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會改革爭議台灣Whatsnew

台灣國會改革修法第三次審議,場外人潮聚集,各地亦現抗議集會|Whatsnew

截至傍晚7時,人潮從青島東路蔓延,站滿中山南路雙向車道,主辦單位稱「現場已經五萬人」。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從高處望去的青島東路、濟南路及中山南路,大量民衆聚集立院外抗議。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從高處望去的青島東路、濟南路及中山南路,大量民衆聚集立院外抗議。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許伯崧 王怡蓁 章凱閎 實習記者 林宣佑 江亮儒 鍾依靜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4-05-24

#國會#立法院#黃國昌#民眾黨#韓國瑜#民進黨#國民黨#柯文哲#台灣

【報導內容截至24日晚間24時】

台灣立法院今日(5月24日)繼續處理國民黨、民眾黨提出的國會改革法案,本日將進行國會聽證權章節,雖然在上午9時開議後現場一度出現情況,如民進黨立委林淑芬和民眾黨立委麥玉珍因懸掛抗議布條產生肢體衝突,但隨後韓國瑜就位主席台後,三黨多恢復以口號隔空叫陣。民進黨也繼續採取拖延戰術,延緩法條審議節奏。

這日議場外藍綠白三黨各自懸掛標語,藍白掛上「國會改革 反貪查弊」、「查光電 查雞蛋 查疫苗 查快篩 」、「改革查弊 民進黨怕什麼」、「要改革 要監督 要查弊」、「全面制衡 弊案現行」,民進黨則以「沒有討論 不是民主」、「反擴權 挺台灣」、「國會改革 還權於民」、「反黑箱 撐民主」回應。

議場標語亦是此次國會改革的攻防:國民黨欲透過強化國會聽證調查權調查民進黨弊案,民進黨則抗議藍白程序黑箱、封殺民進黨提案。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衆聚集立院外抗議。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衆聚集立院外抗議。攝:林振東/端傳媒

國會聽證制度二讀通過

在立法院長韓國瑜站上主席台後,原訂議程應宣讀議案,但藍白黨團提案將原訂報告事項退回程序委員會,並提議變更議程。在民進黨反對下進行舉手表決,但決議不通過。

同時,現場國民黨立委洪孟楷等人登記發言。洪孟楷說,國會改革就是要還權於民、查弊防貪,他質疑,17日的立法院會的衝突畫面流出「是民主進步還是民主倒退?」。他說敬告綠委,今日不要有暴力衝突,先攻擊的人要負完全責任。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書記長莊瑞雄等人則在議場前召開「反軍演、要和平、護民主」記者會。

直到上午11時許,議場內才繼續審議《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民進黨也持續祭出表決戰,不斷提出記名表決、重付表決和散會動議,拖住審查進度,中午近12時,院長韓國瑜宣布休息,國會上午僅通過四增訂條文之審理。

該四條文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50條之2,藍白提出增訂條文為「接受調查詢問之人員,經主席同意,於必要時得協同律師或相關專業人員到場協助之」,最後在藍白人數優勢下通過二讀;至於《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50條之3、4、5的增訂條文,則在藍白宣布撤案的情況下,表決通過民進黨提出的再修正動議,不予增訂。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在議場內審議的同時,議場外對此次改革案及藍白相關做法不滿的民眾也在集結。截至中午12時,主辦單位宣布現場已有一萬人到場,群眾人潮也從青島東路延伸至中山南路,另一側的濟南路也陸續有民眾湧入。

下午1時半,議場內繼續開會,院會開始審議《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50條之6,最後同樣通過民進黨提出的再修正動議,不予增訂。

值得留意的是,第50之2條規定,「接受調查詢問之人員,經主席同意,於必要時得協同律師或相關專業人員到場協助之。」此條條款引起場外集結抗議民眾的噓聲,他們不滿請律師到場協助需要「經主席同意」,批評此為侵犯人權的立法。

截至傍晚5時30分左右,院會另通過第51條、52條、53條、第53之1條、第53條之2、第53條之3。以及第9章之1「聽證會之舉行」中的第59條之1、第59條之2,已經闖過二讀。韓國瑜亦宣布休息,今日也將延長開會到12時。原本一直語氣平淡照本宣科宣讀條文的韓國瑜,此時突然宣布稱今天除了有便當,他還訂了20個大披薩。這一舉動隨後被部分媒體爭相報導。

