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台灣
深度、專業、在地,多元報導盡覽台灣社會真實脈動。
專訪《南巫》導演張吉安:巫術基本上就是整個馬來西亞的政治
巫術是《南巫》的引子,是一個符號,張吉安想說的是族群、邊界、種族,甚至是身份認同,對政治的不信任。
專訪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去全球化」時代,台灣如何把握機會?
作為主導台灣產業政策的最高級別官員之一、面對數十年來未有的世界變局,沈榮津與行政團隊的思路是什麼?
許仁碩:陸生十年,我們真的只能「互相怨恨」嗎?
陸生不該是兩岸關係的工具,台生也不只是陸生在台生活的背景,燃燒了青春的,不是只有陸生。
同婚通過後,國王與國王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
台灣同婚合法化後,反同婚的勢力並不因此而消解,連串的「性別戰爭」繼續在孩子們的書架上開打。
《迷航》導演李哲昕:拍攝中國社會運動,我害怕切壞這璞石
「什麼叫真實的色彩?就是把那些極度亢奮下說的話拿走,或是極度恐懼之下說的話拿走⋯⋯」
端傳媒榮獲台灣「卓越新聞獎」新聞敘事創新獎
〈莫拉克十年專題頁面:雨停之後,台灣日漸改變的臉〉記錄這場讓中央山脈南端地貌大幅改變的災難,脫穎而出,獲該獎項唯一大獎。
校園前線諮商心理師內心話:如何「接住」處於低潮與危機中的青年學生?
台灣大專校園接二連三發生學生輕生事件,社會將期待投注在校內的諮商心理師身上,但他們如何看待這個議題?
集體「改信」成為穆斯林後,失落的西馬原住民
「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方式錯了。」
東南亞華語勢力在金馬:因為中國電影不來了,他們才被看見嗎?
其實,星馬的電影創作者長期以來都在華語電影圈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並非因為中國電影的無法參與而崛起。
巴迪族集體死亡事件背後,被「現代生活」吞噬的家園
森林資源為馬來西亞帶來巨額利潤,但依靠森林過活的原住民被遠遠拋下。若不是這一次的集體死亡事件,人們大約已經忘了巴迪族人。
主流,去死吧!—— 屬於怪咖、異類、小眾、弱勢的第 57 屆金馬獎
觸及了許多香港人心底傷痛的電影,都刻在金馬獎入圍名單裡,金馬獎是屬於台灣的,但這一屆對香港人別有意義。
她進了好萊塢,卻被問「妳知道怎麼做人腦炒蛋嗎?」
2020年金馬獎前夕,李宛蓉受邀返台,與李安、是枝裕和、Ken Loach並列講師,談她所「品嚐」出的電影滋味。
1
...
76
77
78
...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