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隨著2014年選舉新制上路,之後選舉分為地方與中央選制,相較中央選舉選出新一任總統與立法委員,地方選舉則合併九類地方公職人員的選舉,四年一任,並於同日投票選出。
正因為地方選舉參選公職類別多、投入參選者眾,從地方首長、縣市議員再到村里長不等,候選人除了透過中央選舉委員會印發的「選舉公報」讓選民認識自己外,這場無聲的宣傳大戰,更早於街頭巷尾開打。舉凡建物外牆、電線桿、人行庇護島、甚至是人行道上,都能見到形制、主題不一的選舉看板與旗幟爭豔,視線所及,幾乎被這些競選看板及旗幟所佔據,讓原先就紛沓混雜的台灣街頭更顯生猛。
在多人投入競選的激烈選區中,獲取更高的曝光彷彿成為候選人勝選策略的重要一步;有曝光,也才有知名度,政策論述、人格特質才有被看見的機會。在短期的選戰中,沒有能見度等同沒有知名度,沒有知名度,再怎麼條理分明、有政策遠景、施政能力又如何傑出都是枉然,更難有選上、藉由公職一展抱負的機會。
也因此,在選戰期間就像是一場品牌行銷的短期衝刺賽,如何在短時間內獲取最大量的關注,進而讓選民對自己有印象;而最能串起這一連串公式的,便是各式大大小小的選舉看板。
在這樣的選舉經濟商機下,每逢選舉季節,台灣街景也自主換季,換上一幅又一幅廣告看板,成為各候選人的印象戰場;戰場在抬頭遠眺之處,也在鄰里近身之所。
候選人需要曝光,選民自然因此需求——無論是經濟上、或是政治情感上——便將建物外牆出租給候選人。或是,在特定政治傾向的選區,選民基於地方頭人的身份,「做面子」給候選人/政黨無償使用,透過這樣的面子交換,對頭人或候選人都是名利雙收、皆大歡喜。又或是,選民自發性地聯繫競選團隊捐贈使用,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力挺」自身喜愛的政黨,並表己身的政治認同與歸屬。
而每回台灣進入「選舉季」,伴隨競選活動而來的選舉相關產業也相應復甦,如印製大量文宣、面紙包裝袋的印刷業;又如廣告看板業,像是選舉看板的一級戰區,本是兵家必爭之地,取下熱門地點便等同攻下重要戰略要地,廣告商也在選舉季到來前,早已清空版面好整以暇地等候選人主動上門開價,價位甚至是平常的數倍之多;也有選民會將自身看板空間待價而沽,四處尋價以求價高者得標。
在這樣的選舉經濟商機下,每逢選舉季節,台灣街景也自主換季,換上一幅又一幅廣告看板,成為各候選人的印象戰場;戰場在抬頭遠眺之處,也在鄰里近身之所。
一幅廣告看板,即是一幅攝影作品;一則文字訊息,即是一項主張與立場,一個關於希望、改變、未來的隱喻,寄寓於色號與符號中。
一幅廣告看板,即是一幅攝影作品;一則文字訊息,即是一項主張與立場,一個關於希望、改變、未來的隱喻,寄寓於色號與符號中。不同政黨候選人的看板比鄰,更是氣勢與聲勢的「拚場」,大大小小的競選廣告看板層巒疊嶂起伏出台灣街景的層次,五顏六色突兀卻又飽含生命力,夾縫中生存的旗幟不甘落寞地希望換得短暫注目,燈柱上的海報總又在街角目送川流不息的人群。
候選人穿著白色上衣象徵純潔、樸實,穿上打火服裝為民赴湯蹈火;時而托腮沈思,是思索城市未來的明喻,又時而搖指遠方,遠方是美好未來的隱喻。那些與高人氣中央政治人物的合影,是自己被認可、關係好的表意,或是透過政治明星讓自己被看見的指稱。這是台灣候選人美學與資源的分佈圖,也是台灣社會文化與社會資本的倒影。
在選戰倒數階段,海量的海報文宣包圍城市,城市也彷彿被這些看板貼得密不通風,政治介入都市地景、人民介入政治參與,這是台灣地方選戰的獨特風景。
選舉後這些海量的廣告價值歸零,可是地球要把他們消化掉的成本卻沒有算進去
這只是‘’陸軍‘’的一部份,比較容易拍到的風景,版子掛多也可能討人厭,空空的人設不見得強過親自拜碼頭。想選的人搞不清楚自己代表的人民有什麼特質,無法對症下藥,選不上也很合理。光有想做事的熱血是不夠的。
還想去台灣 可以賣政治廣告的地方還是很好啊
(為什麼端讀者們現在留言如此犬儒)
当广告牌子的开支突破天际,也就断绝了真正民意代表参政的可能性
做广告牌子的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