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编读手记

Your Opinion:“既然活着,就活的精彩,或许慢慢会明白吧。”

我们在圆桌问了桌友一个问题:“你遇到的第一个哲学问题是什么?”

社群组 整理

刊登于 2017-04-08

#编读手记

专栏 Your Opinion 精选重要报导、争议话题底下,读者的评论、来信、或者获得授权的个人脸书感言,整理成文并发布,让更多人可以读到你的观点,让声音穿透同温层。欢迎你继续在端APP网站写评论,在端的Facebook留言,或者写信给我们editor@theinitium.com。我哋实睇,一条都不会走宝。

Alain de Botton 开创的 The School of Life,十年来已开遍全球,当中主办的讲座座无虚席。
Alain de Botton 开创的 The School of Life,十年来已开遍全球,当中主办的讲座座无虚席。

Iris_Liu: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3月30日,端记圆桌发起了话题“你遇上的第一个哲学问题是什么?”有读者重提这个经典的因果困境:“到底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太普及,甚至在维基百科也有专门条目解释。负责这期圆桌讨论的小二陷入沉思,默默为她点了个赞。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因果困境想要表达的是一个“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这个鸡与蛋的问题也常常激起古代的哲学家们去探索并讨论生命与宇宙的起源问题。演化论表示物种在通过一定时间的突变以及自然选择后最终可以得到演化。这使得人们相信在历史上的某一刻,某一种像鸡但是不是鸡的物种,由于基因突变,产出了第一颗“鸡蛋”。因为,鸡和鸡蛋都是由鸟和不是鸡蛋的鸟蛋演化而来的,只不过在很长的时间中二者演化的越来越相似而已。(资料来自维基百科,百科内容以 CC BY-SA 3.0 授权)

近年,“哲学热潮”席卷世界,以“普及哲学”为内容的新媒体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广为人知的有由“才子”Alain de Botton 开创的 The School of Life,十年来已开遍全球,俨如跨国企业。课程内容以哲学介入现代人心灵世界,贴近人们日常生活面对的问题,例如“爱情”、“焦虑”、“性”、“工作”等等,以打破哲学晦涩难懂的形象,藉文化指导人们生命之旅。

而在华语世界,普及哲学热潮同样方兴未艾。我们的特约撰稿人曾深入台湾普及哲学场景,访问哲学推手朱家安、“哲学新媒体”、“哲学星期五”、“PHEDO”(台湾高中哲学教育推广学会)等人物组织。在香港,哲学亦渐渐走出学院,进入到中学教育之中。

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下,我们对每个人心目中的哲学产生了兴趣。即使不是老学者、不是哲学家,你我般的“平常人”亦总会在生活中质疑过既定的概念和思维,遇上过奥妙无解的哲学问题。

什么是“存在”,什么是“意义”?

在这次圆桌讨论中,最多出现的词语应该是“存在”,其次就是“意义”。在哲学思考中,某种“存在”到底有没有某种“意义”,是常见的提法──“我”真的存在吗?“世界”真的存在吗?存在有没有什么本质上的意义?──并且有不同的理论和学说,尝试论证各样结论。当我们在生活中质问“存在”和“意义”之时,也许我们都还在迷惘困惑当中,不断寻索答案。

bongjiu:人嘅存在有咩意義

既然活著,就活的精彩,或許慢慢會明白吧。

by OliviaChen

deguo:应该是存在的问题吧……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有点像庄生梦蝶吧),想起那个时候不知道怎么向爸妈表达这个问题急得直跺脚,他们还以为我在问我是怎么生出来的说我是从垃圾桶来的呢

maomao:最記得的是小時候會想會不會身邊的所有都不存在,只有自己是真的,我看到的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現在這樣想還是覺得可怕。

OliviaChen:我也是一樣的想法哎,不過最早是想,我為什麼活著.至今還沒有答案.只是覺得,既然活著,就活的精彩,或許慢慢會明白吧.

alvinleung:這世界真的存在,還是一切只是我意識所構的?

Cogito:人生的意义。 二十多年的人生中想了十几年,也没想出答案。但是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地丰富着它的内涵,在某些时候也以为自己找到了,并指导着自己的生活。

monjunwu:人的身体细胞每时每刻都在经历更新换代,怎么能证明下一秒的你就是上一秒的你了?如果以肉体的存在作为人存在的前提的话,当身体经历了一个更新的周期后,你还是原来那个你么?人对周遭事物的感触来自哪里了?我们是如何感知到时间的推移的了?如果有某种物质能使世界上所有的一切运动都暂停,那那个时候还存在能被人感知的时间么?时间又是什么了?

