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會改革爭議台灣Whatsnew

台灣國會改革政院覆議被拒,民進黨將提釋憲,「青鳥」再集結|Whatsnew

針對民進黨團提出釋憲聲請,總統府指會在收到咨文後審慎評估。

2024年6月21日,台北,行政院針對立法院職權修法案提出覆議,並於立法院投票表決,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行政院針對立法院職權修法案提出覆議,並於立法院投票表決,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章凱閎 洛松齊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4-06-21

#國會#立法院#黃國昌#民眾黨#公民社会#賴清德#韓國瑜#民進黨#國民黨#台灣

台灣立法院5月28日完成「國會改革」關鍵法案的三讀程序,通過「總統國情報告」、「藐視國會」、「調查權與聽證權」等相關條文,引發爭議。行政院6月6日提出覆議案,本週移請立法院覆議,昨日(21日)進行記名投票表決。

藍白立委在立院有人數優勢,最終,覆議案以62票反對,51票贊成不獲通過。立法院正副院長韓國瑜、江啟臣也投下反對票。(延伸閱讀:《藐視國會罪是什麼?為何爭議從立法院延燒外商?》)

根據現行規定,總統將依法公告,「國會改革法案」在公告3天後施行生效。但民進黨仍能依法提釋憲,並請求大法官作成暫時處分,讓法案暫時不生效,時效為6個月,之後暫時處分即失去效力。

對此,立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隨即於會後宣布,將在最短時間提出釋憲。柯建銘並表示國民黨、民眾黨強推國會改革法案會導致「民意的反彈會累積越來越大」,形同「自己走上政治的斷頭台」。他還批評民眾黨此次否決覆議案標誌著「把白旗降下來,升上藍旗,正式變成小藍」。

國民黨黨團則表示覆議案不獲通過是反映民意。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場外發言時表示「台灣的民主就是比人頭,用選票、投票,而不是用對抗、暴力,改變台灣的民主」。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思銘則表示將儘快利用調查權「調查弊案」,包括光電、雞蛋、疫苗,快篩試劑採購等。

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則除了表示會用新的議會權力「揭發貪污腐敗、打擊違法濫權,發揮台灣民主憲政下的監督功能」外,還稱聲請釋憲或提暫時處分都是行使法律權利,民眾黨團予以尊重。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則在21日下午稱,總統府對於覆議案結果和行政院及立法院民進黨團提出釋憲聲請都予以尊重,總統賴清德會在收到咨文後審慎評估是否聲請釋憲。

2024年6月21日,台北,立法院表決行政院對國會職權修法所提的覆議案。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立法院表決行政院對國會職權修法所提的覆議案。攝:陳焯煇/端傳媒

韓國瑜參與投票引「不中立」抗議

國民黨、民眾黨兩大在野陣營合作提出「國會改革」法案,包含《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修正案,近月在台灣引發高度爭議,反對方主張這套法案是「假改革、真擴權」,5月24日更有大批民眾聚集立院周邊,進行反國會改革行動(亦稱「青鳥行動」),主辦方當時表示有逾10萬人參與,為2014年318學運後台灣最大的社會運動。(延伸閱讀:《台灣國會改革修法第三次審議,場外人潮聚集,各地亦現抗議集會》)

5月28日,藍白陣營聯手三讀通過「國會改革」法案後,民進黨也展開法律攻防戰。6月6日率先由行政院發起覆議案,立法院也在本月19、20日請行政院長卓榮泰報告並備詢,議會唇槍舌戰二日後,21日進行記名投票表決。

國民黨立委從前夜(20日晚間)輪班守議場,防範民進黨突襲登記排案以案海戰術延宕議事,或占領主席台使立法院長韓國瑜無法順利主持議事,但民進黨立委並未現身議場。21日上午7點,議場準時開門,在議事人員布置完成圈票區後,上午10時18分開始投票,藍綠白三黨皆全員出席領票。

2024年6月21日,台北,國民黨的支持者集結立院外力挺國會改革。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國民黨的支持者集結立院外力挺國會改革。攝:陳焯煇/端傳媒