隨後7時繼續開會處理藍白提案,藍白以人數優勢陸續通過第59之3至第59條之9。

其中,第59條之1至第59條之3條文,明定聽證會舉行需經過全體委員三分之一以上之連署或附議,並經院會議決,方得舉行。而此為國會舉行聽證會提供法源依據。

其中,針對國會聽證權的第59條之4規定,得邀請政府人員及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出席表達意見與證言,但應邀出席人員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出席;若拒絕、拖延或隱匿不提供相關文件可處一萬至十萬元罰鍰。出席聽證會之社會上有關係人員為證言時,為虛偽陳述者,則可處新台幣兩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之罰鍰。

第59條之5則規定,涉及國家安全、國防及外交之國家機密事項;逾越聽證會調查之目的所提出之詰問或對質;依行政訴訟法之規定得拒絕證言之事項,以及涉及受法律明定保護之個人隱私或其他秘密事項得拒絕證言或表達意見。

深夜11時半,韓國瑜宣布院會結束。散會前,在二讀法條部分,另有第53條之13、14條不予增訂;第54、56條不予修正。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進黨立委舉起藍白色的拖鞋。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進黨立委舉起藍白色的拖鞋。攝:陳焯煇/端傳媒

場外公民運動 用植物反映訴求

「你要花嗎?」立法院場外聚集的群眾中,許多人手拿著白色的百合花,問他們為什麼是百合花,有人答「可能跟野百合有關」,但年齡層較輕的群眾則說不知道。許多人都是從上一個即將離開的人手上拿到花,或象徵著一種傳遞。民眾在進捷運前,也將花送給記者。

發送百合花的基督長老濟南教會現場志工則表示,「早上突然有人外送了一堆百合花,我們就開始發送了,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送百合花過來。」

接近下班時刻,濟南教會擠滿了人,志工們一面發送物資,一面引導群眾往座位區移動。多日前就以「為台灣祈福」要舉辦祈福晚會的濟南教會已申請濟南路的晚間路權,在前次21日集會的滂沱大雨中,開放大禮堂讓群眾躲雨。

除了太陽花、百合花,另一個在此次運動中常見的植物是「蔥」,意在諷刺政壇綽號「蔥神」的民眾黨立委黃國昌。

此稱號的典故要追溯自2016年蔡英文全面執政、民進黨成立院「絕對多數」最大黨,只有五席立委席次的時代力量,不具決策的關鍵地位,也因此網路上有人形容,時代力量在立法院的表現就是「在廚師煮好的牛肉麵上加一把蔥」,諷刺黃國昌深諳邀功之道,而開始以「國蔥」、「蔥神」稱謂。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立法院外示威者在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立法院外示威者在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當聲援者手持太陽花、百合花,作為民主的象徵時,不少人則提著菜市場買來的蔥,在抗議藍白陣營時,高舉一把把的青蔥,譏諷推行國會改革法案的黃國昌。

「蔥」成為聲援者認知中代表「敵營」的語彙,街頭也出現了標語:「衝組就是蔥組」、「不要蔥立法院」。

一位在場聲援的北部大學生向端傳媒解釋,這次場外抗爭力求合法、正當性,「誰最希望有人像十年前衝進立法院?傅崐萁、黃國昌!這樣就能攻擊民進黨就是社會亂源。」

社群上不斷有聲援者相互提醒現場的行動者「不要被煽動」、「不要衝立法院」,有人持著自製看板寫著「別蔥動,誰衝誰國昌」,呼籲陳抗民眾自我克制。

一位十年前曾參與太陽花運動的聲援者對記者說,十年前與十年後最大的分別是,太陽花的起點是群眾佔領、破壞立法院,「身為參與者,我以『當一個暴民』為榮。」而此次的反國會改革,是以合法的集會陳抗,透過「正當民意」來對抗「濫權國會」。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内放汽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内放汽球。攝:陳焯煇/端傳媒

青年野台開講

監察院前的濟南路,16個台大學生組織的野台開講,吸引了近百位民眾圍觀聆聽。就讀台大歷史系的洪同學為了這場運動,三天前從倫敦飛回台灣,一回老家屏東就立刻搭乘高鐵趕至台北:「德國朋友問我台灣發生了什麼事,好像很嚴重。我心想,這麼嚴重的事,我怎麼能不回來?」語畢,站在前排的長輩們大力鼓掌,有人說,「有這樣的年輕人我們就放心了。」

