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年度回顾/前瞻

两岸三地年度观察之一:与中国因素的周旋

回望2015年,在中港台各自经历过的众多社会变动、思辨和争论之中,有什么议题是跨地交织、彼此牵引,必须一同检视?又有什么三地同样面对的问题,却各自走出截然不同的路?端传媒评论组一连数天的“两岸三地年度观察”系列,尝试梳理和比照三地2015的发展轨迹。

端传媒评论组

刊登于 2015-12-28

#2015年度专题

政改落幕,中国制约更加明显,“香港未来想像”的课题,仍是现在进行式。摄 : Alex Ogle/AFP
政改落幕,中国制约更加明显,“香港未来想像”的课题,仍是现在进行式。

香港:2047提前登场,前途想像浮出水面

经历了2014年数十万人的大规模占领运动,2015年,香港立法会否决了北京提出的政改方案,讨论十多年的政制改革陷入僵局。北京给的“普选”方案不获香港社会认可;香港藉社会运动彰显的民意亦不获北京承认。京港信任低迷,香港民间不再相信中国会给香港真正的民主的未来,一直支撑民主派的“民主回归”论述路线,也受到空前挑战。当旧有的民主与建制博弈平衡被打破,香港自治的道路如何往下走?

“一国两制”承诺50年不变,而2047年尚未到来,香港宪制发展的真问题已提前登场。

2015年1月,香港特首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罕有地点名香港大学学生会刊物《学苑》出版的《香港民族论》,抨击其中的“港独主张”。梁的点名批评,却反而让暗示香港应独立建国的“民族论”,在香港前途的讨论中,受到更大关注。另一方面,学者陈云此前提出的“城邦论”也继续发酵,逐渐由文化想像清晰为政治主张。“城邦论”与“民族论”在处理与中国关系上见解不同,但都隐约指向香港独立。

2015 这年,还浮现若干与香港前途有关的想像:六四维园烛光晚会中,几所大学的学生会代表当众焚烧《基本法》,主张修宪,呼应去年立法会议员黄毓民在议会提出的“全民制宪”。学民思潮发起人黄之锋则倡议:应重新理解中港的宪政关系、公投自决前途。在光谱另一端,建制派的刘兆佳认为,“后占领”时代的香港,“一国两制”会被赋予新含义。学者陈弘毅,则提出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寻求香港“独特的民主路”。旁观的学者阎小骏则呼吁,香港应该打破对北京的隔膜,认识及投入中国,重建互信。方志恒主编出版《香港革新论》则希望在传统泛民与港独论述之间开拓出第三条路,提出“革新保港、民主自治、永续自治”等主张。

尽管2047已经进入讨论议程,但亦有不少论者聚焦现在,认为香港应先尽力巩固自身实力,建立有力的公民社会,或力行“民主自治”,或持续在地抗争防止香港进一步下滑。在中国框架的约束内,如何避免抗争被自我解构的命运,是香港要面对的难题。

政改落幕,中国制约更加明显,“香港未来想像”的课题,仍是现在进行式。

马习会终究将标记着两岸关系的某个新里程,我们仍无法确定,这次双方发言,在多大程度上能框住未来的两岸关系。摄 : Edgar Su/REUTERS
马习会终究将标记着两岸关系的某个新里程,我们仍无法确定,这次双方发言,在多大程度上能框住未来的两岸关系。

台湾:马习会惊奇

2014年太阳花运动之后,《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迟未完成立法,两岸谈判陷入低潮。2015年8月25日,海基、海协两会如期举行的福州会议,交出索然无味的成绩单。彼时舆论认为,马英九卸任前,两岸关系将难有突破。

在这种背景下,11月7日在新加坡骤然登场的马习会,着实让不少人错愕。

两岸领导人66年来首次破冰会面,引起各种不同解读。陶仪芬李丁赞从宏观地缘脉络切入,将这次会面视为中方对美包围的突破;白信则反向指出,台湾边缘化或“芬兰化”的趋势。聚焦两岸关系的论者,或视之为大开大阖、走向开阔务实的历史突破;或认为马英九是在拿中华民国未来豪赌。此外也有人从中国反腐打贪的脉络切入,将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视为中方面对两岸间盘根错节的代理人网络,打算出手整顿的讯号。这些诠释的对错,仍需时间沉淀。

