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大選評論台灣深度

「中國因素」失效,「疑美論」四起,台灣大選後中美台的下一步

大選期間,台灣對中國的不信任感上升,但這並不意味著台灣人會更加親近美國。

2024年1月4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到桃園拉票﹐現在有支持者揮舞美國國旗。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1月4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到桃園拉票﹐現在有支持者揮舞美國國旗。攝:林振東/端傳媒

林夏如 費凱琳(Caroline Fried) 黃思爲;Evelyn Yang 譯

刊登於 2024-03-25

#能源政策#居住正義#台灣大選#民眾黨#侯友宜#2024台灣大選#賴清德#民進黨#國民黨#柯文哲

【編者按】本文源於作者林夏如、費凱琳 (Caroline Fried) 與黃思爲於美國著名中國政治經濟研究期刊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上發表的論文〈2024台灣大選:中、美、台未來何去何從?〉(What Taiwan’s 2024 Election Means for China, the US, and the Future of Taiwan),該期刊由知名中國研究專家、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裴敏欣教授主編。端傳媒獲作者授權,獨家首發中文版。

【前言】2024年1月的台灣選舉,聚焦在國內政策,而非國家認同或兩岸關係,為歷史上首見。各政黨總統候選人提出的政見立場相近,皆支持保護台灣主權並拒絕與中國統一。而台灣國內的問題,如居高不下的房價、停滯的工資、人口老化、能源供應不穩以及難以維持的社會福利等,也成了本次選舉的熱門議題。

儘管這次選舉中民進黨迎來前所未有的第三個任期,但立法院呈現「三黨不過半」的局面。北京不太可能停止對台經濟脅迫和軍事擴張,但它仍須採取不同的策略來贏得台灣人民的支持。

同時,相較於對中國的看法與立場,台灣疑美論的聲浪與日俱增。美國雖然加強了與台灣之間的政治關係,卻沒有連帶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沒有提供實質的經濟利益。由於這次選舉沒有任何一個政黨獲得立法院多數席位,台灣不僅無法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進行利益平衡,在加速政策調整與實施上,可能也會遇到阻礙。

自1996年台灣首次實施總統直選以來,大選的焦點一直都集中在國家認同和兩岸關係。與過去不同的是,今年1月13日的總統大選將重心轉移到了國內政策的討論上。

三名總統候選人都在台灣出生成長,他們既沒有紮實處理兩岸關係的經驗,也沒有外交政策的歷練。有鑒於現在台灣選民大多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因此總統候選人的外交政見不再有顯著區別,皆鎖定保護台灣主權,拒絕中國提出的「一國兩制」統一方案。

同時,選民呼籲候選人優先解決台灣的「高收入陷阱」問題,包含房價過高、工資停滯、高齡化人口結構、低生育率等。隨著新政府在三大黨之間分裂,我們可以預期接下來四年會面臨什麼挑戰?這次選舉的結果對中國和美國又會有什麼影響?

2023年12月23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台灣平安,人民侯康」造勢大會。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3年12月23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台灣平安,人民侯康」造勢大會。攝:林振東/端傳媒

大選結果與教訓

在這次大選中,共有1950萬具有投票權的選民,其中高達1400萬台灣民眾參與投票,投票率接近72%。本次總統和立委選舉的結果也反映出台灣成熟民主體制的發展進程和未來趨勢。

首先,民進黨的連續三度執政,確定了台灣外交及對中政策方向。現任副總統賴清德以40%的票數贏得總統職位;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獲得33%,而2019年創立台灣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作為國民黨和民進黨之外的選擇,也贏得26%的得票率。這次的選舉結果與選前的民調預測相近,賴清德以小幅差距勝出,與蔡英文在2020年或2016年時的「大勝」相比下有不小落差。

第二,立法院選舉結果沒有政黨單獨過半。立法院共有113席,73席來自單一選區的區域立委,34席則是按政黨票比例分配的不分區立委,由各黨提名的「不分區名單」中出任。剩下六席立委選自占台灣人口約莫2.5%的原住民。今年民進黨贏得51席,國民黨贏得52席,民眾黨八席,泛藍的獨立候選人贏得兩席。這樣的結果也代表,除了民進黨失去了在立法院中持續長達八年的多數優勢外,目前也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具有通過法案所需的57席。

