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台灣
深度、專業、在地,多元報導盡覽台灣社會真實脈動。
台灣擬資助以色列屯墾區,民團抗議、輿論更趨兩極|Whatsnew
7月下旬,台灣社會尚在為「大罷免」如火如荼催票時,一則關於以色列與台灣的外交動態新聞,點燃輿論罕見的關注與情緒。
烈焰之後:台灣八仙塵燃傷者如何走過這十年?|端聞 Podcast
「創傷不是痛苦之後好起來,因為它沒有好起來那一天,創傷是一個轉變的奇跡跟開始 ,你永遠都可以重新再選擇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評論|
一場罷免,兩種「真相」:台灣「大罷免」運動中的輿論戰場
在大罷免事件中,台灣媒體生態展現出深刻的新聞二極化與回音室效應,導致政治部落化與社會對立日益加劇。
影像:2025台灣新聞攝影大賽 選映
端傳媒選映部分得獎作品,分享不同攝影記者於去年的所見所想。
據報美方阻賴清德過境,台防長先前訪美行程亦傳被取消|Whatsnew
賴清德與防長顧立雄傳均遭美方拒絕訪問,凸顯中美談判與北京施壓下,台美關係面臨敏感考驗。
評論|
大罷免大失敗後:賴清德不讓組閣,在野不提倒閣,國會僵局何解?
在少數政府組閣權不願意讓渡、在野黨又不願意倒閣的情況下,國會僵局漸成慣例。
評論|
彷彿無事發生:台灣藝術家袁廣鳴 「日常戰爭」巡展至美國後
來到舊金山,展品「日常戰爭」的語境脫離了台灣,被普遍化為一種關於人類的、與世界上曾經和正在發生的戰爭相共情的、浩瀚歷史中的一隅。
評論|
台灣大罷免結果分析:「反共護台」失靈下,罷免方為何全面潰敗?
大罷免所要爭取的目標選民並不欣賞藍白兩黨,但不等於他們同意罷免方對問題的「診斷」,認為藍白立委已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內應。
台灣大罷免開票夜:六個現場,一場失敗中的政治成長
台灣大罷免第一波24席國民黨立委全數未過,國會僵局未解;從台北到東京,記錄六個現場中,那些留下來的人。
台灣大罷免結果:罷免皆不通過,投票率均超過五成|Whatsnew
全台首次立委大罷免於7月26日進行投開票,共24席立委與1市長最終全數保住職位。全台平均投票率過五成,但無一席成功被罷免。
「台灣大罷免」女性志工:我站出來,是不想讓她們孤軍奮戰|端聞 Podcast
「我沒有辦法忍受自己變成一個旁觀者,等著別人來幫我爭取權利。」
台灣大罷免前一週:百工百業挺罷免,反對聲浪亦起|Whatsnew
選前最後一週,全台各界人士陸續公開表態,支持與反對罷免的聲音持續擴散。
1
2
...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