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顏寬恒、新竹市長高虹安涉貪一審重判,市長職務由副市長代理|Whatsnew台灣

立委顏寬恒、新竹市長高虹安涉貪一審重判,市長職務由副市長代理|Whatsnew

劉兆隆分析,貪案可能會引發滾雪球效應,涉案人有的是要參選連任,也有要培養接班人的,這將影響2026地方選舉的人事佈局。

台灣國會改革政院覆議被拒,民進黨將提釋憲,「青鳥」再集結|Whatsnew

針對民進黨團提出釋憲聲請,總統府指會在收到咨文後審慎評估。

吳崑玉:台灣國會職權修法爭議中,「青鳥行動」的誕生與藍白的失策

藍白至今還沒有認清,在這場青鳥行動中,他們失去的是什麼?

賴政府的停損點?台灣政治發展最接近「解散國會」的憲政時刻

賴政府現在可能面臨一個重要的停損點:要不要發動台灣歷史上第一次的解散國會?

台北舉行六四事件35週年晚會,台灣主要政治人物均發文紀念|Whatsnew

晚間8時9分,超過2000名參與者起身默哀64秒,向六四事件罹難者致意。

台灣國會改革修法三讀通過,民進黨將提釋憲,「青鳥行動」升級?|Whatsnew

現任大法官雖為前總統蔡英文提名,但會否對民進黨聲請釋憲有利則仍待觀察。

台灣國會改革修法第三次審議,場外人潮聚集,各地亦現抗議集會|Whatsnew

截至傍晚7時,人潮從青島東路蔓延,站滿中山南路雙向車道,主辦單位稱「現場已經五萬人」。

賴清德就職之際,台灣面臨國會改革爭議|端聞 Podcast

新政府面臨「朝小野大」的情況,也許未來四年,會經常面臨這樣的混亂

台灣國會改革修法繼續,藐視國會罪二讀通過,場外上萬人聚集抗議|Whatsnew

國民黨團表示若午夜前無法順利三讀,則24、28日將繼續審理國會改革相關法案。

台灣立法院混亂一日,部分爭議國會改革法案二讀通過|Whatsnew

晚間9時起,幾百名群眾在立法院外集結抗議,高喊「沒有討論、不是民主」等口號。

「中國因素」失效,「疑美論」四起,台灣大選後中美台的下一步

大選期間,台灣對中國的不信任感上升,但這並不意味著台灣人會更加親近美國。

韓國瑜當選立法院長,重回台灣政治舞台中心|Whatsnew

立法院長有何職權?可以對政局構成哪些影響?多次爭議的「警察權」又是什麼?

台灣觀選二三事:壞掉的也不會隨便丟掉

無論你是不是這個國家的人,都可以監督民主的產生。

四年前只是「借票」給綠營:兩屆台灣大選中,「超越藍綠」的選民側寫

柯文哲主要的選票來源,是一群「在2020年票投蔡英文、而在2022年就沒投給民進黨的選民」。

沈有忠:如何解讀台灣大選結果,賴清德新四年有哪些挑戰?

新政府雖然陷入朝小野大的結構,但不是完全無解的僵局。

王宏恩:總統票流失259萬,民進黨如何從2020退步到2024?

不要忘記,一開始剛成立的民進黨,也是從都市的年輕人們開始發跡的。

台灣大選「勝選之夜」藍綠白現場:勝利的歡呼,不甘的淚水

端傳媒在這晚派出三組記者採訪了三處現場和支持民眾,記錄三處現場不斷改變著的氣氛和打氣語言。

台灣大選結果出爐,賴清德勝選,立法院再現「朝小野大」政局|Whatsnew

本次大選投票率較四年前的74.9%下滑3.04%;賴蕭配相比2020年蔡英文連任的817萬票少200餘萬票。

台灣大選即時開票:結果出爐,民進黨打破八年魔咒,侯柯發表敗選演講

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以40%得票率當選新一任正副總統

選前之夜三黨「大車拚」,終局之戰號召支持者歸隊|Whatsnew

台灣的下一個四年將由誰掌舵,結果將於13日揭曉。

2024台灣大選線上觀選團:七張圖速讀今年選戰重點

端傳媒製作線上觀選指南,除了候選人經歷、政見主張,也自選大選的十個關鍵字,讓讀者速讀今年選戰重點。

影像:台灣選舉派對,愛拚才會贏

相比拍攝大選,我更喜歡在路上。

從北到南「近身肉搏」,台灣選前「黃金週」造勢現場|Whatsnew

選前最後的「超級星期六」及「超級星期天」,藍綠白三陣營無不在各地趕場拚「陸戰」。

藍綠以外的台灣大選,為何「第三勢力」始終難以突圍?|音頻報導

在沒有解決統獨問題之前,台灣很難形成一個真正的「第三勢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