不过对台湾本土派而言,长年被视为“亲中”、又在执政末期民意探底的马英九,此时与习会面不免显得可疑。数千名抗议者喊着“马英九并不代表我!”集结,马英九在会面中“只提一中、未谈各表”的致词,更在台湾引起猛烈抨击,还引出媒体记者周玉蔻在现场强势质疑。

马英九酒酣耳热,台湾媒体激烈针砭。只是短短四天后,阿里巴巴的“双11购物节”,一批产自雾峰的“台农71号”香米从天猫国际卖向中国市场;同时台湾消费者的跨境血拼金额,也成了淘宝网的第四大海外市场。年底,台湾陆生纳保争议再度浮上枱面,引起一轮争议;甚至引起部分旅台陆生思索自身与中国的关系。两岸交流持续深化,也带出各种社会动能,预示未来进一步政治互动的必然。

在此脉络下,马习会终究将标记着两岸关系的某个新里程。我们仍无法确定,这次双方发言,在多大程度上能框住未来的两岸关系。但当两边创下领导人见面首例,至少,未来不管是双边官方更直接的互动,或是当民进党总统跟习进平的会面,都将少掉某些象征的阻碍。

中国在“现代国际秩序”跟“天下帝国”两种想像间的摇摆,是当前许多问题根源。摄: Feng Li/Getty
中国在“现代国际秩序”跟“天下帝国”两种想像间的摇摆,是当前许多问题根源。

中国:中国梦背后的“何为中国”

习近平政府上任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执政理念,简称“中国梦”。在强烈而并不清晰的意识形态话语背后,是一系列强人政治的具体举措:在内政上,直接领导超过18个小组,横跨政经、政法、安全、网络、意识形态各领域,整合传统的利益集团格局,开启大安全体制;外交上从邓时代的“韬光养晦”,进入更积极争夺话语权的大国外交模式;在处理与周边地区关系上,也改变旧有统战模式

与这一大势相伴而生的,是政治思潮中国家主义的急速升温。相对地,曾经风起云涌的自由主义则逐渐失声,革命与改良的争论偃旗息鼓。同时,香港、台湾等中国周边地区,面对中国国家主义的强势崛起,各自催生出更激烈的本土意识与行动。

现实中国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则又牵动知识界,对历史上“中国”内涵的思索。

关于“何为中国”的争论,起于百年前梁启超与章太炎的辩论。2004年汪晖出版《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历史学家葛兆光发表《宋代“中国”意识的凸显》,则掀起近十年一波丰硕的论争。2011年葛兆光出版《宅兹中国》,指出中国并未从帝国变成真正的民族国家,而是在“国家”观念中,保留了无边的“天下帝国”想像;2014年又出版更聚焦的《何为中国》。

这个命题在2015年引起更多回响:3月许倬云出版的《华夏论述》,称中国这个“共同体”是“没有边界,可是有程度不同的归属”的“天下”,容易接纳外来元素。6月汪晖在喀什大学演讲《两洋之间的文明》也以“跨体系社会”描述中国,主张其由不同地域文化长期交往渗透而成,故“民族国家”概念并不适用。同年许纪霖在《复旦学报》第五期刊出〈现代中国的家国天下与自我认同〉,也论及近代“国家”作为主要政治单位的崛起,如何造成传统中国认同中“家国天下”连续体的断裂。

不过这些围绕在“何为中国”论述,对当代的“中国梦”又有何启发?许倬云在接受《端传媒》访问时,以历史上的罗马帝国、大英国协为类比,认为中国仍然可能成为具有“包容性”和“弹性”的“天下”。汪晖也有类似观点。但在另一方面,葛兆光则拒绝从对历史中国“天下”的分析,替当前中国内的“天下主义”背书。他在接受《政见》采访时也指出,中国在“现代国际秩序”跟“天下帝国”两种想像间的摇摆,是当前许多问题的根源。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