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論2024台灣總統選舉結果,有兩項最重要的頭條:首先,民進黨的賴蕭配守住總統大位,完成台灣民主史上首見的執政黨三連任;相較2022年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大敗,支持者心情普遍低迷,這次選舉的氣氛顯得非常不同。同時,柯文哲雖然票數一如預期墊底,但主打「推倒藍綠高牆」的他,也有369萬票的表現,成績介於2000年宋楚瑜(466萬)與連戰(292萬)之間,仍是台灣政壇和社會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但是,這兩項頭條背後所隱藏的訊息,必須配合歷史資料、分析大選數據才能發現。柯文哲看似橫空出世,但要了解他的支持者究竟從何而來,其實得「往後」退一步,與十幾年前、也就是上一階段的藍綠競爭狀況相對照。而這一個故事,很可能要從一群很特定的選民說起,才能更具體、更精確地描繪柯文哲支持者的社會基礎。
這篇文章將從目前有限的數據中尋找初步線索,嘗試提出合理的假設,並建立以下的圖象:在政治觀點上,這群選民從十幾、二十歲的時候,自己和身邊的人對民進黨的態度相對冷淡,因而採取觀望、疑慮的立場,也可能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少有政治參與的經驗。而這些觀望、疑慮和冷感,也可能承繼自舊時代下「民進黨激進暴動或貪污腐敗」、及「不要管政治,政治只是吵吵鬧鬧」的觀點所致。但同時,這群年輕世代對國民黨不乏惡感,他們不少人也是傳統藍營基層組織、動員力量無法觸及的一群人。
所以,與其將這群人簡化為藍綠,不如將他們的政治歷程拉長來看: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對民進黨本來就不特別認同,對國民黨也不具好感,但在2016年和2020年,他們當中已經有投票權的那些人,由於感受到中國的威脅而徹底不相信國民黨,因此把選票「借」給了民進黨一次、甚至兩次。
然而,在2022年的地方選舉中,因為大環境缺乏這樣借選票的理由,加上民進黨2016年來的執政成績及公共溝通仍未改變他們對民進黨的想法,他們因而將選票「收回」,但多數也沒有投給國民黨的縣市候選人,最終可能投給第三黨,或是乾脆不投票。到了2024年總統大選,柯文哲的政治修辭切中這群人對政治的想像,讓他們願意出門投票。
這樣的選民圖像描繪,有助於我們了解此次選舉與2020年和2022年選舉間的演變——從號召力角度來看,2024年民進黨雖然勝選,但號召力與2022年的相距不遠,僅僅「稍有進步」,而與2020年的高標差距極大,這顯示2022年和2024年民進黨的選情,其實是「借來的選票還回去(2020)」,此現實也指向民進黨未來必須面對的課題:能不能讓這些曾經「借出選票」的選民願意再度回頭。
當然,由於目前只有區域層級的資料,缺乏個人層次的問卷調查,必須指出所有的推論都稍嫌大膽。然而,這些各區域的數據資料至少提供了一組線索,去推測各陣營各自號召力的變化。
那些2020投綠,2022藍綠都不投的選民
柯文哲主要的選票來源,是一群「在2020年票投蔡英文、而在2022年就沒投給民進黨的選民」。
比較2020、2022和2024三次選舉中各政黨的催票情形,發現民進黨在2024年總統大選的號召能力,其實與2022年地方選舉類似。今年選後的一項熱門討論話題,是民眾黨到底是從藍營還是從綠營挖票。從選後數據初步推測,這一題的答案與其只說是「藍」或「綠」,或者可以假設:柯文哲選票的主幹是那些2020年投民進黨,但2022年卻「藍綠都沒有投」的人,很可能就是上述「本來就不特別支持民進黨,2020年只是借票」的選民。
此處的表現好壞是以「催票率」作為基準。國內外多數政治評論分析選舉結果,經常是以「得票率」(候選人得票數/總票數)為準。得票率固然是一組重要的數據,但無法考慮「並未投票的選民」。如果分析的目的是評估各政黨在不同地區「號召選民出來投票的能力」,更妥當的指標反而是所謂的「催票率」(候選人得票數/選民總數),以衡量「每100位選民,有多少人出門投民進黨候選人?多少投國民黨候選人?多少投民眾黨候選人?又多少沒有出來投票?」,尤其可以把不同選舉中「未投票」的選民人數多寡納入考量。
