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台灣
深度、專業、在地,多元報導盡覽台灣社會真實脈動。
音樂人謝宇威專訪:當客語文化成為顯學時
生活和事業的高低起伏都對他產生了影響,他說即便被封殺,也從未將恨寫進作品裏。
評論|
林泉忠:緬懷恩師傅高義,「中日通吃」背後的治學之道
中日關係極其微妙與複雜,而研究中日關係的難度則遠在研究中國及研究日本之上。學術泰斗傅高義是如何在三者之間游刃有餘的?
團結的基層性工作者,是否永遠不被擊潰?
一場疫情,讓台灣俗稱「八大」的酒店、舞廳、三溫暖等性招待場所哀鴻遍野,卻也意外讓「籌組工會」的夢想變得可能。
疫情之後,我的貨機人生
「腳下是病毒統治的塵世,三萬英呎的雲隙還是天空,曬得皮膚發痛的還是陽光,讓人昏昏欲睡的還是黑夜。」
冷戰的航線:台灣與中國之間,被砲火反覆摺疊的群島
儘管兩岸停火已屆四十年,仍然有一部分的「台灣人」,可以單憑砲彈在空中的聲音,就能精準判斷它的種類和落點。
娛樂圈女星的台灣金箍咒:五十年來,被公開的秘密夢想
新世紀到來之前,我們可曾擁有過別人媽媽、女友、女兒想像之外的女星?
台灣疫時生活:當「非法移工」成為台灣家庭支柱,疫情之下怎麼辦?
台灣長期依賴五萬多名遊走在灰色地帶的「非法」大軍維持社會運作,一場疫情封鎖了邊境線後,許多家庭開始喘不過氣來。
中天新聞最後48小時:忠實觀眾往哪兒去?他們會再掀潮流嗎?
這些曾經追逐著韓國瑜新聞、中天電視台的支持者,是否會隨著中天的號召轉戰網路?
評論|
管中祥:中天新聞台熄燈,「新聞自由」之爭到底有多真?
台灣政府若只是對新聞台動刀,又未能對其他媒體一視同仁,即使不予中天換照是依法行政,也會落人口實。
為了信仰,全體吃素七天的台灣小鎮
位於台灣「內地」的小鎮埔里,在過去的七天裡舉辦「祈安清醮」儀式,餐館、超市全停賣肉食,連麥當勞也推出素食套餐。
2020年,我以「老兵」身分重返「貫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前線
兩岸長期軍事對峙,服兵役是每個台灣生理男性的法定義務,僅服役方式隨時移而有變遷。然而,軍隊為誰而戰?答案並不總是清晰。
走出「怨恨」,給下一輪兩岸青年交流盛世的備忘錄
如果兩岸青年都能意識到,目前雙方都無法實現各自在族群和主權範疇上的主張,就該思考如何讓雙方能夠共存、共榮地活下去。
1
...
75
76
77
...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