盜火者:人的一生,無論是轟轟烈烈還是積極無名,無論是百萬富翁,抑或獨霸一方的獨裁者,或者是超級政客。世界名人,或者是窮困潦倒度過一生,最終都將歸於塵土,那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或者說,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习大大:仔细地回忆了一下童年的困惑,第一个在生活中碰见的哲学问题应该是“自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吧。起因是有一次因为和同学起了争执,悲愤到想去跳楼。然后坐在2楼的窗子上思考:自杀是不是被这个行为所对抗的事情所赋予了意义?比如海子卧轨,老舍投湖,显得无比悲凉令人唏嘘,为什么我现在的自杀却只带着社会板块新闻的俗气,难道悲愤的情感也有高低之分吗?!!想了半天,答案是有,如果现在死了,就失去了把自己的情绪正当化合理化的辩解机会。

然后我被班主任揪下来找了家长。

紧接着我就遇见了人生中的第二个哲学问题:无法向他人表达坐在2楼窗台上的我其实是在严肃地思考哲学问题。以及怎么对抗“过于敏感,心理有问题”的标签,无解啊。

虚玄的想像以外,敏感精灵的好奇心

在对着世界、对着国家、对着深处自我的大哉问之外,桌友也有着灵敏的心思,对生活瞬间有入微的观察。比如说,两位桌友 JoyceYHama 不约而同地问:「假如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而沒有人在附近聽見,它有沒有發出聲音?」

於是我問哥哥,哥哥說「我也不知道你是不是NPC,也沒辦法證實。」

by Roybunt

章灵北:人能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香港能不能兩次選出同一個梁振英。

一顆小王:人生為什麼要有黑夜?為什麼黑夜令人如此恐懼?

rynns:看書時腦海中的聲音究竟是誰

整個城市被光吞併:我能不能用一個旁觀者的態度來看我的所有行為?

Roybunt:小學的時候我一直懷疑並擔心周圍的人都是「假人」,是角色扮演遊戲裡的NPC(non-player character )。想到我爸媽也可能是NPC,忽然會感到心慌。於是我問哥哥,哥哥說「我也不知道你是不是NPC,也沒辦法證實。」

Bd:小时候坐公交车的时候突然幻想自己是类似仪表板、方向盘之类的物体,缓过来之后想自己究竟和它们有什么不同......

光辉离歌:面包和爱情选择那个

SallyJtJ:人为什么要吃饭?想了我整个童年^O^

小北大人:真是惭愧 到了二十一岁 竟然觉得自己没有思考过什么哲学问题

哲学是什么?

当我们思考哲学问题时,总有一刻会思考到,怎样的问题也能称得上哲学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又是否统统可以哲学地思考?在学院里内,哲学是怎样定义问题的呢?

泡泡拉麵:哲學是什麼

哲學不過是個人在自己腦中做的遊戲,既可使人聰明,亦可使人愚昧。

By 牆奴

端小二:所謂「哲」,本義指明智、智慧。香港中文大學關子尹教授指「哲」字可引申為「斷疑」之義,一方面涉及理論上的概念區分,另一方面涉及實踐上的行為決擇。

自古以來,喜愛沉思的哲人醉心於梳理出各種解釋世界的理論。從「上帝是否存在?」「怎麼才是理想國度?」「人和人應該如何相處?」,哲學既嘗試找出明晰的答案,也為人的生活提供指引。

而哲學只隨着時間變得豐富。宗教哲學曾面對過「上帝已死!」「重估一切價值!」的挑戰,近代科學觀正深刻改變形上學思考。

由昔日對理想國的探討,漸漸分出「利維坦」和「社會契約」,開啓了近代政治哲學討論。

從歷史的角度,「進步」如何可能?有人說進步是「辯證」(dialectic)地發生,最後會到達一個無上的「絕對精神」(absolute idealism);又有人說辯證不會帶來唯心的意志,只會導向一個完全平等、唯物的社會結構。

接着,由「我思故我在」到「懷疑一切」,個人理性成為西方文化思想中心,哲學和邏輯亦取代神秘思想,指導着社會文化。

而在東方,哲人關注於人倫關係和心靈發展,儒釋道成為主流思想,孕育着截然不同的文人氣質。

哲學正是如此兼容並包,反省一切。既有虛玄的形上學,又有實際的倫理學;有思索真偽的知識論,亦有判斷美醜的美學;有源遠流長的哲學史,和穿梭其中的各種主義。但哲學的根源仍在人的思考中,即使不成理論,你我必定曾遇上過哲學,那些讓人頭疼的無解問題。

一夫者毛:哲学是西学,还是普世的文化? 哲学,宗教是文明的方面,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思考方式和关心的问题。东方没有像希腊纯粹思辨的工具理性,却有丰富人与自然,历史,宇宙的关系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确实没有哲学。但是我们连自己的特有的思索抛弃了,那也太没骨气了。虽然这些思考,不像工具理性能迅速给我们带来利益,科技的发展。但历经风雨,我们会从新审视这宝贵的财富。

牆奴:哲學不過是個人在自己腦中做的遊戲,既可使人聰明,亦可使人愚昧。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