在2020年,由於香港議題和韓國瑜因素,促使許多選民出門投給蔡英文,每100位選民中只有31位「並未投票或投其他政黨(親民黨)」,有高達42位票投蔡英文。來到2022年的地方選舉,國民黨全國通算的號召力只有小幅提升(從每100人中27人成長到30人,增加一成),只在少數縣市如雲林、宜蘭、台中有較大幅度增長,在台北市甚至有所衰退;但是,全台灣卻多出非常多「票投第三黨或不投票」的選民,每100位選民中就有45人如此,民進黨的催票能力則出現相應的下滑,來到每100人中只有25人。合理推測,那兩年間全台灣最大的變化,在於有不少人在2020年曾票投蔡英文,但到了2022年既未投綠,也並未改投藍。
這群「2022年未投票或投第三黨」的選民正是關鍵:到了2024年的本次總統大選,每100人中也只有29人並未投票,基本上回到2020年的水準;在這個條件下,民進黨的號召力卻距離2020年相當遙遠,只比2022年稍有成長。同時,國民黨的號召力相較於2020則有小幅衰退,從每100人中27人下降到24人,相差三人,但這樣小幅的差距不足以解釋,柯文哲為何能從每100位選民中號召出高達19人之多。
從數字上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推測:柯文哲確實吸收少量藍營的選票,但更主要的選票來源,是一群「在2020年票投蔡英文、而在2022年就沒投給民進黨的選民」,他們在2024年也未回流到民進黨,多數到了柯文哲那裡去。這樣的現象符合本文開頭所提出的猜想:從民進黨的角度來說,這些票本來就是2020年借來的票,這些選民本來就對民進黨缺乏認同,只是在2020年的危機感下選擇出借選票,2022年只是還回去而已,而2024年這些選民多數也無意願再次出借。
這樣的推測,可以解答這個本該令人訝異的現象:2022年和2024年的時局如此不同,而且前者是地方選舉、理應著重地方治理與組織動員,後者是中央選舉、理應著眼整體國政,兩次選舉中民進黨號召力的差異為何如此之小?
更何況,在國政方面,民進黨這次爭取連任的「基本面」客觀上並不差:即將交棒的總統蔡英文滿意度達到45%,絕對不能算低,而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的好感度也高達45%。此外,八年來台灣的通貨膨脹控制遠勝多數國家,而國民生產毛額成長達3.4%、出口額成長超過七成等表現也堪稱不俗。
但是,即使在這些有利條件之下,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號召能力反而仍更接近2022年的標準,距離2020年的勝果相當遙遠,顯示在缺乏「借票」動力之下,現階段民進黨的號召力強度大約如此。事實上,如果看得更細,在全台灣22個縣市中,民進黨催票率成長每100人中多於五人的縣市只有五個:宜蘭縣、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嘉義市。而這五個縣市的共同特色並非民進黨本次選得特別好,而是上次選得特別差。
不過,民進黨仍舊吸引到一些人回頭:相較2022年地方選舉民進黨得票的低標,民進黨在2024年的號召力確實有所成長,從25%進步到29%,每一百個選民中多出四個人,也就是號召能力多出一成六(4%/25%)。這一成六的成長,顯示了民進黨仍有爭取這群選民的機會,能夠在國政方針上以「選對的人,走對的路」說服選民——一個假設是,2020年,這群選民很多人出借選票給民進黨,到了2024年,這群人許多改投民眾黨,但也有一部分可能是從「出借選票」變成「心甘情願地把選票交給民進黨」。
柯文哲榨取「非藍綠」選票各地表現
柯文哲「榨取率」最低的五個縣市,分別是金門縣、澎湖縣、苗栗縣、嘉義市和台北市。
本文假設柯文哲的選票主幹是「本來就和民進黨有距離,但不被國民黨動員,因此在2022年不投票或投第三黨」的選票。但是,一個地方「2022年不投藍綠的選民比率」越高,就必然代表「2024年柯文哲的催票率」越高嗎?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有部分縣市上次有許多人不投藍綠,但柯文哲這次的催票效果卻欠佳;有部分縣市上次不投藍綠的人數較低,但柯文哲卻有超出預期的表現。在這方面,每一個地方的故事各有不同,而這正可以用來衡量柯文哲在各地「榨出」選民的效率高低:柯文哲吸取非藍綠選民的效率,在哪些地方最低、又在哪些地方最高呢?
