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棫:政二代班師回朝、青年參政挫敗,18歲公民權未竟之路怎麼走?2022台灣九合一選舉

王鼎棫:政二代班師回朝、青年參政挫敗,18歲公民權未竟之路怎麼走?

正是因為目前青年沒有投票或參選的權利,導致他們感到政治離自己太過遙遠,因而缺乏關心公共議題的內在動機。

謝達文:台灣地方選舉五重點——是民進黨慘輸,不是國民黨大勝

選戰的關鍵,是有一批選民不投民進黨了,但轉向國民黨的情形並不明顯。

王宏恩:台灣地方選舉——蔡英文中產階級選票流失,國民黨現任者守成有功

地方選舉跟統獨些微脫鉤,也的確有機會讓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浮上檯面。

台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退至八掌溪,投票率61%選情冷清

台灣九合一選舉今日登場,這場地方選舉被視為執政黨的期中選舉,更是2024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

凍蒜之路:選戰下的台灣

這樣的選舉季節,則在台灣的日常創造出非日常的間隙,等開票結果塵埃落定,將旋即回歸平靜。

台灣地方選舉︰移台港人會如何抉擇?顏色優先還是民生優先?

「不要將香港選舉政治簡單化帶來台灣,因為台灣不是香港。」

我成年但不能投票:台灣18歲公民權的追求

大人說我們太年輕、不成熟,所以要保護我們,但其實是限制我們。我們已經18歲也成年了,為什麼不能享有公民權?

宋承恩:為台灣民團發起簽署「不投降承諾書」進行辯證

「不投降承諾書」的用意在於面對真實安全風險,喚起全民的抵抗意志,並採取行動填補台灣的安全破口。

廣告圍城:台灣選戰風景

一幅廣告看板,即是一幅攝影作品;一則文字訊息,即是一項主張與立場。

解讀台灣九合一選舉:哪些候選人有前科?不投降承諾書為何引發討論?

端傳媒整理此次九合一選舉的數據資料,訪問專家學者進一步解讀數據意義,幫你一文看懂這場關鍵選戰。

眾所矚目的台灣首都市長選戰,為何如此平庸而沉悶?

選戰真正的焦點在於挑戰者是否能夠激起民眾「換人做做看」的念頭。

台北市長電視辯論:蔣萬安顯「廣度」、陳時中呈「高度」、黃珊珊「接地氣」

在「秀過頭」的狀況下,選民可能會更喜歡你,但也有可能因此更討厭你。

沒有地方、只有軍方——回首金門解除戰地政務實驗30週年

1994年,台灣本島連直轄市與省長都已民選之際,金馬地區人民才得到參政權,選出自己的縣長與民意代表。

不當公僕當工作:台灣青年選里長,基層政治翻轉了嗎?

如果民眾把村里長當成公共事務的一環,而不是私人服務,社會才能更好討論未來的共同生活。

張峻豪:一場還是不見地方、缺乏議題與抗中保台的負面選舉

「負面投票」與「負面競選」交織成的「負面選舉」,是台灣選舉史一條清晰的歷史路徑,這次選舉會不會更深化這個路徑?

沈有忠:台北市長選戰三強鼎立,地方選舉牽動2024大選佈局

台北市的選舉牽動兩年後的總統改選,藍綠白都有著輸不得的壓力。

民主、進步、辣台派?數說誰是蔡英文支持者

支持蔡英文的選民,在民主價值上有更高比率認同「民主政治是最好的體制」,但未必更為支持言論自由和多元主義。

喬瑟芬:台北市長選戰陳時中遇社群亂流,凸顯民進黨哪些問題?

民進黨的台北市長選戰打到現在為止,除陳時中「人設」不斷被攻擊、減分,公眾也開始對頻繁的政治迷因操作感到審美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