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李公明:《芳華》是美化時代,還是反抗遺忘? 《芳華》上映以來最驕人的成績不是它的票房,而是圍繞它已經產生的爭議與討論。無論如何,《芳華》在眼下嚴酷的氛圍中撐開了一扇歷史記憶和思想討論的窗子,它以昔日怒放的芳華拷問歷史,以已逝的芳華思考現實。
評論|朱順慈:指尖上的自由?──在網絡世界謹言慎行的年輕人們 總結十次訪談,受訪的中學生習慣看別人的留言,卻不想其他人看見自己最真誠的想法;他們知道有很多發表意見的途徑,但為了避開衝突和被起底的風險,寧願不說,或者用搞笑好玩的方式來說。
評論|彭揚凱:「過渡將就」的租屋心態,台灣違建租屋危機的根源 在台灣,住宅政策乃至住宅消費向來以「購屋」為導向,相對地,租屋市場從來就不被看重,不過是「置業階梯」踏腳石。此種「過渡將就」的價值取向,造就了台灣租屋市場的三大病徵。
評論|陳嘉銘:「沒有故事」的絕地武士──STAR WARS VIII的平民想像 然而,如果擁有更大原力的,竟是一個平民,且是如延錦不絕的鏡像而身份難辨,那一切就要改寫,甚至可與當下美國政治一起閱讀,更可堪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