在全台灣各縣市,柯文哲的「榨取率」集中在四成上下,在中部地區(中彰投)的表現格外優異,來到五成以上,另外新竹縣也有同樣極高的表現,至於實際原因為何,得要有更多在地資訊才能得知。
在光譜的另一端,柯文哲「榨取率」最低的五個縣市,分別是金門縣、澎湖縣、苗栗縣、嘉義市和台北市。澎湖和苗栗之所以有這樣的數據,原因其實相對單純,是因為上次選舉都有出奇強大的地方勢力以無黨籍參選,在澎湖有前馬公市市長葉竹林、在苗栗則有順利當選的鍾東錦。而嘉義市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顯然是因為改期選舉導致投票率低迷。
相對地,金門和台北的狀況則值得注意:金門現任縣長陳福海,當時以無黨籍參選,目前是民眾黨籍,但因為收賄不能再度參選;台北市則是柯文哲的老巢,曾擔任八年的市長,於2022年希望交棒副手黃珊珊未果。在這兩個曾經或正在執政的縣市,民眾黨的「榨取率」反而特別低迷,是否因為執政表現不獲肯定,又或者有其他原因,相當值得進一步分析。
至於民眾黨另一位首長、深陷貪污風暴的高虹安,轄下的新竹市榨取率只有38%,則也只在中段班而已,並未發揮出執政的優勢。民眾黨即使掌握或曾經掌握地方政府,卻無法透過實績或組織、人脈衝高榨取率,是民眾黨未能進一步有所斬獲的原因之一。
柯文哲「選得好」的地區有哪些「甜蜜點」?
柯文哲的「甜蜜點」,是12年前馬英九表現差,但蔡英文表現普通的區域。
除了短期執政表現與選戰策略以外,長期的歷史條件也很重要,必須結合歷史資料才能分析柯文哲支持者的社會基礎所在。
柯文哲的崛起看似橫空出世,擾動傳統藍綠原先版圖,但台灣政治版圖不是在柯文哲出道之後才突然重新洗牌。2012年時,柯文哲還在台大醫院當醫生,尚未踏入政壇,他的年輕一輩支持者許多也尚未成年,但2024年柯文哲能夠斬獲369萬票的條件,在回望2012年大選時就已經可以看出部分線索。
2012年總統大選所代表的,是一個傳統的、「前一階段」的藍綠版圖;太陽花運動尚未發生,習近平尚未上台,國民黨在青壯世代的公信力尚未破產。同時,蔡英文擔任民進黨黨主席來到第四年,主要的工作是重建社會對於民進黨的信任,走出陳水扁家族貪腐風暴和「民進黨鎖國,九二共識拚經濟」論述帶來的陰霾。這樣的局勢,恰恰可以呈現台灣藍綠對抗「前一階段」的面貌:藍營尚未衰落,綠營的重建才剛取得階段性成果。
而與2012年的選舉結果相比可發現,2024年柯文哲能有好表現的地區,多數在12年前、在藍綠競爭的上一階段,就已必須呈現特定的面貌,必須咬中某種「甜蜜點」。
先從藍營的角度看,柯文哲在12年後表現較好的區域,幾乎是國民黨在12年前表現較差的區域。
2012年大選,馬英九全國的催票率高達38%,亦即全國100位選民中有38位出門把票投給他;不過,在鄉鎮市區的層級上,馬英九是在特定地方有特別強的號召力,在368個鄉鎮市區中,僅有37個催票率在40%以上,不過因為其中包含多個人口聚集區,因此總體而言票數仍佔優勢。
