近期在金门的频繁动作,究竟可否视为美国对金门的重新重视,甚至意味又一次冷战的降临呢?在美国大选刚告一段落、下一轮国际角力正要开启的眼下,这个问题也只能留待时间检验了。

读者评论 7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寫得極好,大開眼界!

  2. 讀來輕鬆有趣但又有深度的好文!

  3. 這金門鋼刀有點草船借箭的影子,挺好玩。AIT這次那些含蓄又語帶雙關,最後點到即止的文字的確是不可多得。

  4. 好有趣

  5. (可以放昆翰在飛機上拍到的珍貴的樂山雷達站)
    少擺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