集會現場人行道旁的標語,提醒著發言規則:「我們反對以性、性/別、族群或身心條件的差異表達憤怒或辱罵他人。」控場的學生也不斷提醒,這場運動是多元的,就如民眾們手持的不同標語,可以包容異質聲音,並在差別中找出共同性。

下午5時後,民眾溢出人行道,主辦單位取得路權,出借「戰車」(由小貨車改裝,上頭可站人)開進濟南路,同學們邀請願意發表短講的民眾,上台訴說對這次運動的支持。與此同時,兩天前才創立的線上群組內,學生們相互回報傳單的印製狀況、攝影人力和短講順序協調,井然有序的穩住運作狀況。

在野台開講的現場,陳小姐坐在親子帳篷外,她的五歲孩子在裡頭玩耍。「原本就很想帶小孩參與,但還是會擔心安全問題,直到我看到媽媽群組說,有親子帳篷,我們今天就開車過來。」她覺得現場的管理以及親子帳篷讓她跟孩子很安心。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有三座帳篷放在青島東路,另一個帳篷則在濟南路上。旁邊則是滿滿的零食、礦泉水等物資,孩子們在帳篷裡玩耍,家長則能坐在外面聆聽現場的演講。這些帳篷是藝人鄭家純贊助,從21日她就提供了數頂婦幼帳,人也在現場發送物資。

昀彤的12歲與9歲孩子都是自學生,週二他們就曾來到現場。她詢問孩子的意願,徵得他們的同意一起到立法院前。「我們參加的感受就是很平和啊,大家就是想了解不同的訴求,尤其我大兒子很喜歡思辨」,這名12歲的男孩站在舞台的側邊,專心聽著舞台上公民團體的發言。「我自己是覺得不希望通過這些法案,我看不出來對人民有什麼好處。」

一群來自新竹用合作式自學的5至7歲的小孩在立法院附近的台大校友會館上課,家長邀請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到課程中說明這幾天國會發生什麼事。李小姐說,「小孩很困惑,為什麼那些立委沒辦法好好回答問題。」當他們結束室內的課程,直接走到立法院外感受現場。另一名家長李小姐表示,她認為台灣社會對親子越來越友善,「以往我們就是單向的教學,但現在更多人接受孩子能夠參與討論、有自己的看法。我會告訴孩子我的立場是什麼,我也尊重你(小孩)跟我有不同的想法」

面對大批人潮聚集,轄區的中正一分局長張嘉煌上午接受記者聯訪表示,立法院週邊規劃有三個分局來應處,反對方申請青島東路西側、濟南路西側、中山南路部分路權;此外,另有贊成方申請青島東路東側路權。

直至下午2時左右,中山南路東側慢車道路權、集會權已被活動主辦方以「反對國會濫權」為由緊急申請集會案,重新取得中山南路路權,並與現有的場地合併為本次活動集會場所。

下午4時,中山南路已被警方封路管制,架設遮雨棚。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示威者在立法院外集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晚間5時,下課學生與下班民眾從青島東路、林森南路交叉路口騎樓陸續湧入青島東路集會,青島東路上停放三台政治廣告車,並以廣告車為基準,以鐵柵圍成矩形。

國民黨出動的三台廣告車中,一台播放著「人民要幸福,國會要改革」的電子看板,另外一台則是未登入網路系統的國會頻道的電腦桌面,最後則是國民黨黨員質詢民進黨黨員的片段集結。記者現地觀察,現場人員稀落,僅有韓國瑜韓友會會長揮舞大國旗。

直到傍晚6時42分,公民集會的主辦單位經濟民主連合喊出「現場已經五萬人」。人潮從青島東路蔓延,立法院大門口前的中山南路雙向車道也站滿群眾。

台灣各地和海外亦出現海內外公民集結響應

除了立法院外的集會現場,還有十個縣市的公民自主發起集會響應,其中澎湖的集會更是在昨日(23)深夜才敲定,透過「澎湖正青」臉書粉絲專頁宣傳,強調沒有所謂的「發起人」,希望關心台灣政治的縣民自由響應。曾任民進黨澎湖縣黨部發言人的冼義哲表示,澎湖是真正的「前線」,更需要有「行動在地化」的思考去回應全國性議題。