在這37個藍營最具動員優勢的選區,柯文哲2024年的催票表現全都低於他的全國平均(18.88%,亦即每100位選民中號召出約19位出門票投柯文哲),無一例外。再進一步放低標準,2012年馬英九另有68個鄉鎮市區的催票率在30%至40%之間,可以稱為「國民黨傳統實力中等區」,在這68個地區中,2024年的柯文哲只在其中五個發揮出高於平均的號召力(宜蘭縣羅東鎮、宜蘭縣宜蘭市、彰化縣埤頭鄉、雲林縣麥寮鎮、高雄市茂林區),亦即僅有7%;換言之,在超過九成的「國民黨傳統實力中等區」中,柯文哲在2024年的表現也都低於平均。
那麼,柯文哲到底在哪些地方表現得好呢?在2024年,柯文哲在112個鄉鎮市區催票率高於平均,這112個當中有高達88%、總共107個,是在2012年國民黨催票表現就已經極為弱勢、催票率不到三成的區域——亦即,12年前馬英九必須弱,12年後柯文哲才有機會在這邊強。
而柯文哲得票與「綠營上一階段實力」之間的關係,則又更加複雜。
2012年的選舉中,蔡英文的催票率為34%,雖然低於馬英九,但在許多人口較少的地區都有相當高的催票率,催票率超過四成的鄉鎮市區因而高達103個。在這103個當中,也僅有7個(7%)在12年後成為柯文哲表現高於平均的區域,這方面與馬英九的狀況類似——2012年蔡英文就已經強大的地區,2024年柯文哲幾乎不可能強大。
但不同的是,在蔡英文12年前表現平盤(催票率三至四成)的134個鄉鎮市區中,12年後柯文哲在65個催票率不及平均,69個催票率超過平均,基本上是五五波。最後,在蔡英文12年前表現較差(催票率小於三成)的131個鄉鎮市區中,柯文哲則只在其中36個、約四分之一的表現高於平均,在其中95個、約占四分之三的區不到平均。綜合來說,在蔡英文12年前表現不好也不壞的區域,柯文哲在12年後最有機會可以表現優異;而蔡英文12年前表現很差的區域,柯文哲通常也討不了什麼好處。
綜合這兩項數據,對於柯文哲來說的「甜蜜點」,是12年前「馬英九表現差,但蔡英文表現普通」的區域。2024年柯文哲如果在一個區域想要贏,2012年馬英九在那區的表現必須差,幾乎毫無例外,而蔡英文得在那區的表現不上不下;如果蔡英文表現差的話,柯文哲還可能有些機會在該區有所開拓,但如果蔡英文那年在該區已經表現優異,柯文哲就毫無勝算。
放回2012年的歷史背景,這樣的地區有兩大特色:首先,國民黨在此地區的傳統號召力必須低於平均,已經難以藉由族群、宗族、組織等條件動員選民;其次,此地區必須有足夠多人在2012年雖對民進黨沒有高張的敵意,卻也仍未被蔡英文的民進黨說服,因此未出門投給民進黨。反之,如果蔡英文的民進黨在2012年就已經成功說服一個區域大量的人,或者該區域從來不曾放棄過民進黨,2012年後柯文哲在該區就毫無機會可言。
總結來說,跟12年前對照,「不少人過去對民進黨半信半疑,有所觀望甚至保留,但又不容易被國民黨的動員實力捲動」的選區,12年後最有可能長出支持柯文哲的年輕人,是柯文哲獲取支持最豐沃的土壤。
