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暴雨「複製」鄭州隧道慘案,氣候災害考驗各地應急反應|Whatsnew國際

南韓暴雨「複製」鄭州隧道慘案,氣候災害考驗各地應急反應|Whatsnew

南韓媒體指出,政府在應對暴雨時並未將河水氾濫和地下空間被淹等問題加以考慮,災後重建措施也因預算不足等原因一再推遲。

​​當我們看禹英禑的時候,我們在看什麼?

當國產劇還在追求「雙潔」的時候,韓劇已經在談論同性戀﹑身心殘障﹑並且展現了真實﹑多元的女性面貌。

娛樂工業與資本:K-pop偶像是如何被「非人化」的?

對於南韓的「八十八萬韓元世代」,K-pop偶像們是崇拜的對象,是遙不可及的明星,但也是明天就能過氣的商品。

六問南韓總統大選:房價大漲﹑疫情升級,醜聞纏身的候選人

連綿的爆料與鞠躬道歉,朝野相互攻擊的惡性循環,似乎沒完沒了。

魷魚遊戲:凌駕於底層的想像

劇集一方面想要營造窮人世界的殘酷,劇情漏洞卻又不足以支撐起整個敘事,於是不得不借由視覺刺激蒙混過關。

不一樣的「同胞」:在韓國做工的中國朝鮮族

在韓國,有一群平日被隱匿的「同胞」:中國朝鮮族。1992年,韓國終於決定於台灣斷交、與中共建交後,文化上和韓國人相近的中國朝鮮族,開始大量湧向韓國,填補了韓國對勞動力的需求。

韓戰七十年:一場被遺忘的戰爭,「兩個中國」與上萬戰俘的前線角力

今日是韓戰七十週年。這是一場重塑了東亞政治格局的戰爭,卻同時也是一場被遺忘的戰爭。它被歷史遺忘的祕密,藏在停戰後為期兩年餘的「談判」與「戰俘問題」之中。

開城的火光,文在寅的尷尬,北韓試圖用強硬姿態突圍?

開城的常設聯絡辦事處四層小樓,在1年零9個月後被夷為平地,南北雙方的短暫蜜月期正式宣告終結。

被疫情「拯救」的選情?文在寅的議會大勝,改寫南韓政治版圖

對於保守政黨來說,這是自1960年以來最糟糕的國會選舉結果。

反修例抗爭在南韓:激盪的校園,沈默的政客

「3年前,透過『燭光運動』獲得民主權利的南韓政府,對香港示威未表支持,令人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