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函:眼球中央春晚——戏谑一种名为“中华民国”的病态广场

读者来函:眼球中央春晚——戏谑一种名为“中华民国”的病态

此刻,我们集体被拍摄下来,欢声雷动的,准备对着电脑荧幕前的观众上演一场最悲哀的国族认同戏码。

流量翻倍却大幅裁员,Medium要痛改商业模式?

裁员,抛却流量,按文章质量盈利,创办twitter的他,在美国最大的自媒体平台上试验著内容的力量。

他的小清新,她的反叛曲:当中港相遇在校园

两个唱作青年,一个是香港女,一个是大陆男,同在港大但互不相识,他们也不知道,彼此在同一座校园唱着截然不同的城市心情。

全球新闻业的2016:那些将影响我们观察世界的重要时刻

回首2016,新闻界从最根本的专业操守,到最关乎生存命脉的产业形态都遭遇挑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思考、决策都将受到深远影响。

三张图带你看看,深度报导的背后(下)

为你翻开深度报导背后的珠帘,让你们知道我们多一点。

三张图带你看看,深度报导的背后(上)

为你翻开深度报导背后的珠帘,让你们知道我们多一点。

给B的回信:不要过早绝望

面对现实的迷惘、沉默,能促进个人意识的觉醒;而现实,也有着它的温柔。

读者来函:他们在漩涡下写作 ——记《香港三年》新书分享会

香港用三十年的时间重新走回原点,而新闻、媒体、纪录也随着香港社会一同面对困境。

读者来函:特朗普当选,宣告自由派傲慢的破产

特朗普的当选至今仍是个错误的选择,但不通过这个选择,来自“他者”的信号和声音就永远无法引起话语精英的reckoning。

读者来函:当权力的运用没有绝对的准绳

我们希望面对的是工具化,抑或不工具化的警队?

Your Opinion:“凝视”之下,郑欣宜的“高调肥”为何触动社会神经?

欣宜又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对于“凝视”下的“胖女孩”如何自处的大辩论。有人说,“观看的方式决定世界的样貌”。

给P的回信:“成年人的虚伪”是可以斩断的

我们可以选择要做怎样的普通人。

读者来函:回应《表态挺同的陆生与“426”》,政治正确前不过都是人

面对迥然不同的政治环境,不论台生还是陆生,都在用同一套逻辑来明哲保身,说到底了,都是人性。

他们翻墙因为爱国,我翻墙后却发现不再爱国......

没想到“墙外”所见种种,将我过去对这个国家的印象、认知、国族想象一一打翻再重构。

年薪可达百万的Growth Hacker,价值在哪里?让硅谷的精英们告诉你

Growth Hacker是一个交叉职业,分析数据当然是核心环节,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要对业务,有足够的理解。

三张图带你看看,深度报导的背后(番外)

为你翻开深度报导背后的珠帘,让你们知道我们多一点。

读者来函:在自己身上,捍卫一个自由美国

“中国乖乖女”模式的母亲,遇上“自由美国精神”的四岁女儿,这是需要去捍卫的世界,她说。

Your Opinion:“政治,成了我与父亲之间的话题禁区”

“我什么都不会告诉你了”、“书读得越多越反动”、“你有极权情结”、“你少不更事”……政治,成了家庭对话的雷区。

脸书过气,推特要死……美国大学生如何看待12大社交媒體?

老一代网络社交平台用点赞与评论来吸引用户,但在19岁的他眼中,这才是逃离的开始。

Your Opinion:70年过去了,我们如何谈论二二八?

二二八事件70周年,人们纪念的是什么?历史的真相又是什么?米兰.昆德拉说过:“人类对抗权力的斗争,就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

读者来信:成功的“斜杠青年”上了端传媒,而失败的人还在找下一份兼职?

“潮化”斜杠等于将劳动市场的现实当作是新时代的应然,成为一种倒错的小清新,穷忙时代的精神胜利。

小端血泪史:你我如何被脸书算法改变?

如果它让你更容易陷入单一认同,而不鼓励倾听多元声音,如果它的演算法决定你看到的世界,也许你真的应该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