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Opinion:“既然活着,就活的精彩,或许慢慢会明白吧。”广场

Your Opinion:“既然活着,就活的精彩,或许慢慢会明白吧。”

我们在圆桌问了桌友一个问题:“你遇到的第一个哲学问题是什么?”

Peter Wong:纸媒积累20年后,我加入新媒体战圈

科技不仅改变了阅读平台、周期,也改变了内容生产思路。最新最快未必是重点。

转型三年,三份报告,纽约时报遇到的空前阻碍是什么?

三份报告揭开纽约时报数字化道路的觉醒、确立及自我批评,传统与创新的拉扯冲击著百年老报,也成为传统新闻业者共同面对的问题。

给H的回信:怎样面对无处安放的愤怒

保有对自由坚定不移的信念与坚持,用阅读和写作实现灵魂的高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争取自由,一定是可能的。

给Z的信:我们都曾困惑

困扰人们的总是类似的主题:个人选择的迷惘,信赖的价值观与现实世界的摩擦。那些看上去有能力击破一切的人,也不过是恰好在某个位置而已。

读者来函:国际不再恐同日,同志需要“政治出柜”

中国同志社群的命运,需要和不同群体联结,需要“政治出柜”──公开、勇敢地谈政治。

作者手记:为什么槟榔业应该且值得探索?

乡村社会的空缺,只能让稳定而具有社会意识的乡村产业来补位。

五幅图告诉你:香港媒体玩完了?我Sh*t!

世道如此,媒体人更要鼓起勇气,大声说 “Sh*t !”,其实是不认命,不妥协!

如何使用网络论坛、社交平台,发现读者关心的新闻?

如何第一时间发现读者关心的潜在热门话题,是新闻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有颗训练员的心,处处都是小精灵?真实世界可能刚好相反

国际新闻形势愈烈,但“难民”、“穆斯林”、“伊斯兰国”这些惯用关键词早就射不准事件的靶心。如何与心中的偏见做斗争?

读者来信:我怕他们毫无预感,在温暖中大难临头

我看到模糊间,所有人都在打擦边球的热闹,越来越多人质疑纪念六四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狂欢。

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纪实摄影我们还在说《人间》?

端尝试用“距离”体察影像:尽量接近新闻的人和事,听他们说故事,然后轻轻走远一点,去观察,或许加一点想法,或许像根本不存在于现场,然后拍摄。

面对女性身份的传统设定,亚洲女记者做了什么选择?

在今天,女记者的工作仍旧受性别影响,家庭与事业的两难抉择依然奏效,但亚洲女记者们却几乎有着相似的选择。

读者来函:民主的台湾,请不要用我老家的方式对待我

承诺书不是一纸空文。虽然我只来台湾停留一百天,但我也有权利在这片土地上和任何人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

记者手记:我生活在美国最大的自由派泡泡中

媒体逐字逐句地分析特朗普,但不把他当一回事;他的支持者正好相反,认真看待他,但不对他的用词吹毛求疵。

给A的回信:这世界的歌声,当然与你有关

生活不总是励志,但不要因此惩罚自己。

记者手记:听难民倾诉白白等待的痛苦

这一年来,香港公众把在港难民与大坏蛋画上等号。记者想知道的是,怎样的社会和制度因素,才令这些本来算是逃出生天的人又走上这条违法绝路?

记者手记:该怎么看待一个进入颠狂的法务部长?

台湾法务部长罗莹雪这四、五天来的表现,给新闻工作者最严酷的考验就是:究竟该怎么看待一个进入颠狂状态的法务部长?

给K的回信:谁来决定智识的边界

个性定制将喜爱的新闻送到身边,满足之余却又隐隐不安,演算法影响认知的边界,片面的消息让人蒙蔽在舒适圈,我们要怎么办?

记者手记:在李波的谜之微笑中,向真相突围

从书商李波“被失踪”到“被出现”,三个多月来,记者眼见此案在明处的一幕幕变化,更感到暗角中不可测的现实。

编辑手记:政治文明都不同,政治评论怎么会相同?

台湾的知识分子,可以兼具社会运动者和立法委员的双重身份,可以自由发言。作为一个生长在大陆的媒体人,面对这样的真实个案,我羡慕,更为大陆的环境感到屈辱。

读者来函:台湾为何与中国大陆渐行渐远

大陆已经给台湾这么多好处,为什么台湾人仍然不买单?答案其实很简单,大陆人给的不是台湾人真正最在意的。

美国新媒体Axios诞生,要为碎片化新闻正名?

媒体寒流中逆势诞生,Politico 原班人马试图打造长得像 Twitter 的专业新闻。

尼泊尔的年轻精英,会因为热爱尼泊尔语归来吗?

如果尼泊尔的年轻精英纷纷出走,不再回来,甚或不懂、不用尼泊尔的语言,那么这个2600多岁的古老文明,谁来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