不過,許多選民樂見民進黨失去政策制定壟斷權,而這也反映出自2016年以來,選民來對民進黨治理的不滿。賴清德政府未來無論是在制定外交或國內政策方面的授權,效力都會減弱。如果各黨無法達成妥協,法案就必須花費更長的時間才能通過。

第三,與以往的選舉相比,中國的看法並非今年台灣大選中的主要焦點。部分原因是台灣民眾的身份認同基本上已經十分鞏固。自2009年以來,台灣大多數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只有不到5%的人口僅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同時,多數人也對維持台灣現狀有共識,大約有87%的台灣人支持維持台灣的政治自主性,既不主張與中國統一,也不主張獨立。

隨著身份認同的分歧不再如過往明顯,選民也變得更一致地支持台灣維持現狀,今年選舉中三黨候選人在中國政策上顯得更「中間化」。國民黨和民眾黨都主張與中國維持和諧關係避免戰爭,但他們也努力不顯得對北京過於友好。

事實上,選舉前幾天,前總統馬英九表示,台灣民眾必須在兩岸關係中信任習近平,導致該黨立即與馬英九保持距離。而民進黨主打台灣政治自主、「抗中保台」的競選策略,效力也已不如以往,賴清德也試圖淡化他過去的台獨言論。今年1月台灣民意基金會(TPOF)的調查發現,在希望維持現狀的受訪者中,只有23.5%投票給賴清德。但在四年前類似的民調中,卻有超過42%的人將票投給蔡英文。

第四,新的第三方陣營(民眾黨)獲得了尋求藍綠陣營外選擇的選民支持。雖然賴清德和侯友宜仍有保住基本盤,但柯文哲則贏得了藍綠兩派選民的支持,民眾黨的候選人在立法院贏得八席不分區立委席位,其他所有小黨則全部出局。

2024年1月13日,台灣大選開票,柯文哲競選總部開票現場。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1月13日,台灣大選開票,柯文哲競選總部開票現場。攝:林振東/端傳媒

在台灣選舉中,非藍綠的第三方常扮演著關鍵角色。例如在這次大選中,民眾黨獲得支持,就是因為在許多選民認為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是建制派政黨。即使民進黨從1970年代以來因著反建制抗議運動而聲名大噪,但這些歷史並非全台約莫100萬首投族的共同記憶,民進黨也因此不再被他們視為一個改革的政黨。反之,柯文哲的競選活動則在住房、稅收和勞工改革等問題上與年輕選民產生共鳴——這些國內政策是民進黨過去八年執政以來,累積最多民怨的部分。不過,柯文哲在總統大選所贏得的票數,與民眾黨的立委候選人相較之下多上許多,這也意味著該黨須在柯文哲本人的光環外創造聲勢。

年齡和社會經濟地位的因素,對本次選舉發揮了顯著作用。賴清德選票基本盤主要集中在年齡較大的群體、藍領勞工、農牧業選民等。今年,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則是白領專業人士、學生、大學畢業生和34歲以下選民的首選。相比之下,過去兩屆總統選舉中,大多數年輕和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則是都選擇支持蔡英文。

選後民調中,國民黨的侯友宜除了贏得許多家庭主婦的選票外,並沒有在任何社會經濟或人口組別中領先。這也意味著國民黨國家領導層身份危機。侯友宜試圖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向中立靠攏,高喊捍衛台灣自主權,但在這個議題上,他很難與本身更具有說服力的民進黨競爭。不過,與2020年相比,國民黨今年多贏得了14個席位,這也間接反映出民眾對民進黨的不滿,以及國民黨強大的地方派系勢力。