每位立委持有兩張票,一張粉色,有關《立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的覆議案、一張黃色,有關《刑法》修正案的覆議案,兩張票同時投票,三黨立委投票時亮票投票。上午11時13分開票。在藍白黨團人數優勢下,兩項覆議案皆以62票反對、51票贊成遭到否決。

其中,投票期間出現插曲,立法院長韓國瑜大約在上午11時也走下主席台參與投票,韓投票過程中,民進黨立委不斷大喊「院長慣例不投票,主持議事不中立」,但韓國瑜未有回應,投完票後快步離去。

不過,日前行政院長卓榮泰已預告,若覆議案被否決,民進黨團將在法律生效後聲請釋憲,並透露將聲請暫時處分,意即國會改革法案將進入第三階段的釋憲戰。(延伸閱讀:《賴清德新內閣的起手式:賴卓體制如何實現「賴清德意志」?》)

2024年6月21日,台北,行政院針對立法院職權修法案提出覆議,並於立法院投票表決,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行政院針對立法院職權修法案提出覆議,並於立法院投票表決,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青鳥繼續集結,藍營組「藍鷹」對陣

當議場內展開法律攻防,議場外,兩方陣營也動員群眾正面對戰。

反國會擴權的「青鳥行動」本週已在立法院外舉行了三天的集會。除在濟南路的主舞台持續舉行民間團體記者會與「公民論壇」外,也在青島東路搭建舞台舉辦「民主台灣夏季學校」,由不同大學教授就不同主題開展講座。

連日來台北天氣炎熱。據主辦方統計,6月19日與20日下午開始人潮逐漸聚集,到晚間到場人數達數千人。民間團體除持續批評國眾兩黨所推動的「國會改革」法案外,也針對國民黨推動的《不當黨產處置條例》與《衛星廣播電視法》修法等進行批評。20日下午,由環保團體主持的記者會與公民論壇針對有關花蓮聯外交通的「花東三法」與國民黨試圖推動的「核電延役」提出批評,參與記者會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更呼籲大家簽署「反老舊核電廠延役」公投連署書。

6月21日,由於是表決日,國民黨與「青鳥行動」雙方均大動作動員民眾到場聲援。

其中,國民黨在青島東路的另一側搭起舞台,發起「藍鷹行動」。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發出動員令,要選區位於苗栗以北的每名國民黨立委,須動員至少100人赴立法院外力挺改革。(延伸閱讀:《吳崑玉:台灣國會職權修法爭議中,「青鳥行動」的誕生與藍白的失策》)

2024年6月21日,台北,國民黨的支持者集結立院外力挺國會改革。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國民黨的支持者集結立院外力挺國會改革。攝:陳焯煇/端傳媒

早間大約7時許,遊覽車陸續在國民黨舞台附近的林森南路停下,支持者陸續下車進入現場。端傳媒記者在現場所見,許多支持者都手持中華民國國旗和印有國民黨政治人物頭像的扇子,頭戴印有國旗的鴨舌帽等,現場人群以中老年為主。

在立法院開議前,包括徐巧芯、陳玉珍在內的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陸續上台演講,呼籲支持者支持「國會改革」修法。立法院開議後,則由國民黨籍議員上台主持,現場不斷高呼「揭弊案、要真相」等口號。因應有民間團體發起罷免國民黨籍立委的行動,現場主持人也呼籲支持者出手反制,並號召民眾罷免民進黨立委,又豎立看板讓支持者「投出」最想罷免的民進黨籍立委。

大約10時左右,天氣開始炎熱,許多支持者改在騎樓等陰涼處坐下,也有部分支持者向場外走去離開,現場陸續有工作人員收起供支持者坐的塑料椅。最後,在覆議案遭到否決後的12時前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到場向支持者致意,活動也正式結束。