從下午開始,台南、台中紛紛有民眾拿著標語聚集。雖然是平日上班時間,但已經有約600人在台南的台灣文學館前靜坐,其中更有來自台南一中、台南女中的學生作為更是整場「寧靜抗議」的靈魂人物,他們在 Threads 發起行動並宣傳,穿著學校制服在現場穿梭,發放礦泉水等物資。前往參與的台南市民 Josh 表示,他看到各年齡層的市民舉著標語和太陽花面向馬路,有機車騎士經過時,向他們豎起大拇指,讓他非常感動。當地許多店家也免費提供咖啡、飲品讓參與者領取,表達對活動以及訴求的支持。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發言。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發言。攝:陳焯煇/端傳媒

而在晚間開始的「高雄大路過」則以「舉牌散步」為主要形式,倡導不喊口號、不收物資,以開啟良性溝通為目標,希望打造0歲到100歲都可以來參加的柔性集會。曾任反服貿 IN 高雄副總召的吳先生週三在網路上集結了一群市民,共同舉辦這場活動,活動消息迅速在 Threads 上傳開,吳先生預估今晚會有三千人到場,希望告訴在台北陳抗的民眾他們並不寂寞。

晚間7時,彰化火車站前同樣有民眾前往集結。市民潘先生告訴記者,現場各年齡層都有,帶著標語和貼紙,或在紙板上寫上口號,大家在乎的是民主價值的實質展現。潘先生說,他對現場許多高中、大學生感到意外,有學生即便身為「小草」(對柯文哲支持者的稱呼),「但不代表所選的立委能以此代表所有的小草。」

現場有人呼喊口號、有人使用英語、台語,還有人贊助飯卷,現場「拒絕黑箱」的喊聲此起彼落。潘先生說,「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團結,特別在中共這幾日武嚇下,還有這樣多的人能自由表達,更顯得民主可貴。」

十年前參與太陽花運動的他,已成家立業,對國會改革持不反對的立場,但他表示更在乎的是實質審查,而非議事規則的程序遊戲。他說,「這次國會擴權,並非服貿那樣直接的與人民立即性影響,但我認為沒有討論,不是民主,民主社會是應該要有包容不同意見,但前提是要有表達的機會。」他最後表示,「我的經驗告訴我,要擔心隱藏在人群中的滋擾者,製造暴力或是衝突。」

在海外的留學生亦有不少人同樣為台灣的政治局勢感到焦慮。21日當天,「反國會濫權海外串連」在線上成立,組織者號召世界各地的台灣人一起連署「反對國會濫權」,並透過拍照串連的方式在社群上擴散,一張張手舉「我在__,我反對國會黑箱擴權」標語的照片釘滿世界地圖。組織者還表示,光是宣傳組就有250位以上的台灣人加入,將台灣面臨的狀況和訴求翻譯成英語及其他外語,協助國際社會理解。

其海外串連發起人還表示,許多旅居海外的台灣人雖然無法抵達抗議現場,但他們的情緒與焦慮感仍隨著事件發展波動,網路上的行動串連緩解了他們對不在場的焦慮,更新了自「反勞基法修法」後沉寂許久的海外人際網路,未來不排除有更多行動。

場外人潮直到深夜10時,依舊有人潮持續湧入。主辦單位晚間9時宣布,現場已集結超過十萬人。除主舞台的青島東路、濟南路外,中山南路上、忠孝東路也站滿抗議民眾。聚集人潮不斷高喊「退回重審」、「沒有對話,不是民主」口號,聲響迴盪街道上。隨著院會在深夜近11時半結束,主辦單位經濟民主連合也宣布,5月28日將再次集結,繼續守護台灣民主。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濟南路民衆聚集立院外抗議。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濟南路民衆聚集立院外抗議。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衆聚集立院外抗議。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衆聚集立院外抗議。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衆聚集立院外抗議。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衆聚集立院外抗議。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衆聚集立院外抗議。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衆聚集立院外抗議。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日前奪下魯保羅變裝秀的變裝皇后妮妃雅到現場聲援。攝:林振東1/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日前奪下魯保羅變裝秀的變裝皇后妮妃雅到現場聲援。攝:林振東1/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衆聚集立院外抗議。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4年5月24日,台北,立法院繼續處理藍白國會改革提案,民衆聚集立院外抗議。攝:林振東/端傳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