這些結果反映了台灣社會中既有的裂痕與分歧,也預示著未來政策制定的艱難。未來四年,國會其中兩黨將不得不合作來通過任何法案,但目前為止,他們是否能夠成功合作仍是未知數。新當選的國會2月1日首次召開會議選舉立法院院長時,51名民進黨立委和54名國民黨和親藍立委按黨派投票,而八名民眾黨立委則在最後一輪投票中棄權。國民黨籍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因而順勢接下立法院院長職位。2月29日,立法院常委會也舉行召委選舉,兩名召委會決定法案的優先審查順序。藍綠兩黨基本上只投票給自己的立法委員,從而將民眾黨排除在立法院議程設定之外。因此,未來四年,釐清政策法案的優先順序並運用財政資源制定和推行相關政策將會成為主要挑戰。

台灣新政府政策重點領域

今年選舉主要涉及台灣所面臨的高收入陷阱,連帶而來的主要結構性治理難題。三名候選人在競選活動中皆同意將優先處理的政策,包含提供可負擔的住宅、解決生育率下降、為老年人口提供協助、實現永續能源組合和改善人口健康。儘管每個政黨皆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但住宅、長照和醫療改革,仍是新上任的政府可能與在野黨達成共識的議題。

無可否認的是,即使在同一政黨內,要制定滿足所有人的政策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平衡不同利益關係人的利益,包含不同年齡層的選民,對有效的政策制定來說有其必要。對於更具爭議的政策問題,包括能源永續、政府財政紀律和立法院改革,行政和立法部門則尚未達成共識。沒有民進黨的全面執政,潛在的黨派政治僵局將限制台灣社會經濟和政治的韌性。

2023年2月5日,新北市城市景觀。攝:陳焯輝/端傳媒
2023年2月5日,新北市城市景觀。攝:陳焯輝/端傳媒

三名候選人都強調了提供住房、改進長照和推動醫療改革的必要性,他們在競選活動中也提出了不同政策。台北身為世界上房價最昂貴的城市之一,房價所得比為15.7,超過了紐約(7.1)和倫敦(8.7)。房屋租賃市場同樣讓人難以負擔,有時甚至得「你爭我搶」,對現在年輕人在生活上產生莫大衝擊。

賴清德競選時提出了「百萬租屋家戶」計劃,盼透過政府的一般預算資助,建造和出租社會住宅,並提供政府租金補貼。同時,侯友宜和柯文哲提出的住房政策,則是要透過稅收改革和私營單位資助來解決。另外,有鑒於2025年台灣20%的人口將年滿65歲或以上,所有的總統候選人針對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問題,包括因長照人力不足而上升的家庭照顧壓力,都提出了計劃來應對。然而,各黨須針對財務和勞動力資源達成一致共識,例如賴清德提出的「長照3.0」政策,將由公共預算挹注。這項政策就會需要在野黨的支持,才能在立法院順利通過。

由於賴清德和柯文哲都具有醫生背景,自然也注重台灣健保體系面臨的挑戰。台灣的醫療以國民健康保險(NHI)系統為中心,該系統以其高品質的急性護理服務,以及高覆蓋率、可負擔性和效率聞名世界。然而,隨人口老化,健保系統也面臨破產的風險

為回應選民壓力,三名候選人都承諾要增加政府在衛生健康方面的支出,並改善醫療工作者的薪資與工作條件。然而,幾乎沒有政策談及全面系統改革的迫切性。這些改革涉及衛生治理、勞動力和資金。整體而言,台灣在住房、長期照護和醫療改革等各方面存在複雜和結構性的問題,難以透過單一政策解決。除非政府具有強而有力的政治理念和嶄新政策,且有足夠資金能達成目標,否則未來四年將持續面臨挑戰,也辜負選民期待。

同時,台灣內政治理的前景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首先,各政黨在核能使用上的立場分歧,使得政府在推動安全和永續能源方面受到了阻礙。賴清德政府致力於延續蔡政府的能源政策,計劃在2025年之前將所有核電廠除役。然而,隨著先進製造業對電力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台灣對進口能源的過度依賴,加上化石燃料對環境帶來的威脅,國民黨和民眾黨皆主張延長台灣核反應爐的使用壽命,以實現更具社會經濟成本效益的永續能源組合。