此外,現場一度傳來小插曲,有兩人身上背著紙板,高舉繪有德國納粹標誌的關東旗。

網絡上流傳的國民黨網路群組截圖顯示,有國民黨支持者認為此舉「不太適當」,另有民進黨籍立法委員也指責「這旗子確實不應該出現在民主台灣的街頭上」。不過據端傳媒記者觀察,兩面旗子上寫有「德國舊馬克」與「德國納粹賴帳」等字眼。記者又上前與兩人交流,他們表示自己是為了抗議德國政府不承認他們自稱的日本殖民政府向台灣人出售的「舊德國馬克債券」。稍晚國民黨也澄清,「該團體訴求不僅與國會改革主題不同,甚至在該團體試圖闖入後台區域時,國民黨也第一時間也請員警協助請離」。

由於擔心「藍鷹行動」與「青鳥行動」發生衝突,警方以立法院後方的鎮江街為界架設阻材、柵欄等,又派出警員在現場逐一詢問通過柵欄的民眾意圖。另外警方又封鎖了「青鳥行動」所在的濟南路與鎮江街交會的道路,要求參加「青鳥行動」的民眾繞道中山南路進入會場。

2024年6月20日,台北,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0日,台北,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21日上下午分兩次前往「青鳥行動」在濟南路的會場,現場可見人群組成較「藍鷹行動」更加多元,但上午還是以中老年為主。由於天氣炎熱,主辦方不斷呼籲在場的民眾注意身體,現場又設有大型風扇和飲用水等物資。上午的活動主要是反對提高罷免門檻,主辦方又請來曾經或正在推動罷免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的公民團體代表發言,至中午12時覆議案結果出爐後,主辦方宣布活動暫時結束,請在場參與者「注意身體」離開休息。(延伸閱讀:《521包圍立法院:太陽花十年後,運動的新時代、聲音與面貌》)

下午,民間團體首先召開「拒絕民主倒退,六股公民力量合流」的記者會。隨後按原計畫召開討論「民主防衛」等問題的公民論壇。雖然台北中午開始下雨,但現場參與者反而開始增多,許多參與者手持雨傘或身著雨衣前往現場。現場亦有公民團體發放罷免連署與「反老舊核電廠延役」公投連署書等。

夜幕降臨後,人潮持續向濟南路與青島東路匯集,部分出口的志工已開始進行人潮管制,要求參與者從不同路徑進入與離開。據主辦方估計,現場人數達到三萬人。除主辦方在主舞台舉辦晚會,由包括社民黨籍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內達華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王宏恩等人上台演講外,另有公民在場外舉行「公民宣講」活動,由現場的民眾排隊依次在移動舞台上講話,除呼籲群眾參與罷免外,也抒發自己的心情,有人在現場唱起黨外運動時期的歌曲《黃昏的故鄉》。(延伸閱讀:《王宏恩:總統票流失259萬,民進黨如何從2020退步到2024?》)

在晚會最後,主辦方台灣公民陣線宣布將發起「三大行動」,包括在22縣市招募志工、在各縣市展開宣講、在校園舉辦「夏季學校」等。

2024年6月21日,台北,國民黨的支持者集結立院外力挺國會改革。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國民黨的支持者集結立院外力挺國會改革。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國民黨的支持者集結立院外力挺國會改革。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國民黨的支持者集結立院外力挺國會改革。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立法院表決行政院對國會職權修法所提的覆議案。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立法院表決行政院對國會職權修法所提的覆議案。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立法院表決行政院對國會職權修法所提的覆議案。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立法院表決行政院對國會職權修法所提的覆議案。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0日,台北,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0日,台北,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0日,台北,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0日,台北,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0日,台北,立法院外一幢大廈外掛上反對國民黨和民衆黨的布條。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0日,台北,立法院外一幢大廈外掛上反對國民黨和民衆黨的布條。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行政院針對立法院職權修法案提出覆議,並於立法院投票表決,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行政院針對立法院職權修法案提出覆議,並於立法院投票表決,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行政院針對立法院職權修法案提出覆議,並於立法院投票表決,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行政院針對立法院職權修法案提出覆議,並於立法院投票表決,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行政院針對立法院職權修法案提出覆議,並於立法院投票表決,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6月21日,台北,行政院針對立法院職權修法案提出覆議,並於立法院投票表決,公民團體發起「青鳥行動」,號召支持者到立法院外聲援。攝:陳焯煇/端傳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