這樣的地方特色,再考慮民調顯示柯文哲的支持群眾主要在40歲以下,中壯年以上的支持率極低,符合前文所提出的選民樣貌:一群在2012年時約十幾二十歲的青年甚至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身邊的人仍對民進黨有所觀望,或因長期的定見、扁政府末期的記憶而對民進黨缺乏認同;又或者所在環境對政治投入的程度較低,但該地區國民黨傳統的動員管道又已疲弱。
到了2016年,這群選民有些已經成年,他們因為後太陽花運動時期國民黨的親中形象,加上選前「周子瑜事件」的衝擊,因此將票「借」給民進黨;2020年則由於香港反修例運動和韓國瑜帶來的危機感,又有更多選民感到必須「出借」選票之必要。
但到了2024年,這群「本來就沒有投給國民黨的積極理由,但對民進黨也有所觀望或興趣不高」的選民,因為不再感受到「借票」給民進黨的必要性,尤其可能仍認為政治就是藍綠惡鬥,都是意識形態的內耗、不夠「務實」,認為民進黨仍不值得信任、仍然「沒有感受到」民進黨的執政成績,但同時還是沒有理由投給藍營,因此就轉投矢言「推倒藍綠高牆」的柯文哲。
政治文化的重建為未來政局關鍵
台灣年輕世代中,可能有兩群不同的政治觀點。
長遠來看,本文提出的圖像是:台灣年輕世代中,可能有兩群不同的政治觀點:
一群人與黨國時期的政治觀徹底斷裂,且因為認同民進黨的價值理念而支持民進黨。
另一群人過去則對民進黨缺乏認同,甚至對民進黨有所保留甚至疑懼,但同時,他們所身處的環境中,國民黨傳統的地域、組織或族群動員能量薄弱,他們也因為太陽花運動後的時局變化,不可能支持國民黨。前者就是民進黨現在的年輕支持者,至於後者,則很可能曾在危急時刻把選票「借」給民進黨,但這次轉投入民眾黨的懷抱。
倘若如此,民進黨若要爭取後者,除了需要攻擊民眾黨「更爛」、「並未認真對待政策」之外,也必須從政治文化的角度,思考如何影響這群選民對政治的想像,要如何透過實際的政策與政績,結合好的論述與故事,說服選民參與政治確有其意義。
從實務上來看,各種理念差異的辯論事關國家方向的選擇,不論是關乎主權或人權,又或者是關乎發展與建設的思維,都將對應到具體的政策選項,進而導向不同的後果。而此,民進黨則必須不斷向選民溝通,「意識形態」的論辯本身並非假議題。
但在本次選舉中,許多攻防甚至還稱不上是理念的論辯,更多是建立在錯誤的理解上,但不少政治人物卻不負責任地扭曲。在選後,台灣的公共論述、政治文化是否會持續陷於這樣的困局,又或者有改善的機會?政治人物和公民社會是否能說服更多人「這些議題很重要」,並且同時讓辯論更為合理,也更立基於事實?
此外,對於如何檢驗政治人物的實績,是否能有更好的做法,是否讓更多人感受到、學習到良好的政治討論可以如何運作,並能拒絕各種空泛、假中立的含糊其辭,同時讓造謠生事的政治人物必須負起政治責任,這些發展對民主社會來說本就值得關切,而且也很可能是影響未來政局的關鍵。
雖不太同意文中的一些觀點,但其中分析某些選舉關係的角道也算是拓展了想法。感覺像是股票分析時主要看圖表和平均線,來預測和了解一間公司的好壞…還是投票分析就只可以這樣?
說是「借」,但是這種實事求是作判斷,不盲從任一黨派立場的投票方式,才是民主制度成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