自2016年蔡政府訂定2025年可再生能源比例需達20%的目標後,民進黨政府在可持續能源發展方面,進步有限。截至2022年,可再生能源僅占台灣整體發電量的8%。因此,政府後續將目標下調至2025年可再生能源比例達15%,但這充滿野心的目標仍難以實現,除非賴政府在核能議題上讓步,否則難以與立法院在能源需求的永續使用方式上達成共識。雖然賴清德對核能的鬆口可能會疏遠支持民進黨且具影響力的反核團體,但穩定而永續的能源供給對台灣的安全、經濟和氣候韌性至關重要。

此外,一般預算可以說是每年度最重要的法案。不同政策之間優先順序的權衡不可避免。若在野黨反對該預算案,前一年度的預算將保持不變,但政府會需要立法院批准新政策倡議的特別預算。因此,在關鍵問題上的妥協是必要的,而預算審議上的僵局或將成為常態。具體而言,藍綠兩黨長期以來在台灣的國防預算,與各種武器添購計劃上皆存在分歧。在陳水扁總統任期內(2000-2008),國民黨與泛藍的親民黨在立法院佔多數,由於他們質疑民進黨政府三項軍購案中向美國購買潛艦的可行性和成本,因此阻擋了這項特別預算案69次

自2016年以來,民進黨政府已通過新台幣2.4兆元(合767億美元)的特別預算,用於環境永續計劃、基礎建設、國防和疫情補助。儘管蔡政府表示這些投資是用以刺激經濟、滿足國防需求,並維護人民長期生計,在野黨卻認為民進黨濫用預算法,利用其在立法院的多數席次獲得「空白授權」,進而在一般預算之外,進行不受限制的支出。

因此,國民黨和民眾黨今年都致力推動修訂預算法,以限制政府利用特別預算的權力。同時,他們也欲加強財政紀律,因此無論是否修訂預算法,賴政府都將需要與國民黨或民眾黨達成共識,才能啟動特別預算項目。

2022年5月23日,台北中正紀念堂。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5月23日,台北中正紀念堂。攝:陳焯煇/端傳媒

最後,國民黨和民眾黨在改革上優先著重的領域之一,是賦予立法院權力,使其能夠追究行政部門的責任。在過去,當國會多數黨的候選人當選總統——即完全執政——少數黨缺乏有效手段來制衡多數黨組建的政府。在馬英九第一任政府期間(2012-2016),部分民進黨派系試圖推動改革,賦予立法院舉行聽證會的權力。對此,國民黨阻擋了民進黨團的修法提案超過800次。不過,國民黨和民眾黨今年將力求改革,讓立法院有調查政府官員的權力,並對重要政府任命進行聽證會。根本來說,國民黨和民眾黨承諾要在人事任命和政策執行方面,追究賴政府的責任,此過程可能會演變成未來四年停滯不前的黨派政治,且導致立法院無法通過民進黨提出的任何法案。

1月份的選舉顯示出人們關注的是世代與階級之間的新舊分野,以及對國內改革議題的關注,而非國家認同或外交政策。換句話說,新政府的勝選建立在人民對於改變的期待上。過去兩次的全國性選舉中,民進黨得以主掌行政與立法部門,也是因選民期待民進黨能守護台灣的自主性,並使台灣成為一個更繁榮、公正與健康的社會。

在選舉中,支持柯文哲和民眾黨的年輕選民是直接受到台灣治理挑戰衝擊的人群。對他們而言,永續、住房政策和向上流動性等議題至關重要,他們期待他們支持的政黨可以提出有效解方。但這些議題都牽涉台灣面臨的高收入陷阱問題,若沒有強而有力的政治意志或跨黨派合作,這些問題將難以解決。如果分歧的台灣政府在未來四年無法兌現承諾,選民可能會對政府更加失望,台灣民主也可能會趨向兩極化,而這正為北京所樂見。

