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社會運動
專訪職工盟:三十一載工運路,歷史留了未來的城堡
「你先要保留這些故事,其實最令人害怕的是這個故事而已。」
辭職潮下的議助們:誤打誤撞入行,念念不忘地離開
跟隨區議員入主地區的一眾議員助理,有新手老手,有學生也有社運搞手,惟議員大規模辭職,議辦關閉,駐定他們的職業生涯皆短暫。
評論|
呂頻:吳亦凡的倒下,是女性自我改變的勝利
比吳這個人倒霉更長遠的效應,是女性權利共識的再次被推進,是男性權力共同體成員受到震懾,以及主流社會再一次確認女權的存在。
專訪色情片創作者寶麗塔·巴佩爾:指責色情是一種簡單粗暴的觀點
寶麗塔擔任演員、導演、製片、選角導演和策展人,期望女權主義能夠在色情片搶回性愛陣地。
取消加班也治不好內卷,互聯網打工人說「真的停不下來」
「我們說內卷的時候,其實就是內耗,就是並沒有把盤子做大,而是在同樣的事情裏互相侵蝕。」
緬甸平行政府內幕:如何對付槍、民族主義與大國政治?
過往的緬甸流亡政府都以失敗告終,這個平行政府又能否打破歷史的魔咒,還可以再走多久?
康城影展手記:一場特別放映的香港反修例紀錄片為電影狂歡帶來暗湧
從逐漸失落的電影到邊緣化的影展,康城已經從以前拒絕大眾的驕傲姿態轉變了。
《春風秋雨》的兩次改編:美國主流電影如何處理種族主題和多元選角的縮影
薛克的改編既講階級、種族與身份認同,也藉人物與視覺風格述說永恆的現代主題。
你關注的高校LGBTQ社團已被404
「他們就是相信有一個境外勢力,一切都是境外勢力。」
從中國被收養之後,她們尋找「我是誰」的答案
原來自己的經歷是獨特和寶貴的,她們慢慢為自己搭建起「跨種族收養者、華裔美國人和亞裔美國人」的三重身份認知。
評論|
拒絕工作:陷入「社會工廠」的當代人,需要比躺平更激進的反抗?
工作將人存在的意義縮減為工人且僅僅為工人,就像在今天的語境裏,人只能作為打工人而存在一樣。
評論|
鄒幸彤:「只談法治,不談政治」的抗爭七步殺——香港法治迷思與司法抗爭諍議
最不可取的,是假裝看不見政治權力對司法體系的滲透,順從地做法律系統的螺絲釘。
1
...
16
17
18
...
36