大選對中美的影響

歷經30年的民主治理,台灣和中國之間出現了前所未見的鴻溝。隨著習近平連任超過11年,獲得前所未有的第三任期後,他在中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上也樹立了個人主導地位。北京政府於2022年8月發布的第三份台灣白皮書,強調「一國兩制」是唯一的治理方案,並明確指出只有在中國國家安全利益得到保護時,台灣才能享有高度自主性。此一論述延續北京鎮壓香港的邏輯,展現出台灣在習近平統治下可能的樣態

不過,隨台灣民眾對兩岸統一論述支持度下降,習近平開始督促共產黨組建「統一戰線」,以贏得台灣人民的心。然而,北京過去八年的對台政策卻適得其反。自蔡英文上台,中國政府就關閉了與台灣的官方溝通管道,且於國際社會中孤立台灣;自2016年以來,台灣已經失去十個邦交國。2024年選舉後兩天,諾魯也與台灣斷交、轉向中國。

北京政府近期更擴大灰色地帶作戰。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台周圍的行動,旨在改變現狀、削弱台灣的防禦能力。在2022和2023年,北京派遣超過1700架軍機進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ADIZ)。其中,中國軍事行動於兩次事件後達到高峰,分別為2022年8月美國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及2023年4月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時,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

2023年7月13日,新北市八里,漢光演習預演。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3年7月13日,新北市八里,漢光演習預演。攝:陳焯煇/端傳媒

此外,在與中國的台商打交道時,北京政府也採取更多「棍子」而非「胡蘿蔔」策略。2021年,北京宣稱台灣遠東集團有一系列違法違規行為,並對其開出總計人民幣4.74億元(合7440萬美元)的罰款。由於遠東集團定期向國民黨和民進黨捐款,中國政府警告將懲罰支持「台獨」的相關企業與政治捐款者。2023年,中國更對台灣發起貿易調查,暫停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中所涵蓋的12種台灣石化產品的關稅減免。今年大選前夕,中國商務部也警告,北京可能會撤銷 ECFA 框架下更多台灣進口產品的關稅優惠,包括農產品與機械,以回應台灣選舉結果。

然而,北京對台灣大選的反應比預期中溫和。在2024年的新年致辭中,習近平宣稱統一是台灣的歷史宿命。對選舉結果的回應中,北京的國台辦重申了其2020年對台灣獨立的警告。 在短期內沒有軍事挑釁的情況下,北京在1月繼續採取灰色地帶作戰,更片面調整了台灣海峽中線附近的民航航線 M503。該航線為中國2015年在未與台灣協商下,片面宣布劃設的新航線。新航線如今更靠近台灣的 ADIZ,也進一步壓縮了台灣的防空反應時間。同時,北京在選舉期間對台灣的虛假訊息活動加劇,也增加社會焦慮,透過散播抹黑民進黨政府的訊息,破壞選民對台灣民主的信心。 然而,2024年2月一項調查顯示,高達69%的台灣民眾表示,他們不認為中國嚴重介入台灣選舉,顯示北京的態度似乎並沒有對選民的決定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偏向溫和的反應也可能意味著,北京政府意識到強制措施難以贏得台灣人的好感。雖然中國可能不會停止對台灣進行經濟脅迫、灰色地帶作戰、假訊息攻擊和擴張軍力,但他們也需要調整策略,以更有效地影響台灣輿論。

過去八年來,北京當局一直關閉兩岸官方溝通管道,讓台灣在因應中國的片面作為,特別是應對危機時,選擇有限。從 ECFA 爭議到片面變更航線,國民黨等譴責民進黨政府無法與北京溝通,因他們認為北京只會對國民黨的需求做出回應,所以他們能有效管理兩岸關係,是維護和平的政黨。中國可能會持續拒絕與民進黨政府進行溝通,同時與國民黨和民眾黨的領導者們保持互動,以影響他們形塑台灣政治議程的方式,並分化台灣社會。這種互動對北京而言是否有效尚待觀察,因在野兩黨都不希望被視為中共代理人。而中國和台灣在管理兩岸關係方面的技巧,也將進一步受到考驗。

同時,將上任的賴清德政府將受到的一項考驗將是管理兩岸經濟關係。蔡英文努力將貿易多元化,尤其在投資流向方面,不單仰賴中國。新南向政策和吸引台商回台投資計劃,有助於降低中國佔台灣年度對外投資的比例。過去八年,該比例已從2016年的44%下降到2023年的11%。然而,中國仍為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佔台灣累計對外投資的五成,並佔台灣出口的20%以上。

由於台灣無法完全與中國經濟脫鉤,ECFA 仍為調節兩岸貿易的關鍵框架,尤其在「早期收穫清單」中石化、機床和鋼鐵行業等產業的關稅減讓。此外,儘管民進黨強烈反對,但國民黨和民眾黨都贊成重新談判 ECFA,以保護台灣企業在中國的利益、提升台灣經濟收益,並減低中國利用該協議對台進行經濟脅迫的風險。

2024年1月12日,國民黨正副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趙少康在新北市板橋第一體育場舉辦「贏回中華民國 選前之夜」。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1月12日,國民黨正副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趙少康在新北市板橋第一體育場舉辦「贏回中華民國 選前之夜」。攝:林振東/端傳媒

對於國民黨和民眾黨而言,重啟談判應包含具爭議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因該協議在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就毫無進展。北京可以向台灣親中的企業和社會團體提供優惠待遇和更多市場准入,以換取政治上的讓步。賴清德政府也可能會受立法院壓力,被要求無論是在雙邊或多邊貿易中,要重新把焦點放在中國市場。雖民進黨支持加入由西方主導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但國民黨和民眾黨皆較支持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其中,在柯文哲的競選政策中,他堅持優先考慮 RCEP 而非 CPTPP,因 RCEP 國家貿易總額佔台灣貿易近60%,而 CPTPP 國家僅佔不到30%。

大選期間,台灣對中國的不信任感上升,但這並不意味著台灣人會更加親近美國。在中美緊張局勢升級的影響之下,美國藉著增加對台軍售和官方訪問等方式,在台美關係上投入了大量政治資本。《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和《台北法案》(TAIPEI Act)等法案的通過,也象徵台美關係更緊密,提升了現任與前任美國高層官員訪台頻率。

在2023年,就有32名美國國會議員造訪台灣五次,且在2024年台灣大選結束後兩天,也有另一前美國官員代表團拜訪台灣。在川普總統任內,截至2020年底,美國國會通過對台軍售也逾180億美元,其中包含2019年對台銷售80億美元的F-16戰鬥機。拜登政府也延續此一趨勢,於2023年7月宣布對台高達3.45億美元的軍售案。此軍售案也為拜登對台「總統撥款權」每年10億美元中的一部分。

然而,在經濟關係方面,美國的支持仍未符合台灣的期望。2023年6月,兩國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儘管該協定的合作領域包括中小企業、農業、反貪腐、勞動和環境標準等,但它並未涵蓋關鍵的關稅議題。由於關稅是增加市場准入的重點項目,該協定因此引發批評。民眾認為該協定對美國而言是象徵性的,而不是協助台灣市場有實質利益上的發展。

同時,美國也未支持台灣加入更多區域經濟框架。美國並非 CPTPP 的成員國,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繁榮框架」(IPEF)也不包括台灣。該框架為一個高貿易標準談判的先驅,有13個成員國,但目前並非自由貿易協定。因為選民擔憂美國國內就業市場受到衝擊,在川普與拜登政府任內,美國並未展現對自由貿易協定的支持。 事實上,美國目前已決定不與任何夥伴,包括台灣,進行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

此外,在高科技發展方面,全球多數的先進晶片都是由台灣企業所製造,例如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美國為了減緩中國在經濟和科技上的發展,制定了相關政策,例如美國於2022年推出的530億美元晶片法案,針對出口進行管制。同時,也防止先進的美國技術及含有台灣設計的晶片流入中國。

然而,由於台灣的經濟成長高度依賴 ICT 領域,這些與半導體領域相關的政策持續對台灣產生負面影響。雖然台灣的半導體企業感受到了壓力,但政府或私營部門似乎在美國政府推出的政策上沒有太多反駁的空間。

雖然美國對台灣的政治關注度也在增加,但其損害台灣地區利益的經濟政策,也反映了美國與台灣人民的利益並不一致。自去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以來,有跡象顯示美中關係正在改善。部分台灣人認為這意味著美台關係進展將趨緩,也有些人認為美國是不可靠的安全夥伴,並指出美國在阿富汗、烏克蘭,以及現在的中東的行為,皆顯示該國意圖透過在經濟上壓榨台灣,達到制約中國的目的。

因此,在過去三年中,美國在台灣民眾心中的信任度已下降。這種不信任感將讓台灣與美國未來在軍售與國防上的合作產生不確定性。若台灣人民對美國的不信任感持續增加,可能導致台灣傾向迎合中國與其經濟,並認為親近中國才是解決高收入陷阱的有效辦法。

2024年1月13日,台灣大選開票,賴清德競選總部開票現場。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月13日,台灣大選開票,賴清德競選總部開票現場。攝:陳焯煇/端傳媒

未來四年展望

大選過後,台灣民眾將開始關注2026年的全國地方選舉。儘管蔡英文在過去八年中,在全國選舉中贏得了高度支持,但從政治歷史的角度來看,民進黨在地方選舉中的表現並不理想。國民黨在2018年贏得了15個縣市首長,2022年贏得了14個。此外,兩年後,第三勢力如民眾黨可能會透過在台灣各地提名多名候選人,來擴大其影響力。到2028年,賴清德政府也希望在黨內獲得足夠支持,以尋求總統連任。對於在野黨國民黨和民眾黨等政黨的下屆領導人而言,未來也將面臨類似的挑戰。

未來四年,台灣將面臨著多重試煉,這將考驗一個民主國家是否能夠在分立政府的領導之下,應對地緣政治競爭、氣候危機、經濟和社會前景的萎縮,以及高齡化等挑戰。儘管國民黨指責民進黨會挑起戰爭,而民進黨則指責國民黨會出賣台灣給中國,但年輕選民對兩邊的說法似乎皆不為所動。台灣民眾越發希望保持台海現狀,然而,隨著中國日益強勢,美中在印太地區為各自利益進行的戰略競爭加劇,以及台灣人身份認同的不斷鞏固,台海現狀的根基正在發生改變。

當前副總統賴清德在大選中的勝利,凸顯了台灣人對世界自由民主價值的認同,也表達了期待從志同道合的盟友合作中看到實質成果的渴望。然而,這次選舉結果也揭示了一個頗為諷刺的現實:即使政府改變,但在立法院中,沒有任何政黨有辦法獲得過半席次。這意味著台灣將面臨著治理上的挑戰,無法迅速推動改革,也難以在中美之間平衡自身利益。

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能否持續保持自由與社會韌性,並展現自主性來解決政策上的挑戰?台灣的前景深刻影響著中美兩大國的利益,更是台灣人民必須面對的重大考驗。

本文作者林夏如為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亞堅會)之創辦人暨董事長。她於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國立政治大學擔任教職,亦擔任布魯金斯研究院非常駐資深研究員。她精通兩岸關係與國際比較政治經濟學,並於2016年出版《台灣的中國兩難》一書。林夏如目前的研究聚焦於亞太的高收入陷阱問題。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於2022年成立,結合跨域比較研究與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公開活動,期望以亞太觀點放眼全球,推動亞太地區的政策創新和良善治理。

費凱琳為是亞堅會代理研究主任,亦是亞堅會創始成員之一。她主導亞堅會跨國研究與合作,包括世界經濟論壇下設 Partnership for Health System Sustainability and Resilience(PHSSR)項目。她的研究領域包含經濟與政治發展及亞太區域研究,特別是中台關係。

黃思爲是亞堅會研究員,亦是亞堅會創始成員之一。他從事台港跨域研究及國際關係跨域研究,特別是有關台港地區之身分認同及對中關係。他的研究包含台灣環境永續發展及國際化發展政策,以及香港的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他也考察其對政府與